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6 15: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看俄罗斯国徽演变
知俄罗斯历史更迭
罗马时期单头鹰标志
拜占庭双头鹰徽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双面国玺
伊凡四世盾徽
亚历山大二世国徽
苏维埃政府国徽
俄罗斯国徽
从双头鹰第一次出现在国
玺上到现在,其形象几经变更,
也一度被废除。
2000年这只象征着俄罗斯
精神与权力的双头鹰再一次飞
回到国徽上。这段国徽演变的
历史,同样映射出俄罗斯历史
的缩影。
第2课
一场又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
莫斯科公国
俄罗斯人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9世纪晚期形成早期国家
伊凡三世莫斯科公国独立;伊凡四世建立沙皇俄国
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伊凡三世之孙)宣布自己为“沙皇”,这是凯撒的俄语发音,而“凯撒”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奥古斯都”一样代表“皇帝”,强化了专制统治。俄罗斯沙皇国自此开始了扩张的征程。
从16世纪到19世纪,
沙俄从一个内陆小公国发展到横贯欧
亚大陆,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太平洋的庞大帝国。
伊凡四世
东斯拉夫人
基辅罗斯
13世纪被蒙古征服属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
(金帐)
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
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
伊凡三世
接受基督教

彼得一世改革
开启沙俄近代化的第一人
17世纪后期的俄国处境
17世纪末,当英国和尼德兰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时,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处于支配地位。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
1682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彼得一世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
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彼得一世
(1672—1725)
彼得大帝
目的
彼得大帝西欧游学记
里加
莫斯科
柯尼斯堡
1697年3月9日,彼得率领使团从莫斯科出发。
第一站:瑞典控制下的里加
第二站: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一周——火炮射击)
第三站:荷兰阿姆斯特丹(三个月——船厂木工)
西欧之行,彼得发现了俄国人思想的封闭,
生产力的极端落后。这让彼得感觉到了改
革的紧迫性。
第四站:伦敦(学习造船理论)
第五站:波兰华沙(双方达成共同对抗瑞典的共识)
1698年8月25日,彼得结束一年半的访问,回到莫
斯科。招募了各种专门人才共计640人。
伦敦
华沙
莫斯科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
(1672—1725)
阅读课文,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
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
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村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欧洲军事强国,对外扩张
削弱贵族势力,强化皇权
经济实力提高,开启近代化
促进文教科技的发展
性质:沙皇领导的加强专制统治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政治:
“一子继承法”和打破贵族门阀制,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军事:
实行征兵制。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20多万人的近代化
常备军。波罗的海舰队已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万人。
经济:
18世纪初,俄国的近代工商业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1718年生铁产量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到1725年,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
文化教育:
1703年在莫斯科出版了《新闻报》,第一份正式印刷的报纸。在各地开设算术、矿业和军事学校,促进了文教发展。
积极: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罗斯腾空而起
大北方战争确立了俄国“西方之窗”的地位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沙皇彼得大败瑞典。
这次胜利使俄国获得了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地区的
领土,至此确立了“西方之窗”的
地位。为了纪念这一重大胜利,俄
国宣布成为帝国。俄国议会同时为
彼得加冕,并授予他“彼得大帝”
的称号。
读图,你认为历代沙皇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沙皇的梦—出海口
开通海上航道的目标
从瑞典手中夺波罗的海
位于欧洲东部的内陆国家
黑海
里海
波罗的海
瑞典
波罗的海
对外扩张——夺取出海口
彼得大帝营建新都——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彼得对外战争的产物,也是彼得大帝西化改革的象征。
圣彼得堡建在涅瓦河口一片沼泽地上。自1704年彼得打算把这里确定为新都以来,圣彼得堡就成为俄国得以俯瞰欧洲的窗户。
莫斯科
圣彼得堡1712年起为新首都
彼得
一世
1682-1725
在位
1762-1796
在位
叶卡捷琳娜
二世
1855-1881
在位
亚历山大
二世
彼得大帝
黑海
叶卡捷琳娜
运河交错的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营建新都
1783克里米亚半岛纳入

农奴制改革
因为改革遇刺被杀的亚历山大二世
回顾俄罗斯历史,从诞生在北方极寒之地,没有海岸线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为追寻大海而不惜流血。??
俄国历史上的海洋之窗——克里米亚
里瓦几亚宫
海战
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与英法等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最终俄军以损失52.2万余人,耗资8亿卢布求和结束。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历
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783年俄国正式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
克里米亚相当于黑海的定海神针,
俄国控
制了克里米亚,就能最大程度的控制黑海。从
而可以进入地中海,再进入印度洋、大西洋的
开放水域。
材料1: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但是俄国还处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专制统治之下。农奴制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据材料,说说19世纪上半叶俄国面临哪些问题?
材料2:19世纪初一些留学欧洲的青年军官回国后,宣传民主思想,准备推翻沙皇政府。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但被镇压。
材料3:农民起义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176次。农奴制
成为俄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废除农奴制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材料4: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以损失52.2万余人耗资8亿卢布求和结束。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农奴制陷入危机,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
内外交困
危机四伏
资本
技术
原料
市场
劳动力
军事上:战败暴露出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在位)
解放者
一场改革和革命的赛跑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因此被称为"解放者"。
想一想,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目的和原因各是什么?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防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81年3月13日遭民意党成员刺杀身亡。
37年后俄罗斯帝国灭亡
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材料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份地,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赎金比实际地价高出好几倍……;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保留村社制。
材料1:1861年2月19日(俄历)颁布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有买卖、
开办和经营工厂、手工作坊的自由,有受教育、服兵役、起诉等权利,
有自由通婚和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地主不得交换、买卖农奴;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间接地扩大了国内市场;
农民得到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农民得到份地要出高价赎金,是对农民的掠夺
农民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被推翻
由封建生产方式转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自由
掠夺
or
废除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
工业革命的扩展。
材料1:
材料2: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
材料4: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
布匹
长2倍
时间
产量
1861
1881
1860~1890
生铁
2.3倍
1860~1890
钢近
42倍
煤炭
21倍
1860~1890
性质:是沙皇和封建农奴主领导的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_改革
资产阶级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历史意义
材料3:19世纪60-70年代,沙皇政府又实行了地方自治改革、司法改革和军事改革等。
通过两则材料,理解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材料1:“沙皇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当农民在政治上获得自由的时候,在经济上已经被掠夺的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2: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
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1认为: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要交巨额赎金/保留农奴制残余等)
材料2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人身自由/政治地位提高/精神面貌等)
两则材料的观点都有其片面性
局限性
进步性
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要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要看其主流。
难点解析
沙皇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地主/资产阶级
沙皇
农奴制(2千万)
封建地主
农奴制改革
妥协的产物
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资本集中,向资产阶级转化
残余/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标志着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对农民严重不公
沙皇专制
农奴制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级矛盾激化,内忧外困
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废除农奴制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
侵略性和扩张性
统治危机国力衰落
思考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但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练习
1.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
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
之下。据此推知(

A.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A
2.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
进程;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C.都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D.都推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
3.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
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D
4.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赎买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
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须立即付20%~
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
息。截至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材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

A.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D.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A
5.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A.仿效唐朝制度
建中央集权制
B.结束幕府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C.废除农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D.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
C
争分夺秒抢救士兵生命的天使——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1820-1910),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
女护士,护理事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

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
亚野战医院工作,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挽救了很多
士兵的生命,被称为"提灯天使"。"南丁格尔"成为护士精神的
代名词。每年的"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
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