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课件+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课件+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6 11:19:08

文档简介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语文
学科

年级
第七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现代诗二首
课型
阅读
主备
顾春华
教材、学情分析
《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由《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两首现代诗组成。《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诗歌描写了诗人在秋天黄昏时所看到的美景: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诗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牛仔草地中的不同姿态以及所处的美景。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的调皮、悠闲。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诗中的景物,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3.仿写第二首诗歌,在诵读、练笔中进一步提升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诗中的景物,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诗中的景物,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课前准备
1.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自学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课文,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一、谈话揭题,了解诗人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第3课现代诗二首(板书),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共有两首诗组成,谁来告诉大家是那两首诗?2.交流板书: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3.生齐读诗歌名称。4.出示课件:了解诗歌作者。(1)《秋晚的江上》作者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2)《花牛歌》作者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按四年级预习要求进行了预习,谁来读一读第一首诗?2.指名学生读并正音,重点关注“巢、苇”两个生字的读音。3.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来。(指名读,范读,齐读)4.出示课件:标有节奏的诗歌齐读。5.同法读正确、流利第二首诗歌:重点关注“罗、眠、霸、占”四个生字的读音,相机理解“霸占”的意思。(用拆字组词法:霸道地占有)6.结合插图,说说这两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借关键词,想象画面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默读这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用笔圈起来,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组织学生默读学习做好批注,在此基础上小组交流,确定集体交流的学生,师巡视指导。3.组织集体交流,相机读好诗歌:(1)出示课件《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归鸟、斜阳、江上、芦苇等景物,相机完成板书。(2)出示课件《花牛歌》: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花牛、剪秋罗、草地、白云、太阳、西山、青峰等景物;同时,诗歌展现了花牛行动的景象:花牛坐、花牛眠、花牛走、花牛做梦等四个画面,相机完成板书。(3)出示课件《秋晚的江上》:学生自由说后教师小结:这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交流过程中相机理解斜阳、妆成等词语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倦、驮等关键词边读边想象)(4)谁来读一读,读出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师把握好朗读基调,即舒缓的语调,根据实际进行指导)(5)读着读着,你产生了怎样美好的感受?(对秋晚江上美丽画面的喜爱,感受到作者对秋晚江上美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喜爱。)(6)出示课件《花牛歌》:小结方法,再给学生运用方法读诗歌想象画面,交流后小结:诗歌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牛在草地上的不同姿态及所处的美景,展现了花牛调皮可爱,悠闲自在。(交流过程中相机理解剪秋罗、偷渡等词语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甩、偷渡等关键词边读边想象)(7)谁来读一读,读出花牛的调皮可爱。(师把握好朗读基调,即欢快的语调读,根据实际进行指导)(8)读着读着,你产生了怎样美好的感受?(对花牛调皮可爱的喜爱,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四、读练结合,布置作业1.读了《花牛歌》一诗,展开丰富的想象: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干什么呢?仿照诗句写写,至少写一个小节:出示:花牛在草地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背一背。
设计说明:因基本重备,故没变红色
板书设计
 现代诗二首
   鸟儿   斜阳   丰富想象秋江的晚上           江上   美好期待   芦苇     花牛坐      花牛眠  俏皮可爱花牛歌   花牛走  悠闲自在   花牛做梦
PAGE
1(共9张PPT)
3
现代诗二首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整体感知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整体感知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请同学们默读这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用笔圈起来,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互动课堂
1.读了《花牛歌》一诗,展开丰富的想象: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干什么呢?仿照诗句写写,至少写一个小节:
出示:花牛在草地里(
)       
   (
)                            
     …………

读写结合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背一背。
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