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A卷
一、单选题
1.(2021·恩施)如图,在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为 与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 ,
∴ , ,故C错误;
∴△BCD是直角三角形,
∴ ,
∵ ,
∴ ,故B错误;
∴ ,故D正确;
∵ 为 与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
∴CE∥AB,
∴ ,
∴ ,
∴ ,
∴ ,故A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形可得AB=4,A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据此判断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BCD是直角三角形,由于,可证△ABC∽△CBD,可得,据此判断B、D;根据网格特点可得CE∥AB,可得点E边B的的中点,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A即可.
2.(2021·聊城)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为A(0,2),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O,若AB⊥OB1,则点A1的坐标为( )
A.( ) B.( )
C.( ) D.( )
【答案】A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2),B(﹣1,0),
∴OB=1,OA=2,
∴ ,
∵∠AOB=90°,
∴∠A1OB1=90°,
∴O A1⊥OB1,
又∵AB⊥OB1,
∴O A1∥AB,
∴∠1=∠2,
过A1点作A1C⊥x轴,
∴∠A1CO=∠AOB,
∴ ,
∴ ,
∵O A1=OA=2,
∴ ,
∴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点的坐标即可。
3.(2021·文山模拟)如图,在 中,若 ,则 ( )
A.4 B.8 C.9 D.12
【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DE∥BC,
∴△ADE∽△ABC,
∵AD:AB=1:2,
∴ ,
∵△ADE的面积为3,
∴S△ABC=3×4=12.
故答案为:D.
【分析】由DE∥BC,所以△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可求出解。
4.(2021·湘西)如图,在菱形 中, 是 的中点, ,交 于点 ,如果 ,那么菱形 的周长是( )
A.11 B.22 C.33 D.44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是 的中点,
∴ ,即 ,
∵ ,
∴ ,
∵四边形 是菱形,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可证 ,可得 ,由 是 的中点,可得EF是△ACD的中位线,可得CD=2EF=11,利用即可求出结论.
5.(2021·无锡)如图,D、E、F分别是 各边中点,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和 的面积相等
B.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C.若 ,则四边形 是菱形
D.若 ,则四边形 是矩形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
∴DE、DF为△ABC得中位线,
∴ED∥AC,且ED= AC=AF;同理DF∥AB,且DF= AB=AE,
∴四边形AEDF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B正确;
∴ ,
∴ , ,
∴ 和 的面积相等,故A正确;
∵ ,
∴DF= AB=AE,
∴四边形 不一定是菱形,故C错误;
∵∠A=90°,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D∥AC,且ED= AC=AF,DF∥AB,且DF= AB=AE,可证四边形AEDF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由∠A=90°,可证四边形AEDF是矩形;根据平行线可证 ,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据此判断A、B、D;由,可得DF= AB=AE,从而得出四边形 不一定是菱形,据此判断C.
6.(2021·温州)如图,图形甲与图形乙是位似图形, 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点 ,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 .若 ,则 的长为( )
A.8 B.9 C.10 D.15
【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图形甲与图形乙是位似图形, 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为 ,AB=6,列比例式计算即可解答.
7.(2021·鹤岗)如图,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 相交于点E,点O为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D,交 于点G,连接 、 ,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则 的面积为( )
A.5.5 B.5 C.4 D.3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E=EF, ,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
∴ ,
∵点 为 的中点,
∴ ,
∴ , ,
∴ , ,
∴ ,
∴ ,
∵ 和 同高不同底,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ABFC的对角线AF、BC相交于点E,可得BE=CE,即点E为BC的中点,由于O点为AC的中点,即OE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可得OE//AB,且,利用OE//AB可得,利用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底的比可得, 和 同高不同底,得出 ,
8.(2021·通辽)如图,已知 , , ,点E为射线 上一个动点,连接 ,将 沿 折叠,点B落在点 处,过点 作 的垂线,分别交 , 于M,N两点,当 为线段 的三等分点时, 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答案】D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点 为线段 的三等分点时,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1,当 时,
∵ ∥ , , ,
∴四边形 为矩形,
∴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在 中, .
∵ , ,
∴ ,
∴ ∽ ,
∴ ,即 ,解得 ,
∴ .
②如图2,当 时,
∵ ∥ , , ,
∴四边形 为矩形,
∴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在 中, .
∵ , ,
∴ ,
∴ ∽ ,
∴ ,即 ,解得 ,
∴ .
综上所述, 的长为 或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N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9.(2021·黑龙江)如图,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相交于点E,点O为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D,交 于点G,连接 、 ,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2 D.3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E=EF, ,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
∴ ,
∵点O为 的中点,
∴ ,
∴ , ,
∴ , ,
∴ ,
∵ 和 同高不同底,
∴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 ,再求出 , ,最后求解即可。
10.(2021·朝阳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函数 的图象上,连结OA,过点A作AB平行于x轴,点B在点A的右侧,连结OB交该函数图象于点C,连结AC.若 ,且 的面积为 ,则k的值为( )
A.4 B.6 C.8 D.9
【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AB∥x轴,
∴设A( , ),B( , ),C( , ),
过点C作DE⊥ 轴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B作BF⊥ 轴于点F,延长BA交 轴于点G,则BG⊥ 轴,
∴CD∥BF,
则△OCD △OBF,
∴ ,
∵OC=2BC,即 ,
∴CD= BF,即 ,
∴ ,
∴点C的坐标为( , ),
∵ ,即 ,
∴ ,
∴点B的坐标为( , ),
∵ ,
,
,
,
∴ ,
解得: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C作DE⊥ 轴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B作BF⊥ 轴于点F,延长BA交 轴于点G,则BG⊥ 轴,CD∥BF,则△OCD △OBF,得出B、C的坐标,因为 , , , ,即可得出k的值。
11.(2021·襄城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点E是边 上一点,且 , 交对角线 于点F,则 等于(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3ED,
∴∠EDB=∠CBD,∠DEF=∠BCF,
∴△DFE∽△BFC,∴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12.(2021·道外模拟)如图, 中, 为 边上的一点,过点 作 的平行线交 于点 ,连接 ,过点 作 的平行线交 于点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选项:∵DF∥BE,∴ ,A不符合题意;
B选项:∵DF∥BE,∴ ,B不符合题意;
C选项:∵DE∥BC,∴△ADE∽△ABC,∴ ,
∵DF∥BE,∴△ADF∽△ABE,∴ ,
∴ ,C不符合题意;
D选项:∵DE∥BC,∴△ADE∽△ABC,∴ ,
DE DF,∴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进行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
13.(2021·徐州)如图,在 中,点 分别在边 上,且 , 与四边形 的面积的比为 .
【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B=∠B,
∴ ,
∴
∴ 与四边形 的面积的比= .
故答案是: .
【分析】证明 ,可得,据此即可求出结论.
14.(2021·资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交CD于点G.FH⊥CD于点H,连结CF.有下列结论:①AF=CF2=EF FG;③FG:EG=4:5;④cos∠GFH= .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ABCD,
∴对角线BD所在直线是菱形ABCD的对称轴,沿直线BD对折,
∴AF=CF,故①正确,
∠FAD=∠FCD,
∵AD∥BC,
∴∠FAD=∠FEC,
∴∠FCD=∠FEC,
又∠CFG=∠EFC,
∴△CFG∽△EFC,
∴ = ,
∴CF2=EF GF,
∴AF2=EF GF,故②正确,
∵菱形ABCD中,∠BAD=120°,
∴∠BCD=120°,∠DCE=60°,AD=CD=BC,
设AD=CD=BC=m,
∵DE⊥BC,
∴∠DEC=90°,
Rt△CDE中,CE=CD cos60°=m,
∴BE= m,
∵AD∥BE,
∴ = = = ,
设AF=2n,则CF=AF=2n,
又CF2=FG EF,
∴(2n)2=FG 8n,
∴FG= n,
∴EG=EF﹣FG= n,
∴FG:EG=( n):( n) ,故③正确,
设CE=t,
Rt△CDE中,CD=3t=AD t,
Rt△BDE中,BD=2DE=3 t,
∵AD∥BE,
∴ = = = ,
∴DF= BD= t,
Rt△DFH中,FH= t,
Rt△ADE中,AE= = = t,
∴EF= AE= t,
∵FG:EG=4:8,
∴FG= EF= t,
Rt△FHG中,cos∠GFH= = = ,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对角线BD所在直线是菱形ABCD的对称轴,沿直线BD对折,点A落到点C处,据此判断①;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AD=∠F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AD=∠FEC,证明△CFG∽△EF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CD=120°,∠DCE=60°,AD=CD=BC,设AD=CD=BC=m,则BE=m,设AF=2n,则CF=AF=2n,FG=n,据此判断③;设CE=t,则CD= t,BD=3t,DF= t,AE= t,EF=t,FG= t,据此判断④.
15.(2021·无锡)如图,在 中, , , ,点E在线段 上,且 ,D是线段 上的一点,连接 ,将四边形 沿直线 翻折,得到四边形 ,当点G恰好落在线段 上时,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F作FM⊥AC于点M,
∵将四边形 沿直线 翻折,得到四边形 ,当点G恰好落在线段 上,
∴FG= ,∠EFG= ,EF=AE=1,
∴EG= ,
∵∠FEM=∠GEF,∠FME=∠GFE=90°,
∴ ,
∴ ,
∴ = , ,
∴AM=AE+EM= ,
∴ .
故答案是: .
【分析】过点F作FM⊥AC于点M,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FG= ,∠EFG= ,EF=AE=1,由勾股定理求出EG=3,证明,可得,从而求出EM、MF、AM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即可.
16.(2021·南京)如图,将 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 的位置,使点 落在 上, 与 交于点E,若 ,则 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M// 交 于点M,
∵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在 和 中,
∴
∴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过点C作CM// 交 于点M,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AD=AD',同时可证得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由此可推出∠BAB'=∠DAD',∠B=∠D',可推出△ABB'∽△AD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对应边的比;从而可求出DD'的值,即可求出CD',B'C;再证明△CME∽△D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E的长.
17.(2021·扬州)如图,在 中, ,矩形 的顶点D、E在 上,点F、G分别在 、 上,若 , ,且 ,则 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DE=2EF,设EF=x,则DE=2x,
∵四边形DEFG是矩形,
∴GF∥AB,
∴△CGF∽△CAB,
∴ ,即 ,
∴ ,
∴AD+BE=AB-DE= = ,
∵AC=BC,
∴∠A=∠B,又DG=EF,∠ADG=∠BEF=90°,
∴△ADG≌△BEF(AAS),
∴AD=BE= = ,
在△BEF中, ,
即 ,
解得:x= 或 (舍),
∴EF=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EF=x,则DE=2x,证明△CGF∽△CA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从而求出AD+BE=AB-DE= ,证明△ADG≌△BEF(AAS),可得AD=BE= ,在△BEF中, ,可得 ,求出x值即可.
18.(2021·重庆)如图, 中,点D为边BC的中点,连接AD,将 沿直线AD翻折至 所在平面内,得 ,连接 ,分别与边AB交于点E,与AD交于点O.若 , ,则AD的长为 .
【答案】3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由翻折可知
∴O是 的中点,
∵点D为边BC的中点,O是 的中点,
∴ 是 的中位线,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3.
【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再证明OD是△C'CB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OD的长,同时可证得OD∥B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求出AO的长;然后根据AD=AO+OD,可求出AD的长.
三、解答题
19.(2021·江西模拟)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E为AD上一点,若∠DAC=∠B,CD=CE,试说明△ACE∽△BAD.
【答案】解:∵CE=CD,
∴∠CED=∠CDE,
∴∠AEC=∠ADB,
∵∠DAC=∠B,
∴△ACE∽△BA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求出 ∠CED=∠CDE, 再求出 ∠AEC=∠ADB, 最后求解即可。
20.(2021·南京)如图, 与 交于点O, ,E为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E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若 ,求 的长.
【答案】(1)证明:∵ ,
又∵ ,
∴
(2)解:∵ ,
∴ , ,
∵ ,
∴ ,
∴ ,
∴ ,
∴ ,
∴ 的长为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图形中隐含对顶角相等,因此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DC,BE的长;再由EF∥CD可证得△BEF∽△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列式,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21.(2021·绍兴)问题:如图,在 中, , , , 的平分线AE,BF分别与直线CD交于点E,F,求EF的长.
答案: .
(1)探究:把“问题”中的条件“ ”去掉,其余条件不变.
①当点E与点F重合时,求AB的长;
②当点E与点C重合时,求EF的长.
(2)把“问题”中的条件“ , ”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当点C,D,E,F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时,求 的值.
【答案】(1)解:①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平分 ,
.
.
.
同理可得: .
点E与点F重合,
.
②如图2,点E与点C重合,
同理可证 ,
∴ ABCD 是菱形,
,
点F与点D重合,
(2)解:情况1,如图3,
可得 ,
.
情况2,如图4,
同理可得, ,
又 ,
.
情况3,如图5,
由上,同理可以得到 ,
又 ,
.
综上: 的值可以是 , ,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 ①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AE=∠DEA,则知DE=AD=5,同理求出BC=CF=5,从而求出DC的长,即可解答;
② 根据①的方法求得 的四条边相等,得出 ABCD 是菱形, 则知点F与点D重合, 即可解答;
(2)由于E、F点的位置不可确定,则应分情况讨论,根据每种情况,利用AD=DE,CF=CB,结合 点C,D,E,F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分别构建等式求解即可.
22.(2021·浦东模拟)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D=90°,BE平分∠ABC,交CD于点E,F是AB的中点,联结AE、EF,且AE⊥BE.
求证:
(1)四边形BCEF是菱形;
(2)BE AE=2AD BC.
【答案】(1)证明:∵BE平分∠ABC,
∴∠ABE=∠CBE.
∵AE⊥BE,
∴∠AEB=90°.
∵F是AB的中点,
∴EF=BF= AB,
∴∠FEB=∠FBE=∠CBE,
∴EF∥BC.
∵AB∥CD,
∴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
∵EF=BF,
∴四边形BCEF是菱形.
(2)证明:∵四边形BCEF是菱形,
∴BC=BF.
∵BF= AB,
∴AB=2BC.
∵AB∥CD,
∴∠DEA=∠EAB.
∵∠D=∠AEB=90°,
∴△EDA∽△AEB,
∴ = ,
∴BE AE=AD BA,
∴BE AE=2AD B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先证明∠BEC=∠CBE,得到CE=CB,再根据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AF=EF=BF,接着证明EF//BC,则可判断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CB=CE可判断四边形BCEF为菱形;
(2)过点C作CH垂直BE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EH,再证明△EDA∽△AEB,然后利用相似比得到结论。
23.(2021·梧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CD上的点,且AE⊥BF于点P,G为AD的中点,连接GP,过点P作PH⊥GP交AB于点H,连接GH.
(1)求证:BE=CF;
(2)若AB=6,BE BC,求GH的长.
【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AB=BC,∠ABC=∠C=90°,
∵AE⊥BF,
∴∠BPE=90°,
∴∠BAP+∠ABP=∠FBC+∠ABP=90°,
∴∠BAP=∠FBC,
∴△ABE≌△BCF(ASA),
∴BE=CF
(2)解:由题意,在正方形ABCD中,
∵AB=6,BE BC,
∴ , ,
∴ ,
∵G为AD的中点,
∴ ,
∵∠BAE=∠PBE,∠AEB=∠BEP,
∴△ABE∽△BPE,
∴ ,即 ,
∴ ,
∵∠APB=90°,
∴ ,
∵∠APG+∠APH=∠APH+∠HPB=90°,
∴∠APG =∠HPB,
∵∠GAP+∠PAB=∠PAB+∠ABP=90°,
∴∠GAP=∠ABP,
∴△APG∽△BPH,
∴ ,即 ,
∴ ,
∴ ,
在直角三角形AGH中,由勾股定理,则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B=BC,∠ABC=∠C=90°,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AP=∠FBC;再利用ASA证明△ABE≌△B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已知可求出AB,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同时可求出AG的长;再证明△ABE∽△BP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然后证明△APG∽△BP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H的长;从而可求出AH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H的长.
24.(2021·衢州)如图,
(1)【推理】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动点,将正方形沿着BE折叠,点C落在点F处,连结BE,CF,延长CF交AD于点G.
求证: .
(2)【运用】
如图2,在(推理)条件下,延长BF交AD于点H.若 , ,求线段DE的长.
(3)【拓展】
将正方形改成矩形,同样沿着BE折叠,连结CF,延长CF,BF交直线AD于G,两点,若 , ,求 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证明:如图1,
由 折叠得到,
,
.
又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
又 正方形
,
(2)解:如图,连接 ,
由(1)得 ,
,
由折叠得 ,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又 ,
,
.
, ,
, .
,
,
( 舍去)
(3)解:如图,连结HE,
由已知 可设 , ,可令 ,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如图,
同(2)可得, ,
,
由折叠得 ,
,
又 ,
,
,
又 ,
,
,
,
,
,
.
,
,
,
( 舍去).
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
同理得 , ,
同理可得 ,
可得 , ,
,
,
( 舍去).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BE⊥CF,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BC=CD,∠D=∠BC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BEC=∠CGD;然后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G的长,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到BC=BF,CE=EF=9;再证明∠HFG=∠HG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HF=HG,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HD,H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D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DE的长.
(3)连结HE, 设DH=4m,HG=5m,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同理可证得HF=HG,可得到DG=9,利用折叠的性质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EC=∠CGD,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同理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
1 / 1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检测A卷
一、单选题
1.(2021·恩施)如图,在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为 与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1·聊城)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为A(0,2),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O,若AB⊥OB1,则点A1的坐标为( )
A.( ) B.( )
C.( ) D.( )
3.(2021·文山模拟)如图,在 中,若 ,则 ( )
A.4 B.8 C.9 D.12
4.(2021·湘西)如图,在菱形 中, 是 的中点, ,交 于点 ,如果 ,那么菱形 的周长是( )
A.11 B.22 C.33 D.44
5.(2021·无锡)如图,D、E、F分别是 各边中点,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和 的面积相等
B.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C.若 ,则四边形 是菱形
D.若 ,则四边形 是矩形
6.(2021·温州)如图,图形甲与图形乙是位似图形, 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点 ,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 .若 ,则 的长为( )
A.8 B.9 C.10 D.15
7.(2021·鹤岗)如图,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 相交于点E,点O为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D,交 于点G,连接 、 ,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则 的面积为( )
A.5.5 B.5 C.4 D.3
8.(2021·通辽)如图,已知 , , ,点E为射线 上一个动点,连接 ,将 沿 折叠,点B落在点 处,过点 作 的垂线,分别交 , 于M,N两点,当 为线段 的三等分点时, 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9.(2021·黑龙江)如图,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相交于点E,点O为 的中点,连接 并延长,交 的延长线于点D,交 于点G,连接 、 ,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2 D.3
10.(2021·朝阳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函数 的图象上,连结OA,过点A作AB平行于x轴,点B在点A的右侧,连结OB交该函数图象于点C,连结AC.若 ,且 的面积为 ,则k的值为( )
A.4 B.6 C.8 D.9
11.(2021·襄城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点E是边 上一点,且 , 交对角线 于点F,则 等于( )
A. B. C. D.
12.(2021·道外模拟)如图, 中, 为 边上的一点,过点 作 的平行线交 于点 ,连接 ,过点 作 的平行线交 于点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2021·徐州)如图,在 中,点 分别在边 上,且 , 与四边形 的面积的比为 .
14.(2021·资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交CD于点G.FH⊥CD于点H,连结CF.有下列结论:①AF=CF2=EF FG;③FG:EG=4:5;④cos∠GFH= .
15.(2021·无锡)如图,在 中, , , ,点E在线段 上,且 ,D是线段 上的一点,连接 ,将四边形 沿直线 翻折,得到四边形 ,当点G恰好落在线段 上时, .
16.(2021·南京)如图,将 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 的位置,使点 落在 上, 与 交于点E,若 ,则 的长为 .
17.(2021·扬州)如图,在 中, ,矩形 的顶点D、E在 上,点F、G分别在 、 上,若 , ,且 ,则 的长为 .
18.(2021·重庆)如图, 中,点D为边BC的中点,连接AD,将 沿直线AD翻折至 所在平面内,得 ,连接 ,分别与边AB交于点E,与AD交于点O.若 , ,则AD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9.(2021·江西模拟)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E为AD上一点,若∠DAC=∠B,CD=CE,试说明△ACE∽△BAD.
20.(2021·南京)如图, 与 交于点O, ,E为 延长线上一点,过点E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若 ,求 的长.
21.(2021·绍兴)问题:如图,在 中, , , , 的平分线AE,BF分别与直线CD交于点E,F,求EF的长.
答案: .
(1)探究:把“问题”中的条件“ ”去掉,其余条件不变.
①当点E与点F重合时,求AB的长;
②当点E与点C重合时,求EF的长.
(2)把“问题”中的条件“ , ”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当点C,D,E,F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时,求 的值.
22.(2021·浦东模拟)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D=90°,BE平分∠ABC,交CD于点E,F是AB的中点,联结AE、EF,且AE⊥BE.
求证:
(1)四边形BCEF是菱形;
(2)BE AE=2AD BC.
23.(2021·梧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CD上的点,且AE⊥BF于点P,G为AD的中点,连接GP,过点P作PH⊥GP交AB于点H,连接GH.
(1)求证:BE=CF;
(2)若AB=6,BE BC,求GH的长.
24.(2021·衢州)如图,
(1)【推理】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动点,将正方形沿着BE折叠,点C落在点F处,连结BE,CF,延长CF交AD于点G.
求证: .
(2)【运用】
如图2,在(推理)条件下,延长BF交AD于点H.若 , ,求线段DE的长.
(3)【拓展】
将正方形改成矩形,同样沿着BE折叠,连结CF,延长CF,BF交直线AD于G,两点,若 , ,求 的值(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 ,
∴ , ,故C错误;
∴△BCD是直角三角形,
∴ ,
∵ ,
∴ ,故B错误;
∴ ,故D正确;
∵ 为 与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
∴CE∥AB,
∴ ,
∴ ,
∴ ,
∴ ,故A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形可得AB=4,A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据此判断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BCD是直角三角形,由于,可证△ABC∽△CBD,可得,据此判断B、D;根据网格特点可得CE∥AB,可得点E边B的的中点,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A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2),B(﹣1,0),
∴OB=1,OA=2,
∴ ,
∵∠AOB=90°,
∴∠A1OB1=90°,
∴O A1⊥OB1,
又∵AB⊥OB1,
∴O A1∥AB,
∴∠1=∠2,
过A1点作A1C⊥x轴,
∴∠A1CO=∠AOB,
∴ ,
∴ ,
∵O A1=OA=2,
∴ ,
∴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求点的坐标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DE∥BC,
∴△ADE∽△ABC,
∵AD:AB=1:2,
∴ ,
∵△ADE的面积为3,
∴S△ABC=3×4=12.
故答案为:D.
【分析】由DE∥BC,所以△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可求出解。
4.【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是 的中点,
∴ ,即 ,
∵ ,
∴ ,
∵四边形 是菱形,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可证 ,可得 ,由 是 的中点,可得EF是△ACD的中位线,可得CD=2EF=11,利用即可求出结论.
5.【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
∴DE、DF为△ABC得中位线,
∴ED∥AC,且ED= AC=AF;同理DF∥AB,且DF= AB=AE,
∴四边形AEDF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B正确;
∴ ,
∴ , ,
∴ 和 的面积相等,故A正确;
∵ ,
∴DF= AB=AE,
∴四边形 不一定是菱形,故C错误;
∵∠A=90°,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D∥AC,且ED= AC=AF,DF∥AB,且DF= AB=AE,可证四边形AEDF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由∠A=90°,可证四边形AEDF是矩形;根据平行线可证 ,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据此判断A、B、D;由,可得DF= AB=AE,从而得出四边形 不一定是菱形,据此判断C.
6.【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图形甲与图形乙是位似图形, 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为 ,AB=6,列比例式计算即可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E=EF, ,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
∴ ,
∵点 为 的中点,
∴ ,
∴ , ,
∴ , ,
∴ ,
∴ ,
∵ 和 同高不同底,
∴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ABFC的对角线AF、BC相交于点E,可得BE=CE,即点E为BC的中点,由于O点为AC的中点,即OE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可得OE//AB,且,利用OE//AB可得,利用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底的比可得, 和 同高不同底,得出 ,
8.【答案】D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点 为线段 的三等分点时,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1,当 时,
∵ ∥ , , ,
∴四边形 为矩形,
∴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在 中, .
∵ , ,
∴ ,
∴ ∽ ,
∴ ,即 ,解得 ,
∴ .
②如图2,当 时,
∵ ∥ , , ,
∴四边形 为矩形,
∴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在 中, .
∵ , ,
∴ ,
∴ ∽ ,
∴ ,即 ,解得 ,
∴ .
综上所述, 的长为 或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N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E=EF, ,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为48,
∴ ,
∵点O为 的中点,
∴ ,
∴ , ,
∴ , ,
∴ ,
∵ 和 同高不同底,
∴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 ,再求出 , ,最后求解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AB∥x轴,
∴设A( , ),B( , ),C( , ),
过点C作DE⊥ 轴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B作BF⊥ 轴于点F,延长BA交 轴于点G,则BG⊥ 轴,
∴CD∥BF,
则△OCD △OBF,
∴ ,
∵OC=2BC,即 ,
∴CD= BF,即 ,
∴ ,
∴点C的坐标为( , ),
∵ ,即 ,
∴ ,
∴点B的坐标为( , ),
∵ ,
,
,
,
∴ ,
解得: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C作DE⊥ 轴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B作BF⊥ 轴于点F,延长BA交 轴于点G,则BG⊥ 轴,CD∥BF,则△OCD △OBF,得出B、C的坐标,因为 , , , ,即可得出k的值。
11.【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3ED,
∴∠EDB=∠CBD,∠DEF=∠BCF,
∴△DFE∽△BFC,∴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12.【答案】D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选项:∵DF∥BE,∴ ,A不符合题意;
B选项:∵DF∥BE,∴ ,B不符合题意;
C选项:∵DE∥BC,∴△ADE∽△ABC,∴ ,
∵DF∥BE,∴△ADF∽△ABE,∴ ,
∴ ,C不符合题意;
D选项:∵DE∥BC,∴△ADE∽△ABC,∴ ,
DE DF,∴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进行求解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B=∠B,
∴ ,
∴
∴ 与四边形 的面积的比= .
故答案是: .
【分析】证明 ,可得,据此即可求出结论.
14.【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ABCD,
∴对角线BD所在直线是菱形ABCD的对称轴,沿直线BD对折,
∴AF=CF,故①正确,
∠FAD=∠FCD,
∵AD∥BC,
∴∠FAD=∠FEC,
∴∠FCD=∠FEC,
又∠CFG=∠EFC,
∴△CFG∽△EFC,
∴ = ,
∴CF2=EF GF,
∴AF2=EF GF,故②正确,
∵菱形ABCD中,∠BAD=120°,
∴∠BCD=120°,∠DCE=60°,AD=CD=BC,
设AD=CD=BC=m,
∵DE⊥BC,
∴∠DEC=90°,
Rt△CDE中,CE=CD cos60°=m,
∴BE= m,
∵AD∥BE,
∴ = = = ,
设AF=2n,则CF=AF=2n,
又CF2=FG EF,
∴(2n)2=FG 8n,
∴FG= n,
∴EG=EF﹣FG= n,
∴FG:EG=( n):( n) ,故③正确,
设CE=t,
Rt△CDE中,CD=3t=AD t,
Rt△BDE中,BD=2DE=3 t,
∵AD∥BE,
∴ = = = ,
∴DF= BD= t,
Rt△DFH中,FH= t,
Rt△ADE中,AE= = = t,
∴EF= AE= t,
∵FG:EG=4:8,
∴FG= EF= t,
Rt△FHG中,cos∠GFH= = = ,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对角线BD所在直线是菱形ABCD的对称轴,沿直线BD对折,点A落到点C处,据此判断①;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AD=∠F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AD=∠FEC,证明△CFG∽△EF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CD=120°,∠DCE=60°,AD=CD=BC,设AD=CD=BC=m,则BE=m,设AF=2n,则CF=AF=2n,FG=n,据此判断③;设CE=t,则CD= t,BD=3t,DF= t,AE= t,EF=t,FG= t,据此判断④.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F作FM⊥AC于点M,
∵将四边形 沿直线 翻折,得到四边形 ,当点G恰好落在线段 上,
∴FG= ,∠EFG= ,EF=AE=1,
∴EG= ,
∵∠FEM=∠GEF,∠FME=∠GFE=90°,
∴ ,
∴ ,
∴ = , ,
∴AM=AE+EM= ,
∴ .
故答案是: .
【分析】过点F作FM⊥AC于点M,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FG= ,∠EFG= ,EF=AE=1,由勾股定理求出EG=3,证明,可得,从而求出EM、MF、AM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M// 交 于点M,
∵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在 和 中,
∴
∴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过点C作CM// 交 于点M,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AD=AD',同时可证得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由此可推出∠BAB'=∠DAD',∠B=∠D',可推出△ABB'∽△AD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对应边的比;从而可求出DD'的值,即可求出CD',B'C;再证明△CME∽△D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E的长.
17.【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DE=2EF,设EF=x,则DE=2x,
∵四边形DEFG是矩形,
∴GF∥AB,
∴△CGF∽△CAB,
∴ ,即 ,
∴ ,
∴AD+BE=AB-DE= = ,
∵AC=BC,
∴∠A=∠B,又DG=EF,∠ADG=∠BEF=90°,
∴△ADG≌△BEF(AAS),
∴AD=BE= = ,
在△BEF中, ,
即 ,
解得:x= 或 (舍),
∴EF=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EF=x,则DE=2x,证明△CGF∽△CA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从而求出AD+BE=AB-DE= ,证明△ADG≌△BEF(AAS),可得AD=BE= ,在△BEF中, ,可得 ,求出x值即可.
18.【答案】3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由翻折可知
∴O是 的中点,
∵点D为边BC的中点,O是 的中点,
∴ 是 的中位线,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3.
【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再证明OD是△C'CB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出OD的长,同时可证得OD∥B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求出AO的长;然后根据AD=AO+OD,可求出AD的长.
19.【答案】解:∵CE=CD,
∴∠CED=∠CDE,
∴∠AEC=∠ADB,
∵∠DAC=∠B,
∴△ACE∽△BA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先求出 ∠CED=∠CDE, 再求出 ∠AEC=∠ADB, 最后求解即可。
20.【答案】(1)证明:∵ ,
又∵ ,
∴
(2)解:∵ ,
∴ , ,
∵ ,
∴ ,
∴ ,
∴ ,
∴ ,
∴ 的长为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图形中隐含对顶角相等,因此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DC,BE的长;再由EF∥CD可证得△BEF∽△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列式,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
21.【答案】(1)解:①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平分 ,
.
.
.
同理可得: .
点E与点F重合,
.
②如图2,点E与点C重合,
同理可证 ,
∴ ABCD 是菱形,
,
点F与点D重合,
(2)解:情况1,如图3,
可得 ,
.
情况2,如图4,
同理可得, ,
又 ,
.
情况3,如图5,
由上,同理可以得到 ,
又 ,
.
综上: 的值可以是 , ,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 ①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AE=∠DEA,则知DE=AD=5,同理求出BC=CF=5,从而求出DC的长,即可解答;
② 根据①的方法求得 的四条边相等,得出 ABCD 是菱形, 则知点F与点D重合, 即可解答;
(2)由于E、F点的位置不可确定,则应分情况讨论,根据每种情况,利用AD=DE,CF=CB,结合 点C,D,E,F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分别构建等式求解即可.
22.【答案】(1)证明:∵BE平分∠ABC,
∴∠ABE=∠CBE.
∵AE⊥BE,
∴∠AEB=90°.
∵F是AB的中点,
∴EF=BF= AB,
∴∠FEB=∠FBE=∠CBE,
∴EF∥BC.
∵AB∥CD,
∴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
∵EF=BF,
∴四边形BCEF是菱形.
(2)证明:∵四边形BCEF是菱形,
∴BC=BF.
∵BF= AB,
∴AB=2BC.
∵AB∥CD,
∴∠DEA=∠EAB.
∵∠D=∠AEB=90°,
∴△EDA∽△AEB,
∴ = ,
∴BE AE=AD BA,
∴BE AE=2AD B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先证明∠BEC=∠CBE,得到CE=CB,再根据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AF=EF=BF,接着证明EF//BC,则可判断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CB=CE可判断四边形BCEF为菱形;
(2)过点C作CH垂直BE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EH,再证明△EDA∽△AEB,然后利用相似比得到结论。
23.【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AB=BC,∠ABC=∠C=90°,
∵AE⊥BF,
∴∠BPE=90°,
∴∠BAP+∠ABP=∠FBC+∠ABP=90°,
∴∠BAP=∠FBC,
∴△ABE≌△BCF(ASA),
∴BE=CF
(2)解:由题意,在正方形ABCD中,
∵AB=6,BE BC,
∴ , ,
∴ ,
∵G为AD的中点,
∴ ,
∵∠BAE=∠PBE,∠AEB=∠BEP,
∴△ABE∽△BPE,
∴ ,即 ,
∴ ,
∵∠APB=90°,
∴ ,
∵∠APG+∠APH=∠APH+∠HPB=90°,
∴∠APG =∠HPB,
∵∠GAP+∠PAB=∠PAB+∠ABP=90°,
∴∠GAP=∠ABP,
∴△APG∽△BPH,
∴ ,即 ,
∴ ,
∴ ,
在直角三角形AGH中,由勾股定理,则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B=BC,∠ABC=∠C=90°,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AP=∠FBC;再利用ASA证明△ABE≌△B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已知可求出AB,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同时可求出AG的长;再证明△ABE∽△BP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然后证明△APG∽△BP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H的长;从而可求出AH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H的长.
24.【答案】(1)证明:如图1,
由 折叠得到,
,
.
又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
又 正方形
,
(2)解:如图,连接 ,
由(1)得 ,
,
由折叠得 ,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又 ,
,
.
, ,
, .
,
,
( 舍去)
(3)解:如图,连结HE,
由已知 可设 , ,可令 ,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如图,
同(2)可得, ,
,
由折叠得 ,
,
又 ,
,
,
又 ,
,
,
,
,
,
.
,
,
,
( 舍去).
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
同理得 , ,
同理可得 ,
可得 , ,
,
,
( 舍去).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证得BE⊥CF,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BC=CD,∠D=∠BCE,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BEC=∠CGD;然后利用AAS可证得结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G的长,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到BC=BF,CE=EF=9;再证明∠HFG=∠HG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HF=HG,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HD,H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D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DE的长.
(3)连结HE, 设DH=4m,HG=5m, ,①当点H在D点左边时,同理可证得HF=HG,可得到DG=9,利用折叠的性质及余角的性质可推出∠BEC=∠CGD,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②当点 在 点右边时,如图,同理可证得△CDG∽△BC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表示出CE的长,即可得到DE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DE与EC的比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