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20年1月25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科考队员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晩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科考队员微信抢红包的当地区时为(
)
A.1月24日12时
B.1月24日20时
C.1月25日14时
D.1月25日12时
2.与悉尼相比,长城站(
)
A.自转角速度大
B.白昼时间短
C.自转线速度小
D.日出时间早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M是昏线,ON是晨线
B.SN是晨线,SM是昏线
C.a是昏线,b是晨线
D.AO是昏线,BO是晨线
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读图,完成第4题。
4.关于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丁
B.甲、乙、丙、丁中只有乙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C.甲、乙、丙、丁中只有甲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四幅图中只有④图是表示冬至日的光照图
5.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8.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
A.2时
B.3时
C.6时
D.9时
9.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地球处于冬至日节气的是
A.
B.
C.
D.
10.下图中甲为河流流向,乙是沿该河AB段的河床剖面图,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在北半球
B.该河在南半球
C.该河段河流由北向南流
D.该河段河流由西向东流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13.北京一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于某日观测到其所在学校某时刻的树影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方位)。此时该学校所在地可能为北京时间( )
A.1月5日6:30
B.3月21日18:30
C.7月20日6:30
D.5月10日12:30
14.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下图中的E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E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16-17题。
15.当E点移到最低纬度时,太阳直射点(
)
A.可能在23°26′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
D.可能在E点
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E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
17.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5°,欲在乙处建一新楼,为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m
B.15m
C.20m
D.25m
暑假期间,小明到某城市旅游。跟随旅行团前往三景点观光旅游,出行当天的行程计划为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示意该旅行团当日行程及观光点方位。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小明暑假期间出游的城市,最可能是(
)
A.郑州(34°N,113°E)
B.银川(38°N,106°E)
C.南京(32°N,118°E)
D.杭州(30°N,120°E)
19.该日出游时,途中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小明应挑选的座位是(
)
A.酒店至观光点1,右侧靠窗
B.观光点1至观光点2,右侧靠窗
C.观光点2至观光点3,右侧靠窗D.观光点3至酒店,左侧靠窗
赤道日晷是我国古代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主要由晷盘、晷针和底座组成(下图),其晷盘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晷针针影随太阳方位变化指向晷盘不同刻度位置来表示不同时刻。我国某中学拟建一个赤道日晷,晷针与地面夹角约为29°36'。据此完成20题。
20.该中学计划将日晷摆放在学校广场,正确的摆放方式是(
)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读图,完成21-23题。
21.M
处地貌是由于下列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22.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3.如果在③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则③岩层可能是
A.玄武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境内的阿斯哈图石林是世界罕见的“冰川石林”(左图)。该地貌是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受冰川侵蚀、冰川融化的流水侵蚀及风化等作用形成。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24-25题。
24.“冰川石林”的岩石类型属于(
)
A.乙
B.丙
C.丁
D.戊
25.目前,该地貌景观所受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④⑧
B.⑤⑦
C.②③
D.③④
波浪岩(Wave
Rock)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340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溶蚀
27.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所示地貌位于粤北地区,读图完成28-29题。
28.导致图中岩石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是(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伸
C.水平挤压
D.岩浆侵入
29.形成图中景观需要的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C.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D.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30题。
30.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6日左右
B.8月8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
D.2月2日左右
二
综合题(共40分)
31.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15分)
(1)在上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用○标注出近日点的位置。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______点附近,此时是________节气。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3)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____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威海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________。
(5)如右图所示,该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此后开始向________移动。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32.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此图表示______(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图上各点角速度变化规律。______
(3)A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A点所在时区是________。
(5)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地偏________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________,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____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地貌类型为_________(地貌名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_______(地貌名称),由图推测该地盛行_______风。该地貌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地貌。
(4)按岩石的成因分,石灰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等。
(5)图中C、D、E岩石的新老关系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D
C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A
B
C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D
C
B
B
A
D
B
二
综合题
31
(1)
(2)
③
夏至
先快后慢
(3)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南
昼短夜长
(4)
B、C、A
B、C、A
(5)
南回归线
北
66°34′
14
19
32.(1)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
C、A、B
各点相等
(3)
(23°26'N、0°)
6
3
(4)
(23°26'N、45°W)
中时区
(5)西
(6)
135°E
7/8
31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地貌)西北
风力侵蚀
(2)沙丘
东北
风力堆积
(3)喀斯特(岩溶)
(4)沉积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5)EDC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快班)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D
C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A
B
C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B
B
D
B
A
A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B
D
D
C
B
C
A
二
综合题
41
(1)
(2)
③
夏至
先快后慢
(3)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南
昼短夜长
(4)
B、C、A
B、C、A
(5)
南回归线
北
66°34′
14
19
42(1)
B
岩层向下弯曲
2
山岭
向斜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实紧密,不易被侵蚀,最终形成为山岭(6分)。
(2)
消亡
海沟
(2分)。
(3)D(1分)。
(4)
亚欧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分)。
(5)
甲
甲处是背斜构造,岩层向上弯曲呈拱形,地质稳定,不易坍塌,且不易储水,安全性能好(3分)。
43.(1)B(1分)
(2)
气旋(或低压)
上升
阴雨
(3分)
(3)
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分)
(4)
甲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分)
(5)
连续性降水
(1分)
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