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侧漫画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大罢工
D.一二·九运动
2.(2021·河北秦皇岛市·八年级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与“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D.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3.(2021·山东济宁市·八年级期末)做比较题的关键是比较项的选择,一是比较项要一一对应,二是要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论从史出和启发性。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的比较,最准确的是
A.民主革命所属的阶段
B.领导阶级
C.斗争方式
D.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4.(2021·江苏苏州市·八年级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中,虽然学生、市民和工人无一兵一卒,但联合起来,竟可以逼迫北洋政府让步,取得社会运动的胜利。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本质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
C.体现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
D.彰显了人民群众联合的力量
5.(2021·广东惠州市·八年级期末)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6.(2021·山西阳泉市·八年级期末)茅盾曾写到:我……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教育领域的革新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下面时间轴体现的主题是
A.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
B.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探索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
8.(2021·河南驻马店市·八年级期末)“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从中得到的信息是
A.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B.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效果不明显
D.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起到了领导作用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0.(2021年成都中考真题)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1.(2021年山西中考真题)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
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百姓知识水平提升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共宣传影响巨大
12.(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因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13.(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4.(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下而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贏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
C.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15.(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表明他主张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C.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材料题
16.(2021·安徽安庆市·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惑的心理落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旁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追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胡还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替以“传据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17.(2021·江西赣州市·八年级期末)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现场)
(1)该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这场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这场运动的性质。
(觉醒)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弘扬)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动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3)结合以上不同的时代青景,分析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的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4)五四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侧漫画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大罢工
D.一二·九运动
【答案】B
【详解】读取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民众不满,爆发了①五四运动,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拒签和约等主张。最终迫于国内压力,中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B正确;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与题不符。A错误;京汉铁路大罢工发生于1922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C错误;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D错误。综上故选B。
2.(2021·河北秦皇岛市·八年级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与“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D.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答案】A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武力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五四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起点”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而言,因为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主力军,登上了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因此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正确;“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表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延续,B排除;新文化运动开始宣扬民主、科学,C排除;1921年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有建立。D排除;故选A。
3.(2021·山东济宁市·八年级期末)做比较题的关键是比较项的选择,一是比较项要一一对应,二是要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论从史出和启发性。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的比较,最准确的是
A.民主革命所属的阶段
B.领导阶级
C.斗争方式
D.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事变,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的爱国运动,并取得初步胜利。辛亥革命采取了暴力的方式,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故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度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书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五四运动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排除B;五四运动斗争的方式:前期游行、示威、罢课转三罢斗争。辛亥革命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排除C。故选D。
4.(2021·江苏苏州市·八年级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中,虽然学生、市民和工人无一兵一卒,但联合起来,竟可以逼迫北洋政府让步,取得社会运动的胜利。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本质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
C.体现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
D.彰显了人民群众联合的力量
【答案】D
【详解】根据“学生、市民和工人无一兵一卒,但联合起来,竟可以逼迫北洋政府让步”可知,五四运动彰显了人民群众联合的力量。D正确;北洋军阀政府的本质是专制独裁,与题不符。A错误;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来自于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题不符。B错误;十月革命道路是城市包围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与题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D。
5.(2021·广东惠州市·八年级期末)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可知,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B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结果,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故排除D项。故选B。
6.(2021·山西阳泉市·八年级期末)茅盾曾写到:我……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教育领域的革新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我……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表达了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欧洲的文艺思潮等,都是受五四运动影响。反映了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正确;AB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下面时间轴体现的主题是
A.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
B.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探索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
【答案】D
【详解】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华儿女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运动奋力抗击;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学生、工人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因此时间轴体现的主题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在题干示意图信息中都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8.(2021·河南驻马店市·八年级期末)“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从中得到的信息是
A.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B.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效果不明显
D.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起到了领导作用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效果不明显,故AC不合题意;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没建立,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反帝的根据:从斗争起因看:运动由山东问题点燃,此问题是在重新分赃的巴黎和会上所产生的。
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反封建的根据: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曹、陆、章,后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段祺瑞。从斗争口号看:“内惩国贼”。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D选项符合题意;“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但是不能体现运动的性质。
A选项不符合题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B选项不符合题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土地革命后期,体现的是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史实,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2021年成都中考真题)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答案】B
【详解】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的革命的开端,B符合题意;ACD项都与五四运动相关,但不是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内容,排除。故选择B。
11.(2021年山西中考真题)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
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百姓知识水平提升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共宣传影响巨大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0年“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选项C符合题意;当时的政府不可能支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百姓知识水平提升,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共于1921年成立,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2.(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因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尤其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而五四运动却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此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斗争的彻底性。选项C符合题意;革命的复杂性,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制度的创新性,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B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没有爆发,D排除。故选C。
13.(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体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斗争矛头明确指向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显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D正确;材料不仅体现反对封建军阀,也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A排除;题干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了学生的斗争精神,但没有体现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B排除;五四运动旨在反帝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是维护国家统一,C排除。故选D。
14.(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下而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贏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
C.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可知反映的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是民国初年,为了反对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群众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正确;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验制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而此时已经是民国初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A排除;“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也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B排除;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在1927年,此时应该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C排除。故选D。
15.(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表明他主张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C.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中李大钊提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以及知识分子作为民众的先驱,民众作为知识分子的后盾,可知李大钊号召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相互促进,故选B;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革命,A错误;CD都是“民众”的一部分,不能全面表达“民众”的意思,排除。
材料题
16.(2021·安徽安庆市·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惑的心理落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旁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追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胡还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替以“传据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答案】(1)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给日本(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北洋政府;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思想;地位:五四运动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个人追求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由此可知,“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的原因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即外交会议上,中国的主权被破坏。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显示了中国的民族耻辱。
(2)依据材料二“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由此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卖国政府”是北洋军阀;五四运动中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依据材料三“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替以‘传据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思想;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依据题干“我们”可知是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个人追求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
17.(2021·江西赣州市·八年级期末)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现场)
(1)该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这场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这场运动的性质。
(觉醒)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弘扬)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动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3)结合以上不同的时代青景,分析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的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4)五四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
【答案】(1)能从画作中某一内容(场景)加以说明即可,如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说明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变化:由前期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主要原因: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号召青年发动群众,抵抗侵略。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激励青年,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4)五四运动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容,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升华。
【详解】
(1)根据图中信息“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新青年》杂志在主题上的变化由前期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五四运动的洗礼和马克思主义的广发传播。
(3)根据材料“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动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可知,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中国共产党举行纪念活动,号召青年发动群众,抵抗侵略。根据材料“……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投身到实践中去’。”可知,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4)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五四运动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容,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升华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