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酸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Fe2O3粉末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C.Ag
D.NaHCO3溶液
2.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3.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CaO
B.CO2
C.NaOH
D.H2SO4
4.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各种物质充分反应后,其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5.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石蕊
物质X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A.Ca(OH)2
B.CuSO4
C.HCl
D.NaCl
6.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
A.Al→AlCl3
B.Fe→FeCl2
C.CaCO3→CaCl2
D.Fe→FeCl3
7.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硫酸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颜色一定呈红色的是( )
A.Fe
B.BaCl2溶液
C.KOH溶液
D.Na2CO3溶液
8.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金属活动性:Zn>Cu
B.④处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则铁锈与稀酸反应生成了H2
C.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一定为稀HCl
D.若⑥处为NaOH溶液,滴加酚酞呈无色,则溶液的pH=7
9.将下列物质放入盐酸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碳酸钠
B.铁
C.铜
D.氯化钠
10.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
C.D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等于A点
11.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12.如图是某同学总结的盐酸的化学性质关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H2
B.乙可能是置换反应
C.丙可以是AgNO3
D.丁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构建知识网,可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方程式
(3)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
(4)用硫酸除铁锈的方程式是 。
14.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写出金属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他邀请你与他一起讨论:食醋也是一种酸,和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列举两点食醋的化学性质: ; 。
(4)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
(5)写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氢氧化铝用于医疗上,服用它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某同学总结了盐酸的五种化学性质(如图所示),盐酸与如图中五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填空:
(1)A处缺少的物质类别是 。
(2)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应满足的条件是 。
(3)用盐酸擦洗铝壶会破坏其表面的保护层,该过程中生成铝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
(4)在A处属类中选一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将稀盐酸滴入如图所示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
(1)写出溶液变蓝色的化学方程式 ;
(2)冒气泡的是 (填序号,下同);
(3)有浅绿色溶液出现的是 ;
(4)红色消失的是 。
17.小红同学用如图总结了盐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即盐酸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溶液变 色。
(2)小红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她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过一会儿,又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二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红的这个实验体现了性质 (填序号)。
(3)为了验证性质③,小红同学向盐酸中滴入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8.进行如图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烧杯是 (填序号)。
(2)有一只烧杯中发生中和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19.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稀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现象为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出无色逐渐变为 ;
(2)反应③的实质是稀硫酸中的H+与M中的 (写离子符号)反应生成水;
(3)写出符合反应④,且有沉淀生成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0.为验证稀H2SO4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下同),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2)写出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试管E中的浊液过滤,为探究滤液的成分,小李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H2SO4。
方案二: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BaCl2。
其中方案 (填“一”或“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将药品更换为 (填字母)。
a.AgNO3溶液
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
d.金属铝
21.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解释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 。
22.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程①的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色,稀盐酸的pH值 7(填“>”“=”“<”之一)。
(2)工业上常用过程②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现象为: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出无色逐渐变为 色,此反应属于 反应。
(3)盐酸能与M类物质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与M中的 (写离子符号)反应生成水,试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4)若过程④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试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5)若过程⑤中金属为镁,则产生的气体为 (填写化学式)。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酸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氧化铁粉末溶解,溶液变黄色,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会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D、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A、稀盐酸和镁条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铜排在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X属于酸类物质,分析选项,硫酸属于酸,
故选:D。
4.解:A、硫酸是一种酸,溶液的pH小于7,向硫酸中加水,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再稀也是酸的水溶液,溶液的pH小于7,不可能等于7更不可能大于7,故A正确;
B、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的量随锌的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锌全部反应时,氢气的量不变,故B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C正确;
D、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硫酸逐渐被反应完,故D正确。
故选:B。
5.解:A、Ca(OH)2溶液显碱性,遇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B、CuSO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HCl显酸性,遇石蕊溶液变红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D、NaCl溶液显中性,遇石蕊溶液显紫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解:A、铝和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铝,能实现;
B、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能实现;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能实现;
D、金属单质铁与盐酸反应只能生成氯化亚铁,不能实现。
故选:D。
7.解:A、铁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故错误。
B、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溶液酸性未变,仍能使石蕊变红,故正确。
C、硫酸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物的溶液呈中性,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故错误。
D、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恰好反应时溶液会呈中性,故错误。
故选:B。
8.解:A、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金属活动性,Zn>Cu,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④处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稀酸反应生成了H2,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不一定为稀HCl,也可能是稀硫酸、稀醋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⑥处为NaOH溶液,滴加酚酞呈无色,溶液的pH可能等于7,也可能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可生成出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C、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放入盐酸溶液中,能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解: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A不正确;
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O3+6HCl=2FeCl3+3H2O,B不正确;
C、C点压强达到最大值,是反应结束的点,C不正确;
D、E点温度等于A点,都是室温,D正确。
故选:D。
11.解:A、反应前溶液质量是0,因此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m点后溶液质量增大幅度减小,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解: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甲不一定是H2,也可能是氯化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乙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丙可以是AgNO3,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丁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也可能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解:(1)硫酸可与五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中M应为其中的盐类物质。故答案为:盐;
(2)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3)酸碱中和的实质就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即H++OH﹣→H2O.故答案为:H+和OH﹣结合生成H2O;
(4)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
(1)盐;(2)Zn+H2SO4=ZnSO4+H2↑;
(3)H+和OH﹣结合生成H2O;(4)Fe2O3+3H2SO4=Fe2(SO4)3+3H2O。
14.解:(1)金属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2)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3)食醋是一种酸,和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食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4)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离子。
(5)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6)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Zn+2HCl═ZnCl2+H2↑;
(2)Fe2O3+6HCl=2FeCl3+3H2O;
(3)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H+;
(5)CuO+H2SO4=CuSO4+H2O;
(6)Al(OH)3+3HCl=AlCl3+3H2O;
15.解:(1)A处缺少的物质类别是盐,例如稀盐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盐。
(2)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应满足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
故填: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
(3)用盐酸擦洗铝壶会破坏其表面的保护层,是因为盐酸能和保护层中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因此该过程中生成铝的化合物的名称是氯化铝。
故填:氯化铝。
(4)碳酸钠是盐,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16.解:(1)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2)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都能看到产生气泡,故选BC;
(3)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选B。
(4)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变为中性或盐酸过量呈酸性时,红色消失,故选E。
故答案为:(1)CuO+2HCl=CuCl2+H2O;
(2)BC;(3)B;(4)E。
17.解:(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溶液变红色。
故填:红。
(2)小红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是因为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过一会儿,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第二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小红的这个实验体现了稀盐酸能和某些金属、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故填:铁钉表面产生气泡;Fe+2HCl═FeCl2+H2↑;②④。
(3)向盐酸中滴入AgNO3溶液,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
故填:生成白色沉淀。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8.解:(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故能产生气泡的烧杯是
BD。
(2)C中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当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表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
(1)BD;
(2)Ca(OH)2+2HCl=CaCl2+2H2O;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9.解:(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现象为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出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2)由酸的化学性质,反应③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中的H+与M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水。
(3)反应④,是稀硫酸与盐反应,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蓝色;
(2)OH﹣;
(3)H2SO4+BaCl2=BaSO4↓+2HCl(合理即可)。
20.解:(1)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能产生气泡的是AD.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E,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稀硝酸等不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
(2)试管D中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滤液中一定含有盐酸,锌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硫酸;硫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验证是否含有氯化钡;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稀盐酸不反应,应将药品更换为氯化钡溶液。
故答案为:
(1)AD;E;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一;b。
21.解:(1)AB段压强几乎无变化,是因为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故CD段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
(1)Fe2O3+6HCl═2FeCl3+3H2O;
(2)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
22.解:(1)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稀盐酸溶液呈酸性,pH值<7。
(2)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可看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出无色逐渐变为黄色,此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由图知M为碱类物质,盐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4)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5)金属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式为
H2。
故答案为:
(1)红;<7;
(2)黄;复分解;
(3)OH﹣;
NaOH+HCl=NaCl+H2O;
(4)HCl+AgNO3=AgCl↓+HNO3;
(5)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