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1真题
(202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模拟题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房山·高三二模)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沉积作用
D.地壳运动
(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
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有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标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
的冰碛丘陵(下图左)。下图右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3.图中(
)
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
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
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
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谷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
)
①河流
②火山活动
③滑坡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下切—崩塌—堆积—侧蚀
B.堆积—崩塌—下切—沉积
C.下切—沉积—侧蚀—下切
D.堆积—侧蚀—沉积—下切
(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
)
A.甲为背斜山
B.乙断层形成早于褶皱
C.丙为火山岛
D.丁由板块碰撞形成
7.图中①岩石(
)
A.经冷却凝固形成
B.为沉积岩
C.由变质作用形成
D.有气孔
8.(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区姐妹峰素描图。读图,回答,与图中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岩溶地貌、风力作用
B.大理岩、堆积地貌、海浪作用
C.花岗岩、风化地貌、冰川作用
D.砂岩、侵蚀地貌、流水作用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
)
A.①处为背斜成谷
B.②处溶蚀作用强
C.③物质来自地幔
D.④处形成玄武岩
10.泥灰岩形成以后,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层断裂-沉积-岩浆侵入
B.岩层弯曲-岩层断裂-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沉积-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2021·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
)
A.甲山属于喀斯特地貌
B.乙山因断裂抬升形成
C.丙处河流右岸比左岸侵蚀明显
D.丁处易受泥石流侵袭
12.据图可知(
)
A.①处岩层多金属矿产
B.②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③处岩石物质来源于地核
D.④处断层形成晚于③处岩浆侵入
(2021·北京延庆·高三一模)
海坛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花岗岩石柱“半洋石帆”和原生态的“石头厝”民居是当地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半洋石帆”景观(
)
A.属于海上喀斯特地貌
B.形成受海水侵蚀影响
C.适合夏季的雨后观赏
D.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14.“石头厝”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墙体厚重----昼夜温差大
B.窗户狭小----空气潮湿
C.屋顶坡度缓----降水少
D.房顶石压瓦----多台风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该地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地层最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图中(
)
A.①地易发现油气资源
B.②地受侵蚀作用明显
C.③地隆起由向斜形成
D.褶皱与断层同时发生
(2021·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8.图中(
)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2021·北京昌平·高三二模)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实时传回5G高清视频画面。此次珠穆朗玛峰5G基站分别在珠峰大本营、过渡营地、前进营地三个站址部署(图一),5G信号全面覆盖珠峰峰顶(图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
)
A.珠峰及附近的山峰高耸而尖锐
B.地貌形态仅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C.珠峰大本营位于V型谷的底部
D.谷中沉积物粒径自上而下变小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2020年末,四川藏族小伙丁真走红网络,并作为理塘县旅游大使为家乡拍摄宣传片《丁真的世界》。理塘县西南110千米处的格聂雪山山麓有一自然景观“格聂之眼”,被称为“通往天堂的眼睛”。下图为丁真工作照、成都至拉萨地形剖面图、“格聂之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格聂之眼”为(
)
A.火山喷发的熔岩流阻断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B.板块运动导致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
C.地层中的冰核融化导致地层下陷形成湖泊
D.牧民在山坡、山麓开挖的圆形牲畜饮水池
二、综合题
21.(2021·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东南部某河中游河段沉积物盛产沙金,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岩浆岩和变质岩。
地质学者发现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富集区。图乙为古河漫滩沙金富集过程示意图。
(2)据图乙说明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
该地沙金自上世纪
50
年代被发现后,长期处于无序超采状态。
22.(2021·北京房山·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到问题
目前,智利是金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
(3)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②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23.(2021·北京昌平·高三二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通天河段流经青海省曲玛莱县境内,河水在高原山谷间急速转了个弯,因形似马蹄,被称为“马蹄湾”。马蹄湾的水面因季节的不同呈现不同色彩,有人形容其“冬如碧玉,夏似糖玉”,美不胜收。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古平原,平原上河道弯曲。(注:糖玉,颜色似红糖)。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马蹄湾”的形成过程。
(2)简述马蹄湾“冬如碧玉,夏似糖玉”的原因。
24.(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某校学生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可可托海镇附近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可可托海镇位置及周围流域示意图。
活动二地貌景观考查
在当地地质公园,某同学拍摄了花岗岩山峰上常见的密集蜂窝状凹坑的照片(下图)。
(2)指出图中蜂窝状凹坑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活动三河流考察
同学们从图中看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支流均位于干流的右岸,呈“梳状水系”。
(3)指出“梳状水系”的成因。
25.(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某校中学生赴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该湿地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黄河口地貌。
(1)说明5米等深线向东北凸出的主要原因。
26.(2021·北京顺义区·高三模拟)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中国造船业掌握全球近半数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江苏某造船厂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占比越来越高。
(1)说明上图(b)中河段多江心洲的原因。
27.(2021·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阅读下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翡翠是岩浆岩在特殊压力条件下重新结晶变质而成,缅甸盛产的翡翠广受人们喜爱。
(1)简述该区域宝石形成的地质条件。
28.(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断层构造中,当断层面倾角较低,上侧岩体位移到下侧相对未移动的原地岩体上方,且位移量较大,形成的地质构造称为推覆构造,其中上侧岩体被称为推覆体下图为某地推覆构造的地质剖面图,图中的飞来峰指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后,周围地区露出原地岩体,残留的一部分老岩体形成孤立山峰。
(1)仿照示例(图中甲处),在图中绘制推覆体被侵蚀之前可能存在的背斜构造。
(2)说明图中飞来峰的形成过程。
飞来峰通常会因其造型独特、成因复杂而被开发为旅游资源。
(3)说出飞来峰作为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并对飞来峰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29.(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雅丹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上形成的风蚀地貌。下图为青海省局部示意图及水上雅丹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台吉乃尔湖区的水上雅丹地质公园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该公园的部分水上雅丹柱已经消失。
(1)分析水上雅丹柱消失的原因,列举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1真题
(202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5.D
6.C
【分析】5.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ABC错误。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变的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确。故选D。
6.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下降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下降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模拟题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房山·高三二模)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沉积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D
【详解】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图中实景山地,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山地,属于褶皱山。这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属于内力作用。跟外力的冰川、流水和沉积作用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
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有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标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
的冰碛丘陵(下图左)。下图右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3.图中(
)
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
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
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
【答案】2.D
3.B
【分析】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冰碛丘陵是发源于死冰之上的冰碛地貌,随着死冰的融化,集中在凹穴中的冰川或冰面湖相沉积,由原先的地势低处一跃而成为地势较高处,即冰碛丘陵,故选项D正确。
3.冰碛丘陵是冰川堆积地貌,不是侵蚀,A错误。随着死冰的融化,冰川搬运的物质会沉积在地势较低处,不管颗粒的大小,因此冰川的堆积作用分选性弱,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因此B正确,D错误。图中冰碛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对死冰消融量影响小,C错误。故本题选B。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
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谷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
)
①河流
②火山活动
③滑坡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下切—崩塌—堆积—侧蚀
B.堆积—崩塌—下切—沉积
C.下切—沉积—侧蚀—下切
D.堆积—侧蚀—沉积—下切
【答案】4.B
5.C
【分析】4.根据图例信息可知,河流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侵蚀搬运沉积,坡积物和堰塞湖的沉积物多来自于滑坡,①③正确;图中未显示有火山活动,也无冰碛物,所以沉积物与火山活动以及冰川作用等关系不大,②④错。故选B。
5.结合图中图例信息可知,先是河流下切,河谷加深,此时有少量河流沉积物;之后滑坡形成堰塞体进而形成堰塞湖,逐渐有堰塞湖沉积,加之有边坡滑坡和崩塌,有一定的坡积物沉积;之后河流侧蚀加剧,河谷加宽;最后区域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形成河流阶地,所以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下切—沉积—侧蚀—下切,故选C。
(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
)
A.甲为背斜山
B.乙断层形成早于褶皱
C.丙为火山岛
D.丁由板块碰撞形成
7.图中①岩石(
)
A.经冷却凝固形成
B.为沉积岩
C.由变质作用形成
D.有气孔
【答案】6.D
7.A
【分析】6.甲处为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A错误;弯曲的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说明乙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错误;丙处和陆地连为一体,是大陆岛,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大陆板块被挤压抬升,再加上海峡处断裂下陷,形成岛屿,C错误;丁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沟状地貌,即海沟,D正确,故选D。
7.据图,根据所学知识,①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是液态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地下压力巨大,该类岩石致密坚硬,花岗岩是该类岩石典型代表,A正确;该岩石为岩浆岩,A错误;该类岩石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C错误;该类岩石是侵入型岩浆岩,致密坚硬,喷出型岩浆岩有气孔,D错误;故选A。
8.(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区姐妹峰素描图。读图,回答,与图中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岩溶地貌、风力作用
B.大理岩、堆积地貌、海浪作用
C.花岗岩、风化地貌、冰川作用
D.砂岩、侵蚀地貌、流水作用
【答案】D
【详解】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石灰岩、砂岩是沉积岩,BC错误。广东丹霞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A错误,D正确。故选D。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
)
A.①处为背斜成谷
B.②处溶蚀作用强
C.③物质来自地幔
D.④处形成玄武岩
10.泥灰岩形成以后,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层断裂-沉积-岩浆侵入
B.岩层弯曲-岩层断裂-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沉积-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答案】9.C
10.B
【分析】9.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错误;②为砂岩,不是石灰岩,溶蚀作用不强,B错误;③为岩浆侵入冷凝后形成的岩浆岩,岩浆来自地幔,C正确;④为岩浆侵入,没有喷出,形成花岗岩,若喷出地表应形成火山或熔岩高原,D错误。故C正确。
10.由图可知,泥灰岩岩层弯曲变形,岩层断裂,岩浆侵入,B正确;应先沉积形成泥灰岩,沉积发生在泥灰岩形成以前,A、C错误;侵入岩体未断裂,说明断裂在前,侵入在后,D错误。故选B。
(2021·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
)
A.甲山属于喀斯特地貌
B.乙山因断裂抬升形成
C.丙处河流右岸比左岸侵蚀明显
D.丁处易受泥石流侵袭
12.据图可知(
)
A.①处岩层多金属矿产
B.②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③处岩石物质来源于地核
D.④处断层形成晚于③处岩浆侵入
【答案】11.C
12.D
【分析】11.甲山的岩石为页岩,而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为石灰岩,A错误;乙山由于岩层向上凸而形成,B错误;丙处河流右岸凹陷,左岸凸起,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C正确;丁处海拔较高,位于山脊,不易受到泥石流的侵蚀,D错误。故选C。
12.据图可知,
①为沉积岩,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处,A错误;②为石灰岩,是沉积岩,B错误;③为花岗岩,是侵入岩,物质来源于软流层,C错误;④处的岩浆岩发生断裂,故岩浆侵入发生在断层之后,D正确。故选D。
(2021·北京延庆·高三一模)
海坛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花岗岩石柱“半洋石帆”和原生态的“石头厝”民居是当地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半洋石帆”景观(
)
A.属于海上喀斯特地貌
B.形成受海水侵蚀影响
C.适合夏季的雨后观赏
D.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14.“石头厝”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墙体厚重----昼夜温差大
B.窗户狭小----空气潮湿
C.屋顶坡度缓----降水少
D.房顶石压瓦----多台风
【答案】13.B
14.D
【分析】13.由图文材料可知,“半洋石帆”位于东部沿海海中,受海水侵蚀严重,同时也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B正确;“半洋石帆”是花岗岩,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A错误;“半洋石帆”位于海洋中,离陆地较远,夏季雨后海面风浪大,此时观赏较为危险,C错误;“半洋石帆”是自然地理景观而非人文历史景观,D错误。故选B。
14.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房屋压瓦能够降低台风对居民的影响,D正确;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A错误;福建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潮湿,为了通风透气,应该把窗户修大,B错误;当地降水多,为了便于排水,屋顶坡度一般比较大,C错误。故选D。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该地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地层最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图中(
)
A.①地易发现油气资源
B.②地受侵蚀作用明显
C.③地隆起由向斜形成
D.褶皱与断层同时发生
【答案】15.D
16.B
【分析】15.沉积岩越靠下形成越早,可判断出图中岩层形成由早到晚为丙、甲、乙、丁,地层最新的为丁,D正确。故选D。
16.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①处不是背斜,不易发现油气资源,A错;②地位于背斜顶部,侵蚀作用最明显,B正确;只考虑内力作用,向斜形成谷地,③地隆起是因不易被侵蚀形成,C错;图中褶皱处发生了断层,应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D错。
(2021·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8.图中(
)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答案】17.B
18.C
【分析】17.根据岩浆通道状态来判断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②所在岩浆通道最早被上层沉积岩层覆盖,故形成最早;③岩浆通道也有上覆沉积岩层,①岩浆通道没有收到影响,故①形成最晚,则先后顺序是②③①。故选B。
18.甲处的断层是岩层挤压断裂后形成,内力作用的结果,A错误;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B错误;丙位于沉积岩层,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岩浆通道附近,故可能存在变质作用,C正确;丁处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的结果,火山灰堆积作用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C。
(2021·北京昌平·高三二模)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实时传回5G高清视频画面。此次珠穆朗玛峰5G基站分别在珠峰大本营、过渡营地、前进营地三个站址部署(图一),5G信号全面覆盖珠峰峰顶(图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
)
A.珠峰及附近的山峰高耸而尖锐
B.地貌形态仅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C.珠峰大本营位于V型谷的底部
D.谷中沉积物粒径自上而下变小
【答案】A
【分析】珠峰及其附近主要是冰川地貌,冰川侵蚀而成的角峰、刃脊等高耸而尖锐,珠峰的隆起受内力作用影响,所以该地区的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冰川侵蚀而成的谷地为U型谷,而非V型谷,冰川堆积的分选性差,颗粒物杂乱无章,故选A。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2020年末,四川藏族小伙丁真走红网络,并作为理塘县旅游大使为家乡拍摄宣传片《丁真的世界》。理塘县西南110千米处的格聂雪山山麓有一自然景观“格聂之眼”,被称为“通往天堂的眼睛”。下图为丁真工作照、成都至拉萨地形剖面图、“格聂之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格聂之眼”为(
)
A.火山喷发的熔岩流阻断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B.板块运动导致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
C.地层中的冰核融化导致地层下陷形成湖泊
D.牧民在山坡、山麓开挖的圆形牲畜饮水池
【答案】C
【分析】图片显示,“格聂之眼”形状浑圆,不具备河道的特征,故可排除A项;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往往形状狭长且深度较大,故可排除B项;“格聂之眼”更不可能是人工湖泊,可首先排除D项;所以,“格聂之眼”成因可能是地层中的冰核融化导致地层下陷形成湖泊。故本题选择C项。
二、综合题
21.(2021·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三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东南部某河中游河段沉积物盛产沙金,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岩浆岩和变质岩。
地质学者发现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富集区。图乙为古河漫滩沙金富集过程示意图。
(2)据图乙说明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
该地沙金自上世纪
50
年代被发现后,长期处于无序超采状态。
【答案】河流左岸侵蚀作用较强,含金沙石在右岸沉积,形成含金边滩;河流凸岸流速慢,含金沙石不断沉积,形成含金河漫滩;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河道变得更加弯曲;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形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
【分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要结合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叙述。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所以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主要流向北(左)岸,南(右)岸流速慢。含金沙石堆积在南(右)岸形成边滩;北(左)岸不断被侵蚀,南(右)岸边滩堆积体不断增大,河流逐渐变弯形成面积较大的含沙金河漫滩;在凹岸处水流强烈的侧蚀作用下,河流裁弯取直,弯曲河道与河流分开,河漫滩废弃形成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
22.(2021·北京房山·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到问题
目前,智利是金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
(3)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②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答案】内力: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外力: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分析】内力: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交界处,地壳的运动活跃,岩石破碎;外力:纬度高,位于50°S左右,曾受较强的冰川侵蚀作用;处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长期受海水侵蚀作用强;沿岸多地形雨,地表径流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23.(2021·北京昌平·高三二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通天河段流经青海省曲玛莱县境内,河水在高原山谷间急速转了个弯,因形似马蹄,被称为“马蹄湾”。马蹄湾的水面因季节的不同呈现不同色彩,有人形容其“冬如碧玉,夏似糖玉”,美不胜收。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古平原,平原上河道弯曲。(注:糖玉,颜色似红糖)。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马蹄湾”的形成过程。
(2)简述马蹄湾“冬如碧玉,夏似糖玉”的原因。
【答案】(1)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抬升,山脉隆起,落差加大,河流下切加深河床,形成曲流与山脉并存的马蹄湾。
(2)夏季该地区降水量大,地表径流流量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水中含沙量大,形成糖玉色泽。冬季降水量少,河中含沙量少,水质清澈如碧玉。
【分析】(1)马蹄湾的关键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曲流,一个是山脉。两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同时出现,因为曲流的成因是河流的侧蚀,一般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地区侧蚀比较显著,而山脉意味着该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应当是以下蚀为主。由此可以推知,该地区应当是先形成曲流,再地壳抬升隆起形成山脉,河流继续下切,加深河床,但是保留了曲流的形态特征。
(2)碧玉和糖玉的区别在于颜色,而颜色的区别在于水质,糖玉那就是颜色偏红黄颜色,应当是水中含沙量较大所致,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大,地表径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强,所以水中泥沙含量大,夏似糖玉,冬季降水量少,水量稳定,河水清澈,冬如碧玉。
24.(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某校学生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可可托海镇附近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可可托海镇位置及周围流域示意图。
活动二地貌景观考查
在当地地质公园,某同学拍摄了花岗岩山峰上常见的密集蜂窝状凹坑的照片(下图)。
(2)指出图中蜂窝状凹坑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活动三河流考察
同学们从图中看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支流均位于干流的右岸,呈“梳状水系”。
(3)指出“梳状水系”的成因。
【答案】(2)花岗岩组成成分复杂,其中易被侵蚀的成分被流水(风力、冰雪)等侵蚀(侵蚀搬运)后,留下坚硬的成分成为密集的蜂窝状凹坑。
(3)地势由北岸(右岸)向南岸(左岸)降低,北岸(右岸)海拔高;,北岸(右岸)山地抬升水汽(气流),降水和径流较南岸(左岸)丰富,北岸(右岸)径流沿平行谷地流入干流。
【分析】(2)图片显示蜂窝状凹坑主要分布在陡峭的花岗岩崖壁上,可可托海地北疆,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多大风。所以蜂窝状凹坑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作用等。风化作用使花岗岩表层发生崩解,流水、风力侵蚀已经风化了的疏松岩面,留下坚硬的成分成为密集的蜂窝状凹坑,风沙再沿凹坑钻磨,形成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小洞穴和凹坑。
(3)河流水系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由图可知,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干流位于阿尔泰山南麓与阿尔泰山走向大致相同,由东南流向西北,南部为干旱的准葛尔盆地,所以南岸缺少支流汇入,北岸阿尔泰山南麓,属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北部山地上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形成的径流沿平行谷地流入干流,形成了“梳状水系”。
25.(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某校中学生赴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该湿地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黄河口地貌。
(1)说明5米等深线向东北凸出的主要原因。
【答案】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自西南向东北入海,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慢,受海水顶托,泥沙沉积。
【分析】5米等深线向东北凸出,表明该地的海水深度较两侧更浅,该地处于黄河口附近,黄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加之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使得5米等深线向东北凸出。
26.(2021·北京顺义区·高三模拟)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中国造船业掌握全球近半数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江苏某造船厂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占比越来越高。
(1)说明上图(b)中河段多江心洲的原因。
【答案】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分析】江心洲是分布在河流中心地带的泥沙堆积体。由图可知: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其次,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沉积,导致这个地区江心洲数量多。
27.(2021·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阅读下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翡翠是岩浆岩在特殊压力条件下重新结晶变质而成,缅甸盛产的翡翠广受人们喜爱。
(1)简述该区域宝石形成的地质条件。
【答案】区域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多岩浆活动;岩浆岩在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含有宝石的变质岩被抬升至地表;外力风化侵蚀,宝石矿物逐渐富集。
【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翡翠是岩浆岩在特殊压力条件下重新结晶变质而成。该区域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多岩浆活动,岩浆岩较多。由于地壳活动活跃,岩浆岩易在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含有宝石的变质岩。最后,区域地壳抬升,含有宝石的变质岩被抬升至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杂质被侵蚀,宝石矿物逐渐富集。
28.(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断层构造中,当断层面倾角较低,上侧岩体位移到下侧相对未移动的原地岩体上方,且位移量较大,形成的地质构造称为推覆构造,其中上侧岩体被称为推覆体下图为某地推覆构造的地质剖面图,图中的飞来峰指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后,周围地区露出原地岩体,残留的一部分老岩体形成孤立山峰。
(1)仿照示例(图中甲处),在图中绘制推覆体被侵蚀之前可能存在的背斜构造。
(2)说明图中飞来峰的形成过程。
飞来峰通常会因其造型独特、成因复杂而被开发为旅游资源。
(3)说出飞来峰作为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并对飞来峰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绘图参考:
评分参考:用虚线将两侧相同岩层连接起来,表示缺失岩层;至少绘制出P2、T1、T2岩层之间的两条虚线;虚线向右上方弯曲,所绘岩层与原岩层弯曲方向大体一致(背斜向右侧倾斜且倾角较低)等。
(2)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背斜,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后,上侧岩体发生较长距离位移,形成推覆体,推覆体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残留部分岩体形成飞来峰。
(3)主要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建议:注意防范地质灾害,保护游客安全;在周边修建建筑、设施等时注意不破坏整体景观;对飞来峰成因进行讲解,开展科普宣传;挖掘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增强旅游资源集群性等。
【分析】(1)绘图时应注意:用虚线将两侧相同岩层连接起来,表示缺失岩层,至少绘出P2,T1、T2岩层之间的两条虚线,虚线向右上方弯曲,所绘岩层与原岩层的弯曲方向大体一致即可。
(2)飞来峰是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依据资料中“在断层构造中,当断层面倾角较低,上侧岩体位移到下侧相对未移动的原地岩体上方,且位移量较大,形成的地质构造称为推覆构造”这一信息可知,在这样断层或背斜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背斜,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后,上侧岩体发生较长距离位移,形成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
(3)飞来峰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成因复杂。所以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开发与保护飞来峰要从防范自然灾害和开发破坏两方面来考虑。自然方面,由于地处多断层的区域,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要注意保护游客安全;在开发时,配套设施应与自然构景相协调,注意不能破坏整体景观;通过对飞来峰成因进行讲解,开展科普宣传,提高知名度;合理规划开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增强旅游资源集群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
29.(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雅丹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上形成的风蚀地貌。下图为青海省局部示意图及水上雅丹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台吉乃尔湖区的水上雅丹地质公园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该公园的部分水上雅丹柱已经消失。
(1)分析水上雅丹柱消失的原因,列举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河湖相土状沉积物物质松散,风化作用、湖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强。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宣传等。
【分析】雅丹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上形成的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本身物质松散,易受外力风化侵蚀,该地地处西北内陆,物理风化作用以及风力侵蚀作用强,且当地湖面风浪大,湖水侵蚀作用强,使得水上雅丹柱逐渐受外力侵蚀而消失。环境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合理评价地区旅游环境人口容量,合理限制游客数量;其次,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