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能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掌握有关作者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了解元散曲的文体知识。
能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关于元曲
元曲
元杂剧
散曲
套数
小令
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小令,又叫“
叶儿
”,体制短小,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秋思”,秋天里的思念。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描绘的景象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哀伤、苍凉、凄凉
认真看这些插图,你觉着哪一幅图最好?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你从哪一句直接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
除了这一句,你还从哪些词语读到了这哀伤、苍凉的游子之情呢?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藤
枯
枯萎的、毫无生机的藤,渲染出了萧杀的晚秋气氛。
“老”字,是说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老树饱经风霜,更显沧桑。
老
树
“昏鸦”,即黄昏的乌鸦。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隋】杨广《野望》
饥晫
zhuó
空篱雀,寒栖满树鸦。
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
【唐】元稹《景申秋八首》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古道西风瘦马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古道。不仅写出路途在空间上的曲折漫长,也写出了时间上的遥远,写出了苍凉之感。
西风。萧瑟秋风起,它吹落了叶,吹老了树,吹枯了藤,世界的五彩斑斓不在,只剩下着萧瑟和凄冷。
瘦马。“瘦”字写出了马的疲惫无力。因为马长途跋涉,马老了,马也累了饿了。那么这瘦的仅仅是马吗?马瘦人更瘦。写马旨在托人,写马的瘦,是在写人的飘泊之苦。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桥流水,本是江南景物,给人以清丽明快的感觉,把这一句放在曲子中,是不是不好呢?
通过“小桥流水人家”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漂泊无依的悲凉。人家有家,而自己无家可回。以乐景写哀情,更能衬托感情的哀伤。
秋本无意,人寄悲欢
前三句
18
个字,
9种景物,没有任何动词的连接,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凄凉萧索,毫无生气的秋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景
渲染悲凉的气氛
情
寄情于物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断肠人”究竟是谁?
断肠:传说晋桓温入蜀时,于三峡中见有母猿因其幼猿被捉,肠寸断而死;后因用“断肠”表现悲痛至极。
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冷,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
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
哪些诗句最能扣动你的心弦?
给令你心动的诗句写上一点批注。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
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