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认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两个规律。
2、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认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两个规律。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古时候有个农夫养了一头小毛驴,有一天,他准备让小毛驴带两袋东西去赶集。于是他把一大袋东西放在前面,小袋东西放在后面,就出发了。走了不久,农夫发现小毛驴全身流满了汗水,他很心疼,心里想:怎么办呢?小毛驴太累了。忽然间他一拍脑袋,大声说有了,于是他把一大袋东西放到了后面,一小袋东西放到了前面。农夫高兴的说这个办法太好了,小毛驴不累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认为农夫的办法好吗?(让生说)有发现这个故事里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吗?
师:故事往往来源于生活,故事中农夫通过交换位置解决了实际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交换位置这种现象。课件出示两位同学的合照,让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不同点。(学生的位置变了)
那么,在我们的数学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探究新课:
活动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根据观察,提出猜想:
师:刚刚在上课前老师特别的留意一下,发现今天我们来上课的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如果要求男生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说:
①教师板书23+25和25+23。
②引导观察23+25和25+23,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师:任何两个数相加,和都不会变吗?(学生猜想)
2.学生验证:
①你能照黑板上的样子再写两组吗?
②观察上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你所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吗?
我发现了: 加数位置变了,和没变。所以我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叫做:加法交换律(师板书)
师:在这些加法算式中,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种规律说一下吗?(让多位学生说)
小结:
课件出示: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让学生说)
板书:a+b=b+a
师:这里的a和b表示任意一个加数。
过渡:加法有交换律,在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交换律呢?
活动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师:乘法中也有交换律吗?谁能说一下?
生:老师,我猜想乘法算式中有交换律。
举例验证:4×3=12,3×4=12
我发现了:两个乘数交换位置后,乘积没变 。师质疑:这是不是巧合了呢?谁还能举出例子验证一下?
让多位生举例验证,老师板书后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师: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乘法交换律),师同时板书。
师:什么叫乘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吗?(让多位生说)
小结课件出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任意两个乘数你能写出现的规律吗?(学生说)
板书:a×b=b×a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过渡: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吗?(课件出示)
1.加法、乘法验算。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小结:我们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可以帮助我们验算计算的对错。今后还能帮助我们使计算更简便呢!
活动三:探索减法和除法满足交换律吗?
师质疑:减法和除法中也有交换律吗?
1.学生猜想:
2.举例验证:
我的发现:减法和除法不能满足交换律。(表扬)
三、达标检测: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45+76=( )+45
????????28+13=(????????)+(??????)
?????(????)+(?????)=(????)+(??????)
45×102=102×( )
???????296×200=(??????)×( ???)
( )×( )=210×30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918+395
?
35×27
3.作业:简便计算
????91+82+11?????
52+27+73
?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3+25=48?????????????
6×7=42
25+23=48?????????????
7×6=42
23+25=25+23????
6×7=7×6
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时,首先,通过课前谈话、交换,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黑板上两组加法算式,使学生自己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但仅凭几道等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使学生信服,进而提出猜想,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举出更多的例子来验证。学生举出了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等多位数相加的例子,并且从中没有发现反例,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用同样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交换律。体会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在生活的应用。最后是练习巩固,基础练习,提高练习,从中发现交换律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渗透的是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以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一知识为载体,先猜想,再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交换律,继而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还渗透了一种反例反驳的方法,通过反例证明猜想错误,让学生明白,猜想通过验证,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层次鲜明,有基础,有提高,有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为平时参加公开课的机会不多,所以特别紧张,很多课前准备好的对学生引导和对知识过渡衔接的语句都忘了,对于小组合作的分工还需再明确。对学生的表扬不够多,鼓励性语言贫乏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还要不断的磨练,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