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平均数(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19: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第87、8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情景探索发现平均数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会计算平均数。
3、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初步渗透统计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课件、若干塑料圆圈、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4头猪5天共吃了100千克饲料。
教师问:4头猪平均每天吃了多少千克饲料?
学生口头回答:100÷5=20(千克)
教师问:1头猪平均每天吃了多少千克饲料?﹦
学生口头回答:100÷5÷4﹦20÷5﹦5(千克)
学生口头回答?:100÷(5×4)﹦100÷20﹦5(千克)
二、观察课件,引入新知
1.课件展示
教师:课件演示数学课本P87左上图、右上图“投掷圆圈游戏”。
教师:强调投掷的游戏规则每人掷10个,圈中一次记1分。老师已经把他们投掷的成绩记录下来了。
并展示两组的得分成绩。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觉得哪一组的成绩好一些?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觉得这样比较公平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仔细倾听。适时引导
甲组8人的成绩(单位;分)
8
7
9
6
8
7
5
6
乙组7人的成绩(单位:分)
9
8
7
6
8
9
9
教师:通过讨论发现两组人数不同,比较总成绩就不公平。
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哪一组的成绩好这一问题?
生:可以用平均数问题解决
2.教学例1
师:讨论用平均数较合适。师生一起演算甲组的平均成绩。
甲组平均成绩=总成绩÷甲组人数
甲组总成绩:8+7+9+6+8+7+5+6=56(分)
甲组平均成绩:56÷8=7(分)
教师问:这里的7分是指甲组中某一个人的成绩吗?那又代表
2.
教师:乙组平均成绩怎样求?请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尝试独立求出乙组的平均成绩。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乙组总成绩:9+8+7+6+8+9+9=56(分)
乙组平均成绩:56÷7=8(分)
答:用两组的平均数进行比较,(?)组的掷圈成绩更好。
师问:怎样求平均数?计算总成绩时有什么小技巧和注意的?
学生:先求出总数,再用
总数÷对象数=平均数。
教师:计算总数时要注意不重不漏。也可以把相同的数用乘法求出。
3.巩固拓展练习
(1)芳芳课间活动时每分钟跳绳成绩记录为:
30
22
26
28
26
28
教师:你认为用什么数据代表芳芳每分钟跳绳数比较合适?
学生计算并汇报:(30+22+26+28+26+28)÷6
﹦26(下)……4(下)
生:除不尽
教师:怎么办呢?同学间相互讨论。
教师:同时去掉最高次数、最低次数成绩:
学生汇报:(26+28+26+28)÷4﹦27(下)
教师强调:当最高值和最低值差异较大时,我们还可以去掉最高、最低再进行求平均值。
师: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比赛)。
三、教学例2,
教师课件展示课本P88例2
教师:从统计图中你们看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7天的销售情况。
教师:可以用什么来代表每天的销售额合适?
生:平均数
总数:23+15+15+12.5+15+17.5+21﹦119(万元)
119÷7﹦17(万元)
教师引导小结:平均数可以小于或等于最大的单个参数数值;平均数也可以大于或等于最小的单个参数数值。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教师也可以补充: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还可以是“中位数”“众数”等
四、学习运用
1.P89课堂活动1:
师: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
2.议一议陈宁同学的身高为120cm,他在平均水深为110cm
的水塘中游泳,你认为下面的说法中,谁说得有道理?
(1)陈宁同学身高大于平均水深,游泳无危险。
(2)水塘有的地方水深可能超过120cm,游泳有危险。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五:运用巩固
P90练习二十四
1.判断。(对画√,错的画×)
(1)知道小组每个同学的身高,就能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
(2)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就一定能知道小组中每人的身高。
(3)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5㎝,就算出小组中10人身高总和
2..根据下面两组数据,比较甲、乙的生产成绩谁更好。
(1)甲每天生产零件数记录如下:
10个、13个、12个、15个、10个
(2)乙每天生产零件数记录如下:
14个、9个、17个、20个
板书:甲平均每天:(10+13+12+15+10)÷5=12(个)
乙平均每天:(14+9+17+20)÷4=10(个)
答:甲的成绩更好。
六、课堂总结
对“平均数的认识和怎样求平均数”这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七、布置课后预习P89例3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