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选择题
1.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动物与对应的运动方式配对错误的是(?
?
)
A.
蛇——行走
B.
袋鼠——跳跃
C.
大雁——飞行
D.
鲤鱼——游泳
2.小狗、麻雀、金鱼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
A.
行走、游泳、跳跃
B.
爬行、奔跑、游泳
C.
行走、飞行、游泳
D.
跳跃、游泳、滑行
3.运动员在参加110米栏比赛时,从走到起跑点到跨栏,依次运用了哪些运动方式(?
?
)
A.
行走、奔跑、跳跃
B.
奔跑、行走、跳跃
C.
奔跑、跳跃、行走
D.
行走、跳跃、奔跑
4.下列几种动物中有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它是(?
?
)
A.
澳大利亚的袋鼠
B.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遇到敌害的野兔
C.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蝗虫
D.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海豹
5.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象、眼镜蛇、海豚主要的运动方式依次为(?
?
)
A.
行走?
跳跃?
爬行
B.
行走?
爬行?
游泳
C.
行走?
爬行?
飞行
D.
奔跑?
行走?
飞行
6.下列对动物运动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等,因而蝙蝠的飞行能力比鸟强
B.
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游泳
C.
每种动物都固定地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运动方式比较单一
D.
鸟类在降落过程中,以滑翔为主
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只有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
B.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都能奔跑和跳跃
C.
哺乳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
D.
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鳍游泳
8.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
可以( )
A.
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
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
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
以上三项均能
9.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初期,有人推测蝙蝠、穿山甲可能携带着新冠病毒。蝙蝠、穿山甲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
A.
奔跑、爬行
B.
跳跃、游泳
C.
飞行、行走
D.
飞行、跳跃
10.在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以上所描述的几种动物,
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
A.
飞行、游泳、爬行
B.
飞行、跳跃、游泳
C.
奔跑、游泳、爬行
D.
飞行、游泳、行走
11.下列关于运动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构成
B.
关节软骨可起连接的作用
C.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键与两端的肌腹构成
D.
端起水喝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肌腱组成
B.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
骨骼肌两端的肌腹将其连在不同的骨上
D.
人在伸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3.有关哺乳动物的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C.
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D.
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14.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人体的运动必须依赖一定的结构才能完成
B.
骨骼肌的两端可以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人体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一项运动
D.
依靠一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可以做相反的运动
15.下图为人体肩关节和肘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一个关节至少需两块骨
B.
屈肘时和处于收缩状态
C.
伸肘时和处于舒张状态
D.
和之间依靠韧带连接
二、非选择题
16.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它们大都能通过运动,主动而有目的地改变其空间位置。而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到达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广的一类生物。
(1)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游泳、爬行、行走、??????????、跳跃、攀援、飞行等类型。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只有一种。也可以有多种,如蝗虫的运动方式有飞行、爬行和??????????。
(2)动物运动方式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
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如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中、陆地上的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再如,许多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活动范围可以跨越多种环境。这也是??????????能够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动物现今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动物通过变异产生了新的性状,环境对新的性状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再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就都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蛙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袋鼠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再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运动是由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的动力来自??????????的牵拉。
17.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1)骨的
______的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
______的牵拉。
(2)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做
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
______,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
______的骨上。
(3)骨骼肌受
_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
______。
(4)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
______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
______;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
______时,肘部伸展。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______、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8.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健身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健身方式不科学,本应强身健体的运动有时也会让健身者很“受伤”。
(1)跑步、登山等健身运动是在_______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______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12m/min)
高强度运动组(20m/min)
骨重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最大负荷量(N)【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弹性挠度(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①该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__对大鼠股骨发育是否有影响。
②结果表明,__________能够更好地改善骨发育情况。
(2)不当健身还可能影响关节健康。例如,频繁爬山可能导致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有些登山爱好者的膝关节软骨甚至被基本磨光,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软骨位于关节头和______的表面,能缓冲震动。有些膝关节损伤患者会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_______,应当被注射入_______中。
(3)图为不同运动方式中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请据此推测:_______(选填“上山”/“下山”)对膝盖的压力更大。
(4)以下建议不利于登山爱好者预防膝关节损伤的是________
A.登山前充分进行热身运动,增强关节灵活性
B.使用登山杖、护膝和穿减震鞋减轻关节负荷
C.平时注意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压力
D.下山时选择最短路径,并尽可能加快下山速度
(5)综上所述,你对“科学健身”中“科学”的理解是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蛇没有四肢,只能靠肌肉收缩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
2.【答案】C
【解析】小狗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行走,麻雀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金鱼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
3.【答案】A
【解析】运动员在参加110米栏比赛时,先通过行走到达起跑点;发令枪响后,
开始奔跑,
然后以跳跃的方式跨栏。
4.【答案】D
【解析】袋鼠、野兔、蝗虫都能跳跃,
海豹主要在海洋中游泳,
不能跳跃。
5.【答案】B
【解析】大象主要的运动方式是行走,眼镜蛇主要的运动方式是爬行,海豚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6.【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等,但蝙蝠的飞行能力比鸟弱。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不一定都用鳍来游泳,如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进行倒退运动。每种动物不一定固定地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运动方式也不一定单一,如青蛙既可在水中游泳,也可在陆地上跳跃。滑翔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在降落过程中,
以滑翔为主。
7.【答案】C
【解析】能在空中飞行的不只有鸟类,还有昆虫等;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是都能奔跑和跳跃,
如蚯蚓生活在陆地上,
但不能奔跑和跳跃,
只能缓慢蠕动;
哺乳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
以适应其不同的生活环境;
水中生活的动物不是都用鳍游泳,如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进行倒退运动。
8.【答案】D
【解析】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获取食物;也可以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还可以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9.【答案】C
【解析】蝙蝠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穿山甲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行走。
10.【答案】A
【解析】?白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螃蟹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
11.【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解: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错误;
B、关节软骨可起减少摩擦和缓冲震动的作用,错误;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与两端的肌腱构成,错误;
D、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端起水喝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正确。
故选:D。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的完成和运动系统的组成。
12.【答案】B
【解析】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B正确。
C、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C错误。
D、人在伸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人在做屈肘动作时,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
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活动,
从而产生运动。
14.【答案】A
【解析】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正确;
B.一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才能牵引所附着的骨,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完成运动。如果一块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话,那么骨骼肌收缩,只会导致骨的弯曲,这在人的运动中是不存在这样现象的,B错误;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仅仅依靠一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不能做相反的运动,D错误;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一个关节至少由两块骨组成,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屈肘时收缩,舒张;伸肘时收缩,舒张;通过两端的肌腱与相连。
16.【答案】(1)奔跑(或蠕动等)?
跳跃
(2)生活环境(或环境?
)?
??繁育后代?
?
昆虫
(3)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骨?
?骨骼肌(或肌肉)
【解析】(1)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鱼游泳、蛇爬行、熊行走、猎豹奔跑、蚯蚓蠕动等;大多数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有飞行、跳跃、爬行等多种运动形式。
(2)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
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育后代。如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中、陆地上的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再如,许多动物具有多种运动方式,活动范围可以跨越多种环境。这也是昆虫能够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动物现今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动物通过变异产生了新的性状,环境对新的性状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再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就都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蛙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袋鼠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再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是由于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牵拉。
17.【答案】位置?
骨骼肌?
肌腹?
肌腱?
不同?
神经?
关节?
运动?
两组?
弯曲?
舒张?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解析】解:(1)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故答案为:(1)位置;骨骼肌
(2)肌腹;肌腱;不同
(3)神经;关节;运动
(4)两组;弯曲;舒张
(5)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明确在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1)神经系统;骨骼肌;不同运动强度;低强度运动
(2)关节窝;滑液;关节腔
(3)下山
(4)D
(5)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运动量要适度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运动的产生与体育锻炼的影响,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表和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一般。解答关键是记住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理解运动的产生过程。
【解答】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在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配合完成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有骨、关节和骨骼肌。故跑步、登山等健身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完成的。表格中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是运动强度不同,故①该实验探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股骨发育是否有影响;从表格中结果看出,②结果表明,低强度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骨发育情况(骨强度指标高)。
(2)关节由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软骨位于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故膝关节软骨位于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能缓冲震动。有些膝关节损伤患者会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应当被注射入关节腔中。
(3)图中是不同运动方式中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知下楼梯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因此可推测下山对膝盖的压力更大。
(4)对膝关节损伤较大的是快速下山,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对“科学健身”中“科学”的理解是: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运动量要适度等。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骨骼肌;不同运动强度;低强度运动;(2)关节窝;滑液;关节腔;(3)下山;(4)D;(5)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运动量要适度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