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历史班)(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外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历史班)(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6 16:3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题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
共60分)
同学们可以对学习的物理量进行如下分类——矢量和标量.
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位移
B.速率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中“桥流水不流
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B.

C.

D.
地面
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B点,
再反方向运动到C点。在此全过程中,质点运动的总位移为(

A.
12m
B.
7m
C.
3m
D.
-2m
质点是同学们学习高中物理认识到的第一个物理“理想模型”。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在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由于原子核很小,科学家在研究原子时必须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C.人们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附着在它的车轮上一滴蜜糖的运动情况时,
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8
V以下交流电源
B.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8V以下直流电源
C.
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
D.
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
下列过程中能将列车看作质点的是(  )
A.
计算列车通过悬索桥所用的时间
B.
计算列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全程所用的时间
C.
计算一乘客在车厢中走动的时间
D.
研究列车车轮上某点的转动情况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匀速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质点的
A.位移大小为πR,速率为πR/t
B.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πR/t
C.位移大小为πR,速率为2R/t
D.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2R/t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标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16
m,方向从A到C;16
m
B.8
m,方向从A到C;8π
m
C.8π
m,方向从A到C;16
m
D.16
m,方向从A到C;8π
m.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2页
某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1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3~4s内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C.在0~1s内和3~4s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某同学用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时,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了
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1)近似计算出打下2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2)计算小车1点到5点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研究小车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右图所示,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测量得出数据:
S1=8.00cm,S2=8.80cm,S3=9.59cm,S4=10.40cm,S5=11.20cm,S6=12.01cm
(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是     (填“A”或“B”);
A.直流电
B.交流电
(2)操作时,释放纸带与接触电源的合理顺序应是     (填“A”或“B”)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V;
(4)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5)计算计数点3到计数点7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3题9分,第14题10分,共计19分)
如图所示,某质点从边长AB=60m、BC=80m的矩形上的A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10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
A
D
B
C
(1)求10s内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求1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一物体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5m/s的速度运动6s到达B点,然后又以10m/s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s到达C点。
(1)求10s内物体的路程。
(2)求10s内物体的位移。
(3)求10s内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
试卷第2页,共2页
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B
A
D
C
C
6
7
8
9
10
B
D
C
D
A
填空题
11.(1)1.015
(2)1.225
12.(1)B
(2)B
(3)220
(4)0.1
(5)1.08
计算题
13.(1)位移:x=100m,方向由A
指向C
路程:s=140m
(2)平均速度:10m/s,方向由A指向C
平均速率:14m/s
14.
向东运动x=v1t1=30m,再向北运动y=v2t2=40m
(1)路程s=x+y=70m
(2)位移
方向:东偏北53°
(3)平均速度
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