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2021-2022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2课时课件29+23张PPT+4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2021-2022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2课时课件29+23张PPT+4份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17:03:24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课时
金属的活动顺序
置换反应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复习导入
思考:金属主要有哪些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都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那么,如何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呢?
思考
推进新课
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科学家将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强弱排列如下,称为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说明: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自由讨论
1.如何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方法1:将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例如取Cu丝,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溶液,如ZnCl2溶液和AgNO3溶液,然后将Cu丝分别伸入两溶液中,通过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而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即中间的金属,两端的溶液的方法。
方法2:将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盐溶液,例如取CuSO4溶液,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单质,如Zn片和Ag片,然后分别将Zn片和Ag片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是否有紫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即中间的溶液,两端的金属的方法。
2.如何验证Mg、Zn、Cu、Ag的活动性?
自由讨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氢前
氢后
一般情况下金属可分成两类:一类氢前金属,一类氢后金属。所以通常先取四种金属的单质和一种稀酸(如稀盐酸)反应,根据是否有气泡产生,来确定Mg、Zn比Cu、Ag活泼,同时又可根据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来确定Mg比Zn活泼。氢后金属,可根据金属单质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来确定Cu比Ag活泼(例如将Cu丝放入AgNO3溶液中)。
归纳
常用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方法1:利用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依据现象判断:放出气体速率越快,其金属活动性越强。没有气体产生的,其金属活动性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
方法2:利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依据反应能否发生判断:能反应说明置换的金属比被置换金属活动性强。
二、置换反应
在下面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
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空格内。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上述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你能不能说一说什么叫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特点:
①形式上: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一般形式可表示为:A+BC→B+AC。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特点:
②“置换”实际上就是位置交换,“一换一”,反应前后一定有单质出现;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
常见的类型:
1.金属与酸的反应,如:
Fe+H2SO4===FeSO4+H2↑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如:
Fe+CuSO4===FeSO4+Cu
3.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
2C
+
2CuO
===
2Cu+CO2↑
高温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为什么?
A.
Mg+H2SO4=MgSO4+H2↑
B.
Cu+2HCl=CuCl2+
H2↑
C.
2Fe+6HCl=2FeCl3+3H2↑
D.
Cu+2AgCl==CuCl2+2Ag
E.
Fe+Zn(NO3)2==Zn+Fe(NO3)2
2.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的金属,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Z、Y、X
B.
Y、X、Z
C.
Z、X、Y
D.
Y、Z、X
B
3.某金属A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不能跟氯化锌溶液反应,关于A、铜、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Zn、A、Cu
B.Zn、Cu
、A
C.A、
Zn
、Cu
D.
Cu、A、Zn
A
4.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
A.Ag、Zn
B.Ag
C.Zn
D.Ag、Fe
B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何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P175
第3、4、5、6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共29张PPT)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新课导入
不法商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欺骗消费者,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拆穿他们的骗局吗?
你能辨别哪个是黄金哪个是黄铜吗?
金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物质的用途不仅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还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
那么,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推进新课
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
1.金属跟氧气反应
a.
Mg在空气中燃烧:
常温:
Mg表面容易形成一层氧化膜。
点燃: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化学方程式:
白色
点燃
2Mg
+
O2
2Mg
O
点击播放
b.
Fe和O2:
常温:常温下Fe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氧化生成铁锈。
点燃:Fe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黑色
3Fe+2O2
Fe3O4
点燃
点击播放
c.
Cu和O2:
铜跟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黑色
2Cu
+
O2
2CuO

点击播放
实验表明,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
思考
有没有例外呢?
“真金不怕火炼”
金不能与氧气反应
思考
为什么金属与氧气反应中存在能否反应,及反应剧烈程度不同的差异呢?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泼程度有关(即金属活动性)。
活动性:镁
>
铁、铜
>

归纳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反应,反应剧烈程度
________(相同,不相同)。
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_____较活泼,______次之,______很不活泼。
氧气
不相同
Au
Mg
Fe、Cu
2.金属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a.
铝跟稀盐酸:
现象:铝片插入一会儿后产生气泡,越来越明显增多,发热,铝片逐渐溶解。
化学方程式:
2Al+6HCl
2AlCl3+3H2↑
b.
铁跟稀盐酸:
现象:铁钉插入后有气泡产生并慢慢增多,发热。铁钉溶解,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
Fe+2HCl
FeCl2+H2↑
c.
铜跟稀盐酸:
现象:没有反应现象。


为什么铝和铁能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却不能呢?
金属与酸反应,反应情况或反应速率能反映金属的活动性,只有较活泼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故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l>Fe>Cu
归纳
3.金属跟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a.
铝跟硫酸铜溶液:
现象:铝片表面有暗红色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
Al2SO4+3Cu
b.
铁跟硫酸铜溶液:
现象:铁钉表面有暗红色出现,溶液由蓝色渐变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
Fe+CuSO4
FeSO4+Cu
点击播放
c.
铜跟硫酸铝溶液:
现象:没有反应现象。


为什么铝和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或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呢?
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活泼的金属能将不如它活泼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归纳
随堂练习
1.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为

铝的表面能氧化,
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4.“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

化学性质稳定
5.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B.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D.在较高温度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
C
6.春节期间,小明妈妈从市场买了一匹金黄色的“金马”回来做装饰品,小明怀疑它是锌铜合金而不是黄金,为了辨别真伪,下列几种方案中,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是(

A.在空气中灼烧
B.观察颜色
C.放在盐酸中
D.放入水中
AC
7.如图,两只U形管中分别加入纯净、等物质的量的铝粉和铁粉,同时将两端注射器内的液体(等质量、浓度为20%的稀硫酸)快速注入U形管中。
Ⅰ.写出铁粉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发现左端气球膨胀程度明显大于右端,若仅有一只U形管内的硫酸有剩余,则是______(填“左”或“右”)端的U形管。

Fe+H2SO4
FeSO4+H2↑
课堂小结
金属主要的化学性质:
1.多数金属都能跟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
2.活泼金属可跟稀硫酸和稀盐酸一类的稀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3.较活泼金属可跟较不活泼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较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P175
第1、2、7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