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17秋)科学三上第3单元土壤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2017秋)科学三上第3单元土壤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及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20: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土壤
单元要点
1.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可以从山坡、旱地和水田等不同的地方各取一些土壤,贴上标签,带回教室研究。在挖土时,要先刮去约1厘米深的表层土,再垂直挖约20厘米,才能开始采集。
3.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4,把水中的土块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发现沉降物会分层。
5.手握土壤,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6.三种土壤中,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其次是壤土,最差的是黏土。
7.黑龙江的土壤是黑色的,土地肥跃,适合种庄稼。福建的土壤大多是红?色的,适合种茶树。陕西的土壤大多是黄色的,适合种植马铃薯。
8.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有红土、棕土、黄土、黑土、紫色土。我国古代人民建造了五色土社稷坛,体现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
?9.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10.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乱垦滥伐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破坏山坡的穗定性,结果就容易产生泥石流。
11.土壤资源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土壤资源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土壤资源。如过量喷洒农药、非法取土、过度放牧、乱倒垃圾等。
12.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尘暴天气也越来越多。现在,我国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方法如下:合理放牧,营造防沙?林带,多种树种草,控制农垦以及合理开发水资源。
第1课
采集土壤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同的。
2.了解到土壤中有许多小动物和微生物。
[精选练习]
一、知识展示台
1.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
的。
2.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

3.采集土壤标本时,要先刮去约1厘米深的
4.土壤中生活着许多
,它们为形成腐殖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
;通过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

二、选择大乐园
1.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
A.蜗牛
B.蚂蚁
C.蚯蚓
2.土壤中的(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A..沙土
B.黏土
C.腐殖质
3.腐殖质是由(
)在土壤中腐烂后形成的。
A.泥土
B.动植物残体
C.塑料袋
三、对错审判厅
1.山体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

2.动植物死亡后变成土壤中的沙粒。(

3.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会变成腐殖质。(

四、巧妙简答区
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第2课
土壤的成分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想办法分离土壤中的不同物质。
2.熟悉生活中的土壤,了解它的主要成分。
3.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土壤的基本结构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精选练习]
一、知识展示台
1.土壤具有一定的
,它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2.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


、外还有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

二、选择大乐园
1.土壤中的生物不包括(
)。
A.老虎
B.细菌
C.蚯蚓
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不包括(
)。
A.蚯蚓
B.天牛
C.蚂蚁
3.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河边没有土壤
B.土壤没有肥力
C.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没有腐殖质
B.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C.土壤中有小动物、微生物等
三、对错审判厅
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2.地球表面的土壤,颜色、成分等都是一样的。(

3.土壤不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土壤中的水与空气是其中的小虫子生存所必需的。(

5.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在田野中、花圃里或池塘边都有土壤。(
)?
四、巧妙简答区
怎样证明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第3课
土壤的种类
[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土壤的种类,以及不同土壤的特点。
2.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生长的植物。
[精选练习]
一、知识展示台
1.黏质土的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
,
2.沙质土的

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3.土壤中有大颗粒的
、中等颗粒的粉粒和小颗粒的

4.用
、触摸、
等方法可以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不同。
5.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
,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二、选择大乐园
1.下列土壤种类中,渗水性能最好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2.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
)。
A.沙粒
B.粉粒
3.下列不属于水稻生长习性的是(
)。
A.喜高温、潮湿
C.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树适合种植在沙质土中
B.荷花、芦苇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C.花生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三、对错审判厅
1.黏粒含量较多的是壤土。(

2.土壤中的颗粒大小都一样。(

3.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4.含沙粒越多的土壤,渗水性越差。(

5.不同的土壤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6.我国土壤类型丰富,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

7.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差。(

8.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

四、巧妙简答区
1.适合在沙质土里种植的植物有哪些?
2.用手捻一捻,感知沙质土和黏质土,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说明了什么?
第4课
土壤的保护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2
.认识到土壤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能够自觉参与到保护土壤的活动中去。
[精选练习]
一、知识展示台
1.土壤是植物生存的

2.我国是世界上受
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

,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4.
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它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它。
二、选择大乐园
1.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
)。
A.简单
B.缓慢
C.迅速
2.能保护家乡土壤的做法是(
)。
A.挖土烧砖
B.种树种草
C.非法取土
3.下列做法不会破坏土壤资源的是(
)。
A.乱倒垃圾
B.过量喷洒农药
C.营造防沙林带
4.做“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没有用到的实验用品(
)。
A.塑料桶
B.放大镜
C.扎了小孔的大饮料瓶
三、对错审判厅
1.土壤资源是珍贵的。


2.植物对土壤没有保护作用。


3.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


4.动植物的生存可以离开土壤。


5.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


6.合理开发水资源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方法。


7.滥伐森林是造成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8.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等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四、巧妙简答区
1.植物是如何保护土壤的?
2.在当代,我国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1课
采集土壤
—、1.肥沃2.疏松表层3.表层土
20厘米
4.小动物
通气
肥力
二、
三、
四、
第2课
土壤的成分
一、1.肥力
营养物质
2.砂
黏土

空气
动植物腐殖质
二、
三、1.

2.
×
3.
×
.
4.√
5.

四、(1)采集一些土壤,将它们放在塑料袋子里,然后扎紧袋口,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袋子内部的表面聚集了好多小水珠,从而证明了土壤中有水。(2)将一块完整的土壤放置在盛水的烧杯里,过一会儿就会发现,土壤的表面出现了一些小气泡,从而证明了土壤中有空气。
第3课
土壤的种类
5.黏质土
壤土
二、
三、
四、1.芝麻、花生等。
2.沙质土的颗粒较大,有粗糙感;黏质土的颗粒较小,有细腻感。说明沙质土的孔隙大,渗水性、透气性比较好;黏质土的孔隙小,渗水性、透气性比较差。
第4课
土壤的保护
—、1.基础2.沙漠化3.养料
水分4.土壤资源
二、
三、1.

2.
×
四、1.植物的根系比较庞大,会分出很多的分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加大了与土壤的联系,挡住了雨水的直接冲刷,对水土保持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而保护了土壤。
2.合理放牧,营造防沙林带,多种树种草,控制农垦以及合理开发水资源等。
教材参考答案
P29.沉降物大致分成三层,最下面的一层颗粒较大,是沙粒,中间的一层颗粒较小,是黏土,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层是植物或动物残体。
P33.是的,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p36.
(1)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运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的废物;(2)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3)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4)慎重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要严格进行检测和控制,最好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