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虫儿飞》,哼唱主旋律,并感受其宁静优美的意境。
2.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月圆曲》。
3.体会歌曲《月圆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并对《月圆曲》进行创编歌词的活动。
教学重点:
学唱《月圆曲》。
教学难点:
1.《月圆曲》的两声部合唱。
2.《月圆曲》歌词的创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听音乐《虫儿飞》。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听着这样宁静的音乐心里在想着什么?
生:(自由回答:宁静美好的夜,思念之情。)
2.哼唱歌曲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么就带着自己的感受,跟音乐轻轻地哼唱吧。
(用U轻柔地哼唱,感受宁静的情境)
3.带词跟唱
(1)体会歌词表达的意境
师:音乐的旋律动听,歌词也美。我们一块儿读读。你能猜到歌词中的小朋友在想什么吗?(思念儿时伙伴)
(2)带着思念的情感跟音乐演唱。
设计意图:《虫儿飞》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能使学生较快较好的进入“夜晚静静地思念”的情境中,揭示本课主题。
二。学唱《月圆曲》
1.今天我们学习课本中关于夜的歌曲《月圆曲》一起来听听。
2.歌词教学
(1)指名读词
师:那位同学能读得更优美抒情一点啊?
(2)齐读,有情感地读一读。
3.曲谱教学
(1)师:这样美的夜,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赞美吧!
(2)教师范唱
(3)用U模唱曲谱。
(对声音提要求:轻,柔)
(4)视唱曲谱。
(强调“唱满时值”)
4.歌曲教学
(1)轻声唱词
(2)演唱全曲
5.学习第二声部
1)感受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老师也忍不住要参与进来了。
(生唱,师用碰铃伴奏)
2)模仿乐器伴奏
师:能用自己的声音代替碰铃声吗?
生:(自由想象:“叮叮”、“铛铛”、“咚咚”等。)
师:老师唱,同学们用“叮叮”伴唱。
3)分组分声部合唱
(“叮叮”、“啦啦”模仿星星在高高天空闪烁的感觉,主旋律模仿月儿慢慢在云中游的感觉,强调对比。)
设计意图:老师先伴奏,学生多听,再自由模仿,在模仿中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降低了难度,学起来也很自然。
三。创作歌词
(1)启发学生创作歌词。
师:同学们唱得像小小歌唱家一样棒。老师还想邀请大家做个小小填词家,把歌词换一换。
(2)启发学生改歌词。
(例如):
月儿弯,月儿美,月光照四方。
星星枕着月儿睡,
风儿轻轻吹。
(3)请学生表演唱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一个有虫儿相伴,风儿相随的月夜,还做了回小小填词家,收获真多!在以后的每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可以了好好欣赏一下美景,思念一下伙伴。同学们说对吗?今天的夜色就欣赏到这里,下课!
反思:
本课是根据三年纪音乐《夜》改编的自编教材,将同学们较为熟悉的童谣《虫儿飞》编入教程,使同学们较快地,较深刻地感受宁静、美好的夜色,《月圆曲》描绘的月儿与星星相伴的美景进一步带给同学们美的感受。整个课堂在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声音很自然的轻柔起来。
片段一:
在学生进教室的时候,放《虫儿飞》,可以先问学生感受在让学生专注地多听一会。如果急于问学生的体验不深刻。
片段二:
在哼唱《虫儿飞》的时候,用LU哼唱,既能感受晚风的轻柔,同时又能进行发声练习,但在提出要求的时候有些突然。
课
题
《
夜
》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学会演唱《月园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重点:
学会唱歌曲《月圆曲》。
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歌曲《月圆曲》中的二声部。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手段、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月圆曲》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律动)
感受三拍子节奏《两只小象》《梦之船》
二、发声训练
1.音阶练习
2.音程练习
3.跳音练习
三、学习歌曲《月圆曲》
1、初步听歌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夜中的歌曲《月圆曲》
2、歌词教学。
1)师:我们一起朗诵这首歌的歌词
“月儿圆,月儿亮,月儿照四方。
星星伴着月儿游,大地换银装,换银装”
2)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儿歌吧!
3、曲谱教学
1)师:这么美的夜,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内心赞美吧!
2)教师范唱。
3)学生用U模唱曲谱。
4、歌曲教学。
1)轻声唱词。
2)演唱全曲。
5、难点突破
二声部练习
0
5
5
0
5
5
la
la
la
la
5
-
-
5
-
-
u
u
5
6
5
6
5
5
6
5
6
5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
5
-
-
5
-
-
u
u
5、完整演唱歌曲
6、小结
四、聆听《摇篮曲》感受摇篮曲曲风
说一说
师:请你闭眼听一听,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师:小动物们睡了,说明夜晚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