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2021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蔗糖
D.硝酸铵
2.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3.下列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下降的是( )
A.NaCl
B.H2SO4
C.NH4NO3
D.NaOH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带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
5.下列固体放于水后,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6.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可放出氨气
C.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也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7.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熟石灰
8.下列物质分别溶于适量水中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①浓硫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生石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物质溶于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10.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1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熟石灰
C.烧碱
D.食盐
12.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
13.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14.图中:(1)纸旗;(2)石蜡;(3)薄铜片;(4)水.观察图中所示现象回答.水中被溶解的物质应是( )
①浓硫酸
②氯化钠
③氧化钙
④蔗糖
⑤氢氧化钙
⑥氢氧化钠
⑦硝酸
A.①③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⑦
15.向装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上升,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硝酸铵
D.生石灰
16.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17.如图: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固体
B.氯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18.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食盐
B.苏打
C.生石灰
D.硝酸铵
19.野外旅行时,根据季节可以带上“即热饭盒”或“化学冰箱”.“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容器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浓硫酸
B.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食盐
20.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食盐和水
B.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C.锌粒和稀盐酸
D.硝酸铵和水
2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冰水、合金、液氮
B.加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
C.大气污染物:NO2、CO、CO2
D.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石油
22.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分数:
B.金属冶炼的历史: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等质量的物质溶于等温等质量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温度: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C.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D.通电分解水时负极得到气体体积约是正极得到气体体积的2倍
25.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进行试验,将水压入瓶中时,可观察到U型管中红色水柱左高右低,广口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氯化钠
26.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活性炭
2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水和氯化钠
③浓硫酸和水
④稀硫酸和铁粉
⑤水和生石灰
⑥水和氢氧化钠
⑦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①④⑤
D.②⑤⑥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温度降低
B.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D.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9.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干冰
②石墨
③水银
④硝酸铵固体
(1)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
(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
30.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与固体充分接触。可以使U型管内的水面右高左低的液、固组合是
。(以上填写试剂名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氢氧化钠
B.食盐
C.蔗糖
D.硝酸铵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热效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故A正确。
B、食盐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B错误;
C、蔗糖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2.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解: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即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的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故选:D。
3.下列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下降的是( )
A.NaCl
B.H2SO4
C.NH4NO3
D.NaOH
【分析】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说明此物质溶于水时会吸热,分别对选项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A、NaCl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带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硫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C.镁属于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故正确;
D.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错误。
故选:C。
5.下列固体放于水后,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几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可放出氨气
C.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也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B、根据铵盐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解答;
C、根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离,反应终止解答;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解答.
【解答】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错误;
B、铵盐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没有铵根离子,不能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故错误;
C、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离,反应终止,故错误;
D、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故正确。
故选:D。
7.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熟石灰
【分析】罐内饮料温度降低,这一现象说明饮料罐的夹层中的固体物质和水摇动使它们混合时吸收热量,在所列四种物质中找出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的物质.
【解答】解:烧碱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熟石灰、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因此这三种物质不应该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
故选:A。
8.下列物质分别溶于适量水中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①浓硫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生石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说明此物质溶于水时会放热,分别对选项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故选:C。
9.下列物质溶于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D、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分析】“可作冰袋使用”说明水和物质A混合吸收热量,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故错;
B、氢氧化钠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C、甲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故对;
D、浓硫酸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故选:C。
1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熟石灰
C.烧碱
D.食盐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A正确;
B、熟石灰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2.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
【分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A答案正确;
B、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C、活性炭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故选:A。
13.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分析】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解答】解: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均使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故都不对,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故选:C。
14.图中:(1)纸旗;(2)石蜡;(3)薄铜片;(4)水.观察图中所示现象回答.水中被溶解的物质应是( )
①浓硫酸
②氯化钠
③氧化钙
④蔗糖
⑤氢氧化钙
⑥氢氧化钠
⑦硝酸
A.①③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⑦
【分析】物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整体就吸热,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放热,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解答】解:物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放热,使石蜡熔化,氧化钙、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故选:B。
15.向装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上升,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硝酸铵
D.生石灰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分析】“可作冰袋使用”说明水和物质A混合吸收热量,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故错。
B、甲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故对
C、氢氧化钠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D、生石灰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故选:B。
17.如图: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固体
B.氯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U形管右侧红墨水的液面明显上升,说明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
【解答】解: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放热,使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错误;
B、氯化钠加入水中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错误;
C、蔗糖加入水中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故选:D。
18.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食盐
B.苏打
C.生石灰
D.硝酸铵
【分析】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故D错误;
B、苏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故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的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9.野外旅行时,根据季节可以带上“即热饭盒”或“化学冰箱”.“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容器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浓硫酸
B.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食盐
【分析】从题目要求看出此种物质应该是溶解时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减低,形成”化学冰箱”.
【解答】解:该物质溶解时应该吸收热量,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B
20.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食盐和水
B.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C.锌粒和稀盐酸
D.硝酸铵和水
【分析】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说明是因为温度的变化造成的,先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冷却到室温后又恢复到原状;不能产生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因为产生气体后不能恢复到原状.
【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压强基本不变,不会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故错。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冷却到室温后又恢复到原状,故正确;
C、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但不能恢复到原状,故错;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压强减小,出现液面b比液面a高现象,故错;
故选:B。
2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冰水、合金、液氮
B.加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
C.大气污染物:NO2、CO、CO2
D.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石油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分析;
C、根据大气污染气体分析;
D、根据新能源物质分析。
【解答】解:A、合金是混合物,故A错;
B、固体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溶解时都放出热量,故B正确;
C、CO2不是大气污染物,故C错误;
D、石油不是新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22.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分数:
B.金属冶炼的历史: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等质量的物质溶于等温等质量的水中形成溶液的温度:
【分析】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冶炼历史来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D.根据物质溶于水的吸热、放热来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排序正确;
B.人类利用金属的年代(冶炼历史)由先到后:Cu、Fe、Al,排序正确;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排序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会升高,排序错误。
故选:D。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A、根据溶解的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
D、根据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正确;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正确;
故选:B。
2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C.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D.通电分解水时负极得到气体体积约是正极得到气体体积的2倍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进行分析.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分析.
C、根据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的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通电分解水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A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没有雾,B不正确。
C、羊毛纤维点燃后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而涤纶没有,C不正确。
D、通电分解水时负极得到氢气的体积约是正极得到氧气体积的2倍,D正确。
故选:D。
25.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进行试验,将水压入瓶中时,可观察到U型管中红色水柱左高右低,广口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氯化钠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将水压入瓶中时,可观察到U型管中红色水柱左高右低,说明瓶内的压强减小,则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使温度降低.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会使瓶内的压强增大,故错误;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使瓶内的压强降低,故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度升高,会使瓶内的压强增大,故错误;
D、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无能量变化,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故错误。
故选:B。
26.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活性炭
【分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了,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
【解答】解:A、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A错;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B错;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C正确;
D、活性炭放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D错。
故选:C。
2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水和氯化钠
③浓硫酸和水
④稀硫酸和铁粉
⑤水和生石灰
⑥水和氢氧化钠
⑦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①④⑤
D.②⑤⑥
【分析】若要使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试管②中的气压必须变大,变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或溶解时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也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新气体.
【解答】解:若要使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试管②中的气压必须变大,变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或溶解时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也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新气体。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试管②中的气压会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所以正确。
②氯化钠溶于温度几乎不变,试管②中的气压几乎不变,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无气泡产生,所以错误。
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气压会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但是二者都为液体,所以错误。
④稀硫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试管②中的气压会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所以正确。
⑤水与氧化钙反应在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气压会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所以正确。
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气压会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所以正确。
⑦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造成气压会减小,试管①中的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所以错误。
故选:B。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温度降低
B.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D.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分析】A、根据物质溶于水的知识进行分析.
B、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能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是金属单质,不是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一般存在质子、中子和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9.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干冰
②石墨
③水银
④硝酸铵固体
(1)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② ;
(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④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① ;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③ .
【分析】(1)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解答;
(2)根据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解答;
(3)根据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解答;
(4)根据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汞解答.
【解答】解:(1)石墨质软、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和干电池电极;
(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3)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汞;.
答案:(1)②;(2)④;(3)①;(4)③.
30.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与固体充分接触。可以使U型管内的水面右高左低的液、固组合是 水和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以上填写试剂名称)
【分析】根据U型管内的水面右高左低是由于试管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进行解答.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试管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会出现U型管内的水面右高左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也可以。
故填:水和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第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