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1.2
化学肥料》2021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2分)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2.(2分)常见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CO3
B.CO(NH2)2
C.NH4NO3
D.Ca3(PO4)2
3.(2分)小明家种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NH4H2PO4
B.K2SO4
C.CO(NH2)2
D.Ca3(PO4)2
4.(2分)2017年,我国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下列有关化肥和有机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C.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硝酸钾等
D.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应推广施用
5.(2分)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中含有两种原子团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属于钾肥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7.(2分)国家战略,精准扶贫,普及化学肥料知识势在必行。下列对化学肥料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Ca3(PO4)2作化肥,可以使植物的叶片更加浓绿
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C.K2SO4可以用作钾肥
D.长期使用氯化铵会使土壤呈酸性,所以应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8.(2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NH4NO3溶液属于酸溶液
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NO3可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会酸化、板结
9.(2分)下列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KNO3
C.NH4NO3
D.Ca(H2PO4)2
10.(2分)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都是白色易溶的氮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熟石灰
B.稀盐酸
C.水
D.氯化钠
11.(2分)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12.(2分)某水域中有大量的磷元素,藻类疯狂繁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A.鱼类缺乏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含量过高
D.水中白色垃圾过多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13.(3分)下表中列出了一些溶液的pH
物质
某种金属清洗剂
醋
硫酸铜溶液
肥皂水
pH
0
4
接近7
10
(1)能从这些溶液中一次方便的检测出是肥皂水的试剂是
(2)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若你被黄蜂刺了,临时处理时,最好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来减轻疼痛.
(3)在铁罐、铝罐和塑料罐中可用于盛放保存硫酸铜溶液的是
.
14.(3分)每年三月中旬,九龙坡金凤镇九凤村种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满野金黄,温暖馨香。
(1)用分子观点解释能够闻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
。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
(“元素”“原子”或“单质”)
(3)油菜种植需要磷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H4NO3
B.(NH4)2HPO4
C.Ca(H2PO4)2
D.KNO3
(4)选取优良种子,是油菜籽丰收的基本保证。农业上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取种子。现要用氯化钠来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水
kg。
15.(3分)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含有
、
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化肥,熟石灰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但是这两种物质不宜混合使用,试说明原因: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3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下列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尿素。为了检验这四种化肥,进行如下三步操作:①观察颜色:②打开瓶盖闻气味;③分别取少许前两步没能鉴别出的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再闻气味。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鉴别出来的化肥是
(写名称)。
(2)操作③的结果是只有一种化肥在研磨中发生反应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③的结果说明,在农业生产中,氮肥中的
能与碱性物质一起施用。
17.(3分)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
(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化肥A的名称:A
(2)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3)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试写出化肥C与熟石灰研磨时产生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8.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检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
(1)生成气体A证明样品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④的现象能否证明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2SO4?并说明理由
。
19.质检人员义务为农民检测化肥(如图),她们抄取化肥袋上化肥的名称:碳铵、氯化铵、硫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若你参加了检验组成员,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这些化肥?
[设计实验1]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设计方案如下(不填表格):
收集到的各种化肥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观察外观,将上述化肥初步分类。你认为灰白色化肥一类是①
;其它为白色。
闻气味:在白色化肥中能闻到明显气味的是碳铵,该化肥被检验出来。
溶解性: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②
。
[设计实验2]对没有区分开的白色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进行研磨有氨味的是③
;写出一个研磨有氨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⑤
;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⑥:
1
2
3
4
5再检验阴离子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0.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80g9.8%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7
7.4
6.1
5.8
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2分)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分)常见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CO3
B.CO(NH2)2
C.NH4NO3
D.Ca3(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3.(2分)小明家种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NH4H2PO4
B.K2SO4
C.CO(NH2)2
D.Ca3(PO4)2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
【解答】解: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
A、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分)2017年,我国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下列有关化肥和有机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C.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硝酸钾等
D.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应推广施用
【分析】A.根据化肥的使用原则来分析;
B.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有机肥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A.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并不是施用越多越好,施用过量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是会释放出氨气,造成氮肥的肥效降低,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说法错误;
D.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应推广施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2分)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中含有两种原子团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根据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C、根据氯化铵中含有铵根原子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铵中含有铵根原子团,只有一种原子团,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属于钾肥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分析】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
B、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D、氯化铵属于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生成.
【解答】解: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错误;
B、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而不是氨气,故B错误;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不是复合肥,故C错误;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所以不能混合使用,故D正确。
故选:D。
7.(2分)国家战略,精准扶贫,普及化学肥料知识势在必行。下列对化学肥料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Ca3(PO4)2作化肥,可以使植物的叶片更加浓绿
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C.K2SO4可以用作钾肥
D.长期使用氯化铵会使土壤呈酸性,所以应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分析】A、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B、根据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Ca3(PO4)2作化肥,Ca3(PO4)2属于磷肥,不能使植物的叶片更加浓绿,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要合理施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2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NH4NO3溶液属于酸溶液
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NO3可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会酸化、板结
【分析】A、根据题意,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不属于酸溶液,属于盐溶液,故A错。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C错。
D、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被酸化,板结,故D正确。
故选:D。
9.(2分)下列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KNO3
C.NH4NO3
D.C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0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B。
10.(2分)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都是白色易溶的氮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熟石灰
B.稀盐酸
C.水
D.氯化钠
【分析】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氮肥但是只有尿素不是铵盐,因此可通过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知识解决此题.
【解答】解: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四种化肥中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都是铵盐,因此它们遇到碱性物质时都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尿素不能,在选项中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是碱性物质。
故选:A。
11.(2分)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故选项错误。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2分)某水域中有大量的磷元素,藻类疯狂繁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A.鱼类缺乏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含量过高
D.水中白色垃圾过多
【分析】根据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动物缺氧死亡进行解答.
【解答】解:某水域中有大量的磷元素,这时就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使水里藻类植物营养过盛疯狂的生长,与其它生物争夺氧气,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13.(3分)下表中列出了一些溶液的pH
物质
某种金属清洗剂
醋
硫酸铜溶液
肥皂水
pH
0
4
接近7
10
(1)能从这些溶液中一次方便的检测出是肥皂水的试剂是 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
(2)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若你被黄蜂刺了,临时处理时,最好用上述物质中的 醋 涂在皮肤上来减轻疼痛.
(3)在铁罐、铝罐和塑料罐中可用于盛放保存硫酸铜溶液的是 塑料罐 .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显酸性和显碱性的物质能够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结合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解答】解:(1)这些溶液中只有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
(2)黄蜂的刺是碱性的,可用呈酸性醋来中和它以减轻疼痛,由于某种金属清洗剂酸性太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可以用.故填:醋.
(3)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铝>铁>铜,所以铁、铝都会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不能用铁罐、铝罐盛放保存硫酸铜溶液;塑料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塑料罐盛放保存硫酸铜溶液,故填:塑料罐.
14.(3分)每年三月中旬,九龙坡金凤镇九凤村种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满野金黄,温暖馨香。
(1)用分子观点解释能够闻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 元素 (“元素”“原子”或“单质”)
(3)油菜种植需要磷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H4NO3
B.(NH4)2HPO4
C.Ca(H2PO4)2
D.KNO3
(4)选取优良种子,是油菜籽丰收的基本保证。农业上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取种子。现要用氯化钠来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水 126 kg。
【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食物中含有的钙、锌、铁等通常是指元素以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3)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利用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析计算。
【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闻到油菜花香;
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元素;
(3)在NH4NO3、Ca(H2PO4)2、KNO3四种肥料中,只有(NH4)2HPO4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含磷复合肥,故选:B;
(4)150kg16%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氯化钠的质量=150kg×16%=24kg;150kg16%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溶剂水的质量=150kg﹣24kg=126kg;
故填:126。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着;(2)元素;(3)B;(4)126。
15.(3分)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含有
、
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化肥,熟石灰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但是这两种物质不宜混合使用,试说明原因: 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H2PO4+Ca(OH)2=Ca(H2PO4)2+2H2O+2NH3↑ .
【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化肥,则称为复合肥,据此来解答;根据铵盐遇碱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特性解决;由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物质称为复合肥,NH4H2PO4是含有氮元素、磷元素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化肥.铵盐与碱性物质反应能生成氨气,故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由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N、P;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2NH4H2PO4+Ca(OH)2=Ca(H2PO4)2+2H2O+2NH3↑.
16.(3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下列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尿素。为了检验这四种化肥,进行如下三步操作:①观察颜色:②打开瓶盖闻气味;③分别取少许前两步没能鉴别出的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再闻气味。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鉴别出来的化肥是 碳酸氢铵 (写名称)。
(2)操作③的结果是只有一种化肥在研磨中发生反应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
(3)操作③的结果说明,在农业生产中,氮肥中的 尿素 能与碱性物质一起施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观察颜色首先将磷矿粉鉴别出来;
(1)碳酸氢铵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氨气,故闻气味能鉴别出来的是碳酸氢钠,故填:碳酸氢铵;
(2)尿素和氯化铵中,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由于尿素与碱性物质混合没有氨气产生,故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填:尿素。
17.(3分)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
(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化肥A的名称:A 尿素
(2)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能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3)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试写出化肥C与熟石灰研磨时产生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NH3?H2O .
【分析】(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得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
(2)根据碳酸氢铵在常温下易分解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
(3)根据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写出碱的化学式.
【解答】解:(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有氨味的为氯化铵、碳酸氢铵,加入稀盐酸,B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无现象的C为氯化铵.
(2)由于碳酸氢铵在常温下易分解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铵不分解.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3)由题意可知,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就是“碱雨”中碱,化学式为:NH3?H2O.
故答案为:(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2)无;(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NH3?H2O.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8.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检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
(1)生成气体A证明样品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N (填离子符号)。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H2SO4=K2SO4+H2O+CO2↑ 。
(3)步骤④的现象能否证明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2SO4?并说明理由
不能,加入的稀硫酸引入了硫酸根离子,对硫酸铵的检验会造成干扰 。
【分析】根据铵根离子和碱混合加热生成的氨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铵根离子和碱混合加热生成的氨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钾加热,生成的气体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样品中含有氯化铵、硫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B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D和溶液C,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溶液C中加入氯化钡会生成沉淀F和溶液E,所以
(1)生成气体A证明样品中存在的阳离子是N;
(2)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3)步骤④的现象不能证明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2SO4,理由是:加入的稀硫酸引入了硫酸根离子,对硫酸铵的检验会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1)N;
(2)K2CO3+H2SO4=K2SO4+H2O+CO2↑;
(3)不能;加入的稀硫酸引入了硫酸根离子,对硫酸铵的检验会造成干扰。
19.质检人员义务为农民检测化肥(如图),她们抄取化肥袋上化肥的名称:碳铵、氯化铵、硫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若你参加了检验组成员,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这些化肥?
[设计实验1]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设计方案如下(不填表格):
收集到的各种化肥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观察外观,将上述化肥初步分类。你认为灰白色化肥一类是① 磷矿粉和过磷酸钙 ;其它为白色。
闻气味:在白色化肥中能闻到明显气味的是碳铵,该化肥被检验出来。
溶解性: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② 磷矿粉 。
[设计实验2]对没有区分开的白色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进行研磨有氨味的是③ 氯化铵和硫铵 ;写出一个研磨有氨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NH4Cl+Ca(OH)2═CaCl2+H2O+NH3↑ 。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⑤ Ba(NO3)2 ;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⑥:
1 看 2 闻 3 溶
4 碱 5再检验阴离子
【分析】[设计实验1]根据化肥的颜色来分析;
根据碳铵在常温下易分解产生氨气来分析;
根据磷矿粉难溶于水来分析;
[设计实验2]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反思交流](1)根据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2)根据上述检验过程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计实验1]磷矿粉和过磷酸钙是灰白色的,碳铵、氯化铵、硫铵、氯化钾、硫酸钾均为白色;故填:磷矿粉和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能溶于水,而磷矿粉难溶于水,所以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磷矿粉;故填:磷矿粉;
[设计实验2]氯化铵和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故填:氯化铵和硫铵;NH4Cl+Ca(OH)2═CaCl2+H2O+NH3↑(答案合理即可);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硫酸钡)产生的是硫酸盐,无明显变化的则是氯化物;故填:Ba(NO3)2;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1看、2闻、3溶、4碱、5再检验阴离子;故填:看;闻;溶;碱。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0.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80g9.8%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7
7.4
6.1
5.8
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58.0% ;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5.1% .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黄铜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锌可与稀硫酸放出氢气;随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
(1)由第1次实验数据,加入20g稀硫酸固体质量减少1.3g,说明20g稀硫酸完全反应可消耗1.3g锌;
(2)对比后面的实验数据可发现,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时,固体质量只减少0.3g而非1.3g,可以说明此时黄铜中的锌已完全反应,则所剩余固体为不与稀硫酸反应的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反应消耗锌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
(3)前三次反应中稀硫酸都完全反应,所以,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硫酸锌溶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消耗硫酸的质量计算生成物硫酸锌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比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100%=58.0%;
故答案为:58.0%;
(2)参加反应锌的质量=10g﹣5.8g=4.2g
设共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4.2g
9.8%x
解得:x≈64.6g
答:共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是64.6g;
(3)参加反应锌的质量=10g﹣6.1g=3.9g
设前三次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放出氢气质量为z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3.9g
y
z
y=9.66g
z=0.12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5.1%
故答案为:15.1%.
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