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活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所有的学生都掌握“认识钟表”这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感到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
在观察、对比之后了解整时和半时的特点后,在钟面上能拨出整时和半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表。
老师现在想画一个钟表,你喜欢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选择一种形状画出钟面。让学生观察老师手里的钟表,添加内容,使钟面完整。
2.展示一组整时的钟表,让孩子观察时针和分针。得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并引出整时的概念)
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孩子建立认识整时后,做相应联系。
(1)我拨你说(教师演示,提醒孩子注意分针指向的位置不变,所以先拨分针,后拨时针。)教师拨3时、6时,学生说时间。
(2)同桌之间两人一组,左边的孩子先拨整时的时间(拨两个),右边孩子说时间。做完后交换拨。老师巡视,并找出两组孩子展示。
(3)同桌之间两人一组,左边的孩子先说时间(两个整时),右边孩子拨。做完后交换拨。老师巡视,并找出两组孩子展示。
3.
展示一组半时的钟表,让孩子观察时针和分针。得出当分针指向6时,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板书并引出半时的概念)
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孩子建立认识半时后,做相应联系。
(1)我拨你说(教师演示,提醒孩子注意分针指向的位置不变,所以先拨分针,后拨时针。)教师拨3时半、6时半,学生说时间。
(2)同桌之间两人一组,左边的孩子先拨半时的时间(拨两个),右边孩子说时间。做完后交换拨。老师巡视,并找出两组孩子展示。
(3)同桌之间两人一组,左边的孩子先说时间(两个半时),右边孩子拨。做完后交换拨。老师巡视,并找出两组孩子展示。
4.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学习了这个钟表后,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
的生活安排。(出示课题)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师:介绍得真清楚。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用所发的作业纸,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作息时间表,并讲给你的同伴听。
(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今天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拨一拨整时和半时的时间。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周末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
认识钟表
时针
短
分针
长
分针
12
整时
时针
指几就是几时
分针
6
半时
时针
过几就是几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