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动感的雕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手工制作方式,丰富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想象的训练,创作出一个有趣的有动感的雕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投入到有趣的手工活动游戏中去,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性、意识性、目的性正处发展阶段,但想象不够丰富,直接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本课的的教学,本科以实物投影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与想象的训练,创作出一个有趣的有动感的雕塑。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有趣的手工制作方式,丰富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学过《牧场之国》这篇课文吧?它是指哪个国家?生:(荷兰)师:你们还知道它的另外美称吗?生:(花卉之国、水之国)。师:出示风车图片,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图片中有什么?生:(风车)师:对,荷兰还有一个美称:风车之国。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风车有什么特点呢?生:(当风吹时会转动。)师:对,风车转动时外形上会发生变化,它其实就是一座有动感的雕塑。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下有动感的雕塑。请问同学们堆过雪人吗?你们堆雪人的时候就是简单的雕塑过程。
二、欣赏动感雕塑的图片。
1、学习传统雕塑的特点。
师:出示传统雕塑的图片,同学们观察一下:传统雕塑有什么特点?
生:不动的、看得见的、可以触摸的。
师:对,传统雕塑有静止的、可视的、可触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现代艺术中出现了与传统雕塑不同的形式的雕塑——动感雕塑。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动感雕塑有什么特点?
2、探究:有动感的雕塑的特点。
师:出示幻灯片图片、视频和实物:风车。欣赏动感雕塑的作品。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那些材料制作动感雕塑。同学们欣赏完以上的作品,思考:这些物品那些地方给人有动的感觉呢?
生:不固定的地方会发生转动,位置移动,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外形让人觉得他们在变化着。
师: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是雕塑本身自己在动吗?
生:是外力使雕塑活动的部分的发生了位置、外形的改变,改变了原来的空间。外力让雕塑的空间产生了位置的移动,从而达到空间的美感。
三、手工制作动感雕塑。
展示教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用这些材料简单的制作一下简单的风车雕塑。学生分小组组做。
步骤:
(1)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在正方形的纸上画对角线,从每个角至中心点沿对角线剪开一半的位置。
(2)在剪开的叶片上间隔一个角挖一个小洞,在中心挖一个小洞.
(3)把四个角往中心叠靠粘牢,做成风车叶片。
(4)
用吸管把这几个小洞穿起来,在前端在穿一张小纸片并用彩泥固定,限制风车叶片在吸管上的活动范围,风车就制作完成了。
(5)做完的几个风车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件能动的雕塑。
四、学生作品展示:
1、各小组选一名同学来展示该小组的作品。
2、全班评议,评出最佳作品。(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作品中不足的地方,怎样改进)
五、法制渗透
1、出示两张图片(一张被旅客乱涂乱画,一张没有被涂画过),提问:这两张图哪张更好看?为什么?适时渗透《中华人民文物保护法》。
2、出示两张图片:(一张丢了很多垃圾,一张没有垃圾),提问:哪一张图片更好看一些?问什么?我们改怎么做?教师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小结:同学们,既然美好环境能够给我们带来美得享受,当我们漫步在公园、广场、旅游胜地中去观赏那些雕塑时,我们可以带走美的记忆,但不能留下破坏的痕迹。同学们,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六、作业:想一想什么材料和结构的雕塑作品能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精心制作一件动感雕塑。
板书设计:
13有动感的雕塑
特点:
形体变化
空间——位移
外力——空间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