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3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3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19: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3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  )
A.1
B.0
C.偶数
D.奇数
2.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下面信息中有(  )个是比.
①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
②哥哥比弟弟高10厘米
③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1
④和面时,面粉与水的比是4:1
A.1
B.2
C.3
D.4
3.一个圆的周长和它半径的比是多少?(  )
A.2π:1
B.π:1
C.π
D.2:1
4.一个比的比值是1,后项是2.5,前项是(  )
A.2.5
B.1.5
C.2
5.五年级男、女生人数比是7:6,女生人数占五年级的(  )
A.
B.
C.
D.
6.如果a与b的比是2:5,那么(  )
A.a=2,b=5
B.a=5,b=2
C.a是b的
D.b是a的
7.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每分钟所行路程的最简整数比是(  )
A.8:9
B.9:8
C.:
D.:
8.从甲车间调出的人到乙车间,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就相等了。原来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  )
A.9:5
B.5:9
C.7:9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13:19读作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 
 .
10.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
11. 
 :8=0.5
9: 
 =.
12.甲数的50%与乙数的相等(甲、乙均不为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把1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重量比是 
 ,水和糖水的重量比是 
 。
14.甲8天的工作量等于乙10天的工作量,甲乙工效的最简整数比
 
 。
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这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最简比是 
 : 
 : 
 .
16. 
 ÷4=0.25=25: 
 = 
 (填分数)。
17.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之比是2:3,高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 
 。
18.红花朵数是黄花朵数的1.2倍,黄花和红花朵数的比是 
 ,红花和花朵总数的比的比值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8:5可以写成,但仍读作8比5. 
 (判断对错)
20.3:4= 
 .(判断对错)
21.淘气和笑笑比赛做口算题,淘气4分钟做32道,笑笑5分钟做35道,淘气与笑笑做题的速度比是32:35。 
 (判断对错)
22.如果a÷b=1.6,那么a和b的比是5:8。 
 (判断对错)
23.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且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数:乙数=6:5.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8小题)
2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乙数与丙数的比是6:7,甲数与丙数的比是多少?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25.有一段因地震损坏的公路,一个筑路队已经修完了,修好的和损坏公路总长的比是多少?
26.网块花布,一块正方形,边长是8分米,一块是长方形,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写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比、面积的比.
27.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如图所示.根据医学研究,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7:1,这个犯罪嫩疑人的身高约是多少厘米?
28.一个长方形花坛,它的长是45m,宽是30m.这个花坛的长与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多少?
29.一瓶盐水重120克,如果盐有20克,那么盐与水的比是多少?
30.甲、乙两数的比是5:6,乙、丙两数的比是4:5,已知甲、丙两数的差是15,则甲、丙两数分别是多少?
31.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满糖水,甲瓶里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1:9,乙瓶里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1:10.这两瓶糖水混合,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0.
【解答】解: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要明白: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和除式中的除数都不能是0.
2.【分析】①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表示长与宽相除,是比;
②哥哥比弟弟高10厘米,没有相除的关系,不是比;
③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1,表示比分,不是相除关系,不是比;
④和面时,面粉与水的比是4:1,表示面粉重量与水重量相除,是比;
故有2个是比,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①④是比,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3.【分析】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直径是半径的2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是2πr,则一个圆的周长和它半径的比是2π:1。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分析】因为,前项÷后项=比值,根据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前项=后项×比值,据此解答.
【解答】解:2.5×1=2.5,
答:前项是2.5.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及应用.
5.【分析】在这里把男生人数看作7,女生人数看作6,则五年级人数是7+6,求女生人数占五年级的几分之几,用女生人数除以五年级人数.
【解答】解:6÷(7+6)
=6÷13
=,
答:女生人数占五年级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在这里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单位“1”).
6.【分析】在这里,把把a看作2,则b看作5,求a是b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用a除以b.
【解答】解:把a看作2,则b看作5.
2÷5=,
即如果a与b的比是2:5,那么工a是b的;
故选:C.
【点评】注意,把a看作2,则b看作5,不是a=2,b=5.
7.【分析】把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看成单位“1”,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写出甲乙的速度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即可。
【解答】解::
=(×72):(×72)
=9:8
答:甲和乙每分钟所行路程的最简整数比是9:8。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写出甲乙两人的速度,再化简。
8.【分析】把原甲车间人数看作单位“1”,从甲车间调出的人到乙车间,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就相等了。说明乙车间现有原甲车间人数的,再减去从甲车间调入的,即为乙车间原来人数﹣=,1:即是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把原甲车间人数看作单位“1”,
乙车间人数:1﹣﹣=,
原来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1:=9:5。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转化为同一单位“1”下求比,注意应化为最简整数比。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横式比就按照前后的顺序读出数,先读第一个数再读比,最后读出第二个数,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最后读分母.
【解答】解:
13:19读作13比19.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1比3.
故答案为:13比19;1比3.
【点评】考查了比的读法,横式比先读前项再读比号,最后读后项,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号,最后读分母.
10.【分析】根据比的含义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据此解答.
【解答】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故答案为:两个数相除,前项,后项.
【点评】明确比的含义及比值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分析】根据: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由此可以得出: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8×0.5=4;
(2)9÷=6;
故答案为:4,6.
【点评】明确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和比值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因为甲数×50%=乙数×,所以甲数:乙数=:5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甲数×50%=乙数×,所以甲数:乙数=:50%=4:5。
故答案为:4:5。
【点评】把乘积式化为比例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题意知糖1克,水100克,糖水1+100=101(克),根据比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1+100)=1:101
100:(100+1)=100:101
所以糖和糖水的重量比是1:101,水和糖水的重量比是100:101。
故答案为:1:101;100:1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
14.【分析】我们把工作总量看作“1”,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各自的工作效率”,然后利用比的意义求甲乙工效的最简整数比即可,一定要化简比。
【解答】解:甲工效:1÷8=
乙工效:1÷10=
=():()
=5:4
故答案为:5:4。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意义,关键是求出甲与乙的工作效率。
15.【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另一个底角也是3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顶角是120°;求出比值即可.
【解答】解:180°﹣30°﹣30°
=150°﹣30°
=120°.
30°:30°:120°=1:1:4.
故答案为:1:1: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16.【分析】把0.2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4;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1: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5就是25:100。
【解答】解:1÷4=0.25=25:100=。
故答案为:1,100,。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17.【分析】由“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之比是2:3”可知把圆柱的底面积看作2份,圆锥的底面积就是3份,高之比是3:4,设圆柱与圆锥的高分别是3H、4H,根据圆柱的体积=SH和圆锥的体积=SH,分别算出体积,最后求出比即可。
【解答】解:设圆柱与圆锥的高分别是3H、4H,
圆柱的体积=2×3H=6H,
圆锥的体积=×3×4H=4H,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是6H:4H=3:2。
故答案为:3: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然后再用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即可。
18.【分析】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朵数是黄花朵数的1.2倍,黄花朵数:红花朵数=1:1.2=5:6,那么红花和总数的比是6:(6+5),再根据求比值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1:1.2=(1÷0.2):(1.2÷0.2)=5:6
6:(6+5)
=6:11

答:黄花和红花朵数的比是5:6,红花和花朵总数的比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5: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8:5可以写成,但仍读作8比5,所以这句话正确.
【解答】解:8:5可以写成,但仍读作8比5;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比与分数的关系.
20.【分析】根据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
【解答】解:3:4=.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与分数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此题也可看作是求3:4的比值,3:4=3÷4=.
21.【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两人每分钟各做多少道题;然后根据题意求比即可判断。
【解答】解:(32÷4):(35÷5)=8:7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关键是先求出俩人做题的速度,然后再进行比即可,注意要化成最简比。
22.【分析】如果a÷b=1.6,根据比的意义,a:b=1.6:1=8:5,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如果a÷b=1.6,
a:b
=1.6:1
=(1.6×5):(1×5)
=8:5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23.【分析】根据“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可知甲数×=乙数×,再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甲数与乙数的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即可判断。
【解答】解: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10):(×10)
=6:5;
甲数:乙数等于6:5,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与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决问题。
四.应用题(共8小题)
24.【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若乙数=1,则甲数=,丙数=,进而求出甲数与丙数的比、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然后根据比的性质,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答】解:设乙数=1,
由甲数:乙数=3:4,乙数:丙数=6:7,
可得甲数=,丙数=,
所以甲数:丙数
=:
=9:14
甲数:乙数:丙数
=:1:
=9:12:14
答:甲数与丙数的比是9:14,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比是9:12:1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连比的求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假设其中一个为“1”,然后根据比例的关系表示出其它两个量,再求出它们的比即可.
25.【分析】把这段损坏的公路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已经修完了的是,损坏公路总长是1,用修完的长度比上这条损坏公路的总长,然后化简即可.
【解答】解:

=2:13
答:修好的和损坏公路总长的比是2:13.
【点评】解决本题先找出单位“1”,把总长度和已修的长度表示出来,再作比,化简即可.
2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先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进而写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即可.
【解答】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比:(8×4):[(10+6)×2]
=32:32
=1:1;
它们的面积比:82:(10×6)
=64:60.
=16:15
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比是1:1;面积比是16:15.
【点评】掌握比的意义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与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这些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7.【分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mm,脚印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脚印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就是脚印的长度;脚印的长度乘以7就是人的身高.
【解答】解: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cm×7=175cm;
答:这个犯罪嫩疑人的身高约是175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
28.【分析】先写出对应的比,再根据比的性质将比化成最简比的过程,结果仍是一个比.
【解答】解:45:30=3:2
答:这个花坛的长与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3: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29.【分析】先用“120﹣20”求出盐水中水的质量,进而根据题意,用盐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比即可.
【解答】解:20:(120﹣20)
=20:100
=1:5
答: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5.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应明确:盐+水=盐水.
30.【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由题意可知,甲、乙两数的比是5: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5:6=10:12;乙、丙两数的比是4:5,利用比的基本性质,4:5=12:15;所以甲:乙:丙=10:12:15。由连比可以看出,甲:丙=10:15,已知甲、丙两数的差是15,所以甲为15÷(15﹣10)×10=30;丙为15÷(15﹣10)×15=45.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乙=5:6
乙:丙=4:5
甲:乙:丙=10:12:15
甲:丙=10:15
甲为15÷(15﹣10)×10
=15÷5×10
=3×10
=30;
丙为15÷(15﹣10)×15
=15÷5×15
=3×15
=45.
答:甲数是30,丙数是4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关键是求出甲、乙、丙的连比.
31.【分析】第一瓶中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第二瓶中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这两瓶糖水混合,糖占(+),水占(+),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
+):(+)
=(+):(+)
=:
=21:199
答:这时糖和水的质量之比是21:199.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两瓶糖水中,糖、水各占几分之几,然后再用两瓶中糖所占的分率之和比两瓶中水所占的分率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