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比尾巴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 比尾巴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6 20:2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比尾巴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
2
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
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后说一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巴)
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教材插图,让学生观看这些动物地图片后,轻声自读儿歌,然后想一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了什么。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音节。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然后说一说,这些动物中,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长?”后面的标点符号叫问号。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教师领读两遍)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这4个字要连起来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然后说一说谁的尾巴短。
教学流程和注意要点同第一句。
(3)指名读第三句,然后说一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第三句和前两句比,朗读时,“谁的尾巴”后面可以稍作停顿,快速换口气,再接着往下读。
(4)学生以“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为例进行练读。
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则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到底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2.学习第二节。
(1)放录像,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指导朗读理解。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师问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师问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谁的尾巴长,后答了谁的尾巴短。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③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师问,指名答。(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教材中是怎么回答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呢?(不是一把伞,像一把伞。强调“像”)
⑤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画出连线。
⑥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五、拓展延伸
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
2.指名同学回答。
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比、尾”等第一、二节学习的9个生字,让学生自读,牢记字形。同桌互相提问。
2.识记提手旁偏旁。朗读“把”字。“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
3.指导书写。
出示“长、比、巴、把”4个字的生字卡片,指导学生书写。
长: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在竖中线上收笔。
比:左窄右宽。短撇略高于短横。竖弯钩从竖中线写起,起笔略高于竖提的起笔。
巴:横折收笔靠近竖中线。短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上扬。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把:左窄右宽。“巴”要写得略小些,横折起笔略低于提手旁的横,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
特别注意:竖提要在竖的收笔处提笔作顿,再向右上出锋收笔。
七、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抽读卡片。
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习第三节。
(1)出示第三节内容,让学生朗读。和第一小节一样,教师也要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哪些要点。(教师圈重音“谁”,画出连线部分。)
(2)指名读、领读、齐读。
2.学习第四节。
(1)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到底是谁的尾巴弯呢?教师让学生观看插图,比一比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可让学生画画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
(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教师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画出连线部分。)
(3)谁的尾巴扁呢?(教师指导学生比较。)
(4)课文怎么回答的?(教师出示课文,指导朗读。然后师问生答。圈出重音“鸭子”,画出连线部分。)
(5)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
(6)出示插图,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孔雀的尾巴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指导朗读,师问生答。圈出重音“孔雀”,画出连线。)
(7)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
3.总结:这首儿歌的题目叫《比尾巴》,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
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
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模仿课文《你尾巴》,三问三答。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2.同桌讨论。
3.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
四、识记生字,了解偏旁
1.教师出示“最、公”2个生字,让学生自读,牢记字形。同桌互相提问。
2.识记八字头偏旁。朗读“公”字。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区分“伞”和“公”字。)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