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面积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面积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6 20: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研讨过程中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
教具、学具: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透明方格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营造宽松环境,理解归纳面积概念
1、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带大家到童话故事里的南瓜村去逛一逛。(PPT)引出巴依老爷的话:不公平,不公平,阿凡提的土地更大。
师:摸一摸巴依老爷和阿凡提土地的表面。(板书)
师:那在我们身边你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的表面?摸一摸。(书的封面、桌子的面、黑板的面……)
师:你们看看它们的表面有哪?(柱子,苹果)
师:物体的表面有平平的,也有弯曲的,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平平的表面。
小结板书:物体表面
2、比较课桌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的大小、比较课桌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的大小。学生反馈,教师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去摸周围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3、师:把物体的表面画在纸上,成平面图形,那它们能确定面积吗?
学生反馈,并悬空的摸一摸这些平面图形的表面。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确定面积吗?
(预设)生:有吧……/可能有吧。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能举个例子吗?进而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
【设计意图】此项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认识了物体的表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把物体的一个表面画下来,这样就由“面”过渡到了“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4、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小结并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由“面”到“形”的过渡,让学生理解归纳“面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操作研讨,了解面积单位的产生
(一)判断:下面这些图形的蓝色部分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师:为什么2号和4号不能表示他们的面积?
师:1号、3号和5号比较大小,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一眼就判断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我们称之为观察法。
师:1号和3号实际上是巴依老爷和阿凡提的土地表面,谁的面积大?
(预设)学生的意见可能不统一,因为单凭眼睛看是不能确定大小的。
师:同学们意见不一,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比出他们的大小吗?
师:哦,将两张纸片重叠,重叠的部分是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部分,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重叠法。
师:看样子观察法和重叠法都不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谁还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
(1)重叠剪多余,再重叠再剪多余的方法;
(2)测量的方法。
对于方法(1),展示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用剪刀剪的方法比较麻烦,同时还存在局限性和破坏性。
对于方法(2),学生说出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这里有三种可能:其一,是学生误将周长当作面积,认为测量出图形的长、宽便可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那么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比,再次辨析周长和面积;其二,可能有个别同学提前知道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要测量出长宽求面积,那么教师可以巧妙化解;其三,学生可能会说出使用小图形摆一摆,数个数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那么,教师此时可组织学生小组操作活动的开展,明确分工与要求。
(二)交流反馈,选出合适的面积单位。
师:请小组到台上来分享他们的收获。
师:我们刚才通过摆学具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在这几种图形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图形进行测量最为合适?为什么?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师:是的,正方形能铺满,可以准确测量出图形的面积,而且它的四条边一样长,不受摆放的限制。其实在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一个图形的大小就看它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同学们,你们的发现太有价值了!(小结并板书: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
三、练习提升,体验面积单位要统一
(一)游戏感知面积单位要统一
师:同学们刚才展示得都很好,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同学们趴在桌上,左边先睁眼,请观察你们看到的图形;右边睁眼,请仔细看清你们的图形。请双方猜猜谁看到的图形大?咱们一起来看看,想想是什么让你们造成了猜测的错误?
思考:为什么方格数不同,而面积大小相同?
教师小结:测量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比较。要用同样的标准去量,国际上就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再数数面积单位的个数就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小结板书:统一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比较面积的大小分两个层面展开:一用眼睛观察,二是在无法用眼睛观察比较的时候,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比较大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自主探索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易到难,贴近学生知识发展的最近区域。让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练习感受面积单位的价值
师:为了方便测量面积,人们制作出了这种方格纸来测量图形的面积,接下来我们就用他来解决问题吧!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这些图形都含有相同个数的面积单位。这也说明图形形状不同但面积可能相等,图形相同,但面积未必相等。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面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同学们,期待你们在今后学习中更精彩的表现!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

大小
封闭图形
用“□”作为面积单位
测量
统一面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