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主题阅读《金秋时节》拓展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主题阅读《金秋时节》拓展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7 06: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主题阅读《金秋时节》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
一、迁徙的季节
秋分过后,黑夜就渐渐比白天长了,缺乏阳光的寒冷时节又开始了。
田野里空荡荡的,夏天太阳所赐予的物产已经收获完毕,许多植物已经褪色或枯死。在植物和动物适应冬季以前,迁徙的季节来临了。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种子装备着小小的翅膀或是“降落伞”,比如蓟类植物,风把它们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地上到处都是新的种子。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它们离开了父母,自己去找一处新的住所。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随着秋日的光照一天天变短,候鸟的“生物钟”催促着它们说:是时候了,出发吧!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金翅雀是一种以蓟类植物为生的雀鸟,它会停留更长的时间,直到大雪覆盖它最爱吃的食物——蓟类植物的种子。
1.短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
)(多选)(3分)
A.田野
B.植物的种子
C.雨水
D.候鸟
E.幼小的动物的变化
2.当读到画“____”的句子时,我想到的植物是________。(2分)
3.秋天到了,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这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2分)
4.这篇短文与《秋天的雨》有什么异同呢?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秋天的,都写的是秋天的动物。


(2)《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了秋天的美景。


(3)本文主要描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


二、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而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yì)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在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菇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里面变得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5分)
草蘑
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榆黄蘑
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
小黄蘑
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花脸蘑
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猴头”
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3.短文写的是祖国___________的秋天,那里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阅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1)“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一句中,作者“凝视了一会儿”才明白秋天来临了,由此可知道“恍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2分)
(2)读“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时,我通过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知道了“贪婪”的意思是(
)(2分)
A.贪图快乐。
B.贪得无厌。
C.渴求而不知满足。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③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请结合短文内容,连一连。(2分)
第③段
牧童归晚图
第④段
稻田丰收图
第⑤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段
池塘秋色图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四、美丽的秋天
有人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天,有人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天,有人喜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冬天,但我更喜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
在我眼中,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
如果说春风像慈母,那么秋风就像一位(和谐
和蔼)的父亲,时不时用那双略显(粗糙
粗心)的大手轻轻拍打我的脸庞,带给人多么亲切的感觉!在秋风的吹拂下,湖水犹如淡蓝色的绸缎,泛着粼粼波光;树叶也沙沙作响,仿佛在弹奏着动听的小曲儿……
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秀
优雅)的华尔兹呢!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脚下软绵绵的,边走边欣赏着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
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瞧,金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在灿烂的阳光下光彩夺目。扑面而来的阵阵(浓郁
浓厚)的稻香,令人垂涎欲滴。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如雨的汗水滑过他们的脸庞,滴入土壤,仿佛又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透着爽朗清新;秋天是一幅绚丽的画,五彩缤纷,引人入胜。当枫叶变红的一刹那,当菊花盛开的那一刻,当大雁南飞的时候,便是秋姑娘来问候你啦!
1【词语运用】用“\”划掉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当的词语。
2【语文要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很多。读到“绚丽”时,我想到了一个与它意思相
近的词语“_____”;读到“粼粼波光”时,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读到“垂涎欲滴”时,想到每次闻到妈妈做红烧肉的香味,我就会馋得_____
______,从而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3【品读句子】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比喻
C.想象
◆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秋天的某一个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梳理内容】短文从(
)、(
)和(
)这三个方面展现了秋天的美。
A.秋风和蔼
B.树林美丽
C.颜色绚丽
D.稻子丰收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语言运用】请你试着把第1自然段中所引用的诗句换成恰当的四字词重新写一写。
有人喜欢_________的春天,有人喜欢_________的夏天,有人喜欢_________的冬天,但我更喜欢_________的秋天。
参考答案
一、1.ABDE
2.蒲公英
3.大雁南飞
4.(1)×
(2)√
(3)√
二、1.(1)精美的菜肴,文中指“猴头”很美味。
(2)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3.北极
短暂
三、1.(1)突然
(2)C
2.C
B
A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在补充句子时,先联系事物的颜色特点来进行想象,再将句子补充完整。如,天空是蓝色的,像一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枫叶是红色的,红得像一团火焰;稻田是金色的,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3.天空
小塘
芦苇丛
白鹅
4.第③段
牧童归晚图
第④段
稻田丰收图
第⑤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段
池塘秋色图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第③段描写了池塘的景色,与“池塘秋色图”相关;第④段描写了山谷里的枫叶,与“枫林红叶图”相关;第⑤段描写了稻田,与“稻田丰收图”相关;第⑥段描写了回家的牧童们,与“牧童丰收图”相关。
5.对秋天原野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短文描写了秋天原野的美丽景色,只有喜爱秋天的原野,才能从这些平常的景色中感受到美丽,所以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原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1.和谐
粗心
优秀
浓厚
2.瑰丽
阳光照在湖面,湖面闪闪发光直流口水
3.A
示例:圆圆的苹果换上了红色的外衣,朝农民伯伯露出了笑脸。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好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呢”赋予树叶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4.A
B
D
喜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内容的能力。短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美丽的秋天。第1、2
自然段总述,第3、4、5自然段分别从秋风、秋天树林的美丽和秋天丰收的景象三个方面展现了秋天的美;第6自然段又总述。因此答案依次是A、B、D。
5.莺歌燕舞
骄阳似火
大雪纷飞
金风送爽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与运用四字词语的能力。可结合四季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