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资料:《石缝间的生命》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秋学期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资料:《石缝间的生命》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17 14:16:22

文档简介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鞍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董 艳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品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情感目标: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展示一组植物艰难而又倔强地在石缝间生长着的镜头,交流看后的感受。
  导语:
  这组图片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激情,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着的生命,是值得我们敬畏和赞美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作家林希,品读《石缝间的生命》,共同赞美生命的力量。
  (师板书)。
  二、小组探究,自主学习。
  1、利用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
  倔强 采撷 吮吸 扼制 狭隘
  贫瘠 潸然 逊色 犀利 繁衍
  2、了解作者: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0年在《河北文学》首发小说,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时年19岁。19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直到1980年平反,才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曾任《新港》杂志编辑,代表作有诗集《无名河》、中篇小说《高买》、长篇小说《桃儿杏儿》等。其诗集《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1983至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学特别奖。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一)、配乐,由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个别正音。
  (二)、把握文章内涵。
  1、“我”对石缝间的生命持怎样的态度?
  生:感动得潸然泪下
  (师板书)
  2、文章标题为“石缝间的生命”,那么这是怎样的“石缝”,这又是怎样的“生命”呢?
  生:这是不毛的石缝。
  这是倔强的生命。
  (师板书)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自主学习,找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精彩的画面?
  生:完成填空题
  石缝间无名的野草
  石缝间苦苦的蒲公英
  石缝间参天的松柏
  (师板书)
  4、说一说
  这三幅画面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本题学生的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说出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说出自我的感悟,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紧扣书本,领略三种石缝间的生命的特点。)
  5、找一找,读一读
  在对这三种生命力进行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情不自禁地为石缝间的生命现象而感动,许多抒情文句已超越了对这三种生命的感叹,试你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文句。
  参考答案
  “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
  “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本题学生的回答可以不受参考答案的限制,因为凡是学生找到的句子必定是他们认为的对生命的感叹,必定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句子。)
  6你认为文章是否仅仅赞美野草、蒲公英和松柏?为什么?
  “石缝间的生命”象征着在困境中拼搏发展的生命(人)。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点拨。
  (师板书)
  四、合作共创,深入悟神。
  1、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也是哲学的,又是美学的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生物学:生命有异常的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不可扼制。
  哲学:生命的价值在于拼搏。
  美学: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学生自由发挥。其实关于“生物学”和“哲学”的意义在前面的环节中已经有所感悟,在此由学生自己总结,加深理解。教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2、探究全文的主旨句。
  问:面对最困厄的境遇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五、融情升华,拓展感悟。
  小结主题:本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极度感动的情绪,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1、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成才的。交流你所知道的这类人。
  (大屏幕展示如下内容,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考。)
  *贝多芬28岁起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这种致命的打击并没有打倒这个坚强的人,他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的《命运交响曲》就是他与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
  *张海迪胸部以下瘫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自学医术、自学大学课程,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 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了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度产生自杀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安排生活,开始艰难地从事写作,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海伦 凯勒、孔子、屈原、司马迁……
  六、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教师朗读学习本文的随感,与学生共勉。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
  以“感悟顽强的生命”为主题,把你认为最难忘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2、选做题:
  喜欢朗诵的你可以选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来诵读;
  喜欢摄影的你可以去拍摄最触动心弦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场景;
  喜欢书法的你可以搜集整理一些表达拼搏精神的名言警句;
  喜欢阅读的你可以欣赏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杰克 伦敦《热爱生命》,张晓风《敬畏生命》,并写下随笔(共20张PPT)
石 缝 间 的 生 命
作者:林希
九 台 市加工河中心学校(中 学部)
制作人:曹洪新
创 设 情 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和学习本文托物言 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石缝间生命生长的 特点,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整 体 感 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文中对题目作出概括性诠释和理解的应是哪一语段? 3、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根据全文,其作用何在?原因何在?
4、试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快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石缝间的生命指的是哪几种植物?
2.文章所提到的这些生命和我们日常在公园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合 作 探 究
3.学习石缝间的小草
(1)文中哪几句话是描写小草的?
(2)这些描写性的句子告诉我们什么?
(3)你喜欢石缝间的小草吗?
(4)品读有关小草生命实质的话。
4、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学习蒲公英和松柏。
(1)用点点、圈圈、划划的方法分别找出描写
(2)说说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什么精神。
(3)品读有关蒲公英和松柏生命实质的话。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用石缝间倔强生长的植物象征了什么精神
1.这三种石缝间的生命有着怎样的生存环境?
2.齐读最后两节。找出最后两节中感触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先讨论后交流。
深入研究
迁 移 拓 展
1、说说你知道哪些有拼搏精神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
2、当你陷入困境时,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
3、谈谈在你们的记忆仓库中适合今天所学课
文的名人名言。
拓 展 提 高
作业: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一些雄奇的山峰、
广袤的海洋,花鸟草虫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给人以沉思感悟。请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写一篇500字的抒情散文。
谢 谢 大 家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