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月球与月相(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月球与月相(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7 09: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距太阳远近差异大
B.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C.月球体积小吸热散热快
D.月球的公转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2.“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虹湾,如图是“玉兔”车登月时的照片.当时正值月昼期,月面明亮,但月空漆黑,其成因是因为月球没有(  )
A.月面长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反射作用
3.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可达300多摄氏度,主要是因为(  )
A.月球的自转速度快
B.月球公转速度快
C.月球周围没有大气
D.月球距离太阳近
4.以下关于月球的正确说法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B.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是因为月球只是围绕地球公转,没有自转运动
C.月球上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和水的调节与缓冲作用
D.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既有高山也有平原
5.2016年1月1日星期五元旦(农历十一月廿二),当天晚上的月相大致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7.地球上将发生我国可见的月偏食现象,届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为(  )
A.
B.
C.
D.
8.中国计划在今年发射“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观
测不到月球背面是由于(  )
A.月球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B.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C.月球的公转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D.月球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
9.从美国西部时间2017年
8

21
日上午
9
时零
5
分开始,一条宽度约
70
英里(约
113
公里)的日全食带贯穿美国的11个州。此时,如图中日、月、地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0.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是由日、地、月三者位置所决定的.当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而且(  )
A.地球位于日、月之间,会出现日食现象
B.月球位于日、地之间,会出现日食现象
C.太阳位于地、月之间,会出现月食现象
D.月球位于日、地之间,会出现月食现象
11.日全食产生时,日月地三者的关系是(  )
A.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B.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C.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D.三者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2.月球的运动特征:月球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前段时间,一条消息“2012年12月21日(农历初九)有日食天象,届时将有灾难发生”广泛流传,令很多人不知所措.事实证明,12月21日并没有日食现象发生.
(1)日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除日全食以外,还有  、  
(2)日食必定发生在  (填月相),但并不是每个月该时期都能发生日食现象,请在月相变化示意图中画出12月21日月球的大致位置,并据此解释12月21日不可能发生日食的原因.  
(3)12月21日这一天,月球升起的方向是  ,原因是  
(4)这天月球升起的时段大约是  
A.
6:00﹣8:00
B.12:00﹣14:00
C.18:00﹣20:00
D.24:00﹣2:00.
14.农历己丑年十一月初七是北半球冬至日,读图回答:
(1)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图中A、B、C、D四处中的  处附近,当天的月相是  ,我国东部沿海将出现  (大或小)潮;
(2)一周后,月球将运行至图中字母  处附近,当日天气晴朗,未出现月食的原因是  不在同一平面上。
15.读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秋佳节赏月,月球位于图中字母  处,此时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早晨\中午\傍晚\子夜)。
(2)当地球上的人看到日食时,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字母  处。此时的潮汐为  (大、小)潮,原因是  。
(3)月球在A处时的月相名称是  ,这时月亮的亮面朝  (东、西)凸出。
(4)月球从B到B的周期是一个  
月。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月球与月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解: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故选:B。
 
2.解:根据物理学原理,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眼成像,光线来自于光源(离月球最近的光源为太阳),月面明亮是因为月面反射太阳光所致,人能看见天空是因为大气散射所致,月空无大气,因此月球没有大气散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月空就显的黑暗,辐射是能量的传递,与光线无关,正确答案为C.
故选:C.
 
3.解:由于月球质量和体积小,引力较小,故而缺水大气层,白天急剧增温,夜间缺乏大气的保温作用急剧降温,因此昼夜温差大。
故选:C。
 
4.解: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是因为月球是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跟自转的周期一样;月球上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月球没有水;月球表面高低起伏,但没有有高山平原。
故选:A。
 
5.解:由题中材料可知,2016年1月1日星期五元旦是农历十一月廿二,月相是下弦月,结合题中图可知是D.
故选:D.
 
6.解:图①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前后;图②为凸月,出现在下弦月前满月之后;图③为蛾眉月,出现在下弦月之后;图④为凸月,出现在满月之前,上弦月之后,故月相的出现时间顺序应为①④②③,C项正确;
故选:C。
 
7.解:2019年7月17日为农历六月十五,此时应为满月,地球应处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图中C选项符合。
故选:C。
 
8.解:A、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地球的公转转周期是1年,二者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由于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面对地球,月球背面在地球上看不到,故正确
C、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3天,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时56′4″,二者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D、月球的自转周期是27.3天,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时56′4″,二者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解:读图可知,图中黑实线为太阳光线。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其中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据图可知,只有A图符合题意。
故选:A
 
10.解:通过分析可知,当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当月球挡住太阳光时就会出现日食现象.
故选:B.
 
11.解: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天体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从地球上望去,太阳光线被月球所遮挡.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2.解:月球的公转自转周期恰好相等,平均周期是(27.32166)日.所以我们只看见月亮一个面(正面),不完全一样的话我们就能看见其背面.
故答案为:相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3.解:(1)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2)月亮跑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且三个天体基本排成一线,月球的影子罩住地球全部或部分.就会发生日食;日食必定发生在新月,12月21日下弦乐.
(3)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月球升于东,落于西.
(4)下半月,下半夜,见于西天,则其升起的时间应该相差12小时.
故答案为:(1)日环食,日偏食.
(2)新月,在图中的下方.
日食发生的条件是:日、地、月三者处在同一平面;并且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12月21日为农历初九,所以不可能发生日食现象.
(3)东方,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4)B
 
14.解:(1)由题中材料可知时间是十一月初七,此时是上弦月,月球运行至图中A、B、C、D四处中的D附近,会出现小潮。
(2)一周后大约是十五左右,月球运行至A点附近,之所以未出现月食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和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不在一个平面上。
故答案为:(1)D;上弦月;小。
(2)A;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和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不在一个平面上。
 
15.解:(1)中秋佳节是八月十五,月球位于图中字母D处,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2)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日食发生在这时。每逢新月与满月时,月球引力形成的潮汐和太阳引力形成的潮汐相互叠加,形成大潮。
(3)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
故答案为:
(1)D
傍晚
(2)B

日月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
(3)下弦月

(4)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