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一、单选题
1.(2021·温州模拟)小明将一只鸡蛋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食盐,观察到鸡蛋的浮沉变化如图所示。甲、乙、丙中鸡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B.?F甲=F乙3.(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甲漂浮在水面,乙沉在水底,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的密度比乙大
C.?甲受到的浮力等于甲的重力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4.(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有一个中间均匀分布着四个相同空心圆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够悬浮,若沿图中实线位置将其分割成不等大的两部分,则(??
)
A.?两部分仍然悬浮??????????????????????????????????????????????????
B.?两部分都下沉
C.?左边部分上浮、右边部分下沉?????????????????????????????D.?左边部分下沉、右边部分上浮
5.(2021九下·绍兴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
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
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6.(2020八上·余杭期末)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一定不受浮力的是(??
)
A.?A???????????????????????????????????????????B.?B???????????????????????????????????????????C.?C???????????????????????????????????????????D.?D
7.(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实现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G1,F2G2??????????????????C.?F18.(2020八上·青田期末)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
C.?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
D.?它在这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9.(2020八上·滨江期末)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
,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2.(2021·慈溪模拟)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400cm
B.?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C.?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
D.?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5N
二、填空题
10.(2021·丽水)如图是小科自制的简易水陆两栖车模型,整“车"质量0.1千克。
(1)接通电路后,尾部叶片转动,推动车子向前,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当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
11.(2021·温州模拟)泡茶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时,浮力________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茶叶冲泡后,房间里能够闻到浓郁茶香的原因是________。
12.(2021·温州模拟)?
2016
年
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1)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________
。
A.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B.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
C.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13.(2021九下·绍兴月考)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容器盛的是________液体;
(2)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________木块在b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填“>”“<”或“=”)
(3)a容器底部收到液体压强________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填“>”“<”或“=”)
14.(2020八上·嘉兴期末)?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现入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游到深度为
10909
米的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接近某—工作深度时,会抛掉部分压载铁以使潜水器处于________状态,便于在不同区域进行水下作业。完成作业后,会再抛掉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三、解答题
15.(2021·杭州)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1.0×103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16.(2021·龙湾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自制了一架简易液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如下:
双精确度简易密度计使用说明书
使用方法:
⒈弹簧测力计左边表示测力计示数,右边表示相应液体密度示数。
⒉将小金属块用细线挂于测力计挂钩处,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密度计的标记数值为0。
⒊将小金属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液体中。
⒋在右边刻度板上读出相应密度值。
(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小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
(2)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时,左边测力计示数为1牛,则对应右边的密度值是多少?
(3)若将小金属块换成大金属块,判断该密度计的量程和精确度将如何改变,并说明理由。
17.(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圆柱形容器里盛有一定量的水,一重为5N的物体在水中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8N,如图所示。求:(g=10N/kg)
(1)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的密度。
18.(2020八上·嘉兴期末)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将西红柿放入盛满水的滋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
450毫升,再用牙签将西红柿轻轻压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50毫升。
(1)当西红柿漂浮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其重力。
(2)当该西红柿全部没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19.(2020八上·吴兴期末)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图丙可以正确描述F浮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g取10N/kg)
(1)请分别画出F浮=4N时,F浮=10N时,木块在容器中的状态示意图。
(2)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求细线的长度为多少?
20.(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木制的“菱桶”(可看成是圆柱体),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采菱时的载人工具。已知菱桶的底面积为2m2,高约25厘米,质量为20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3)若图中采菱人的质量为60千克,“菱桶”此时露出水面高度为20厘米,则“菱桶”内放了多少千克的菱角?
四、实验探究题
21.(2020八上·吴兴期末)?
2020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活动拉开帷幕,明星舰船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轮停靠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供市民参观。“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吨,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为了探知轮船的奥秘,了解轮船各项参数背后的意义,STEAM小组的同学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了“雪龙2”模型,如图甲所示。。
(1)设计制作船模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重点考虑船的哪些因素?________(至少答3点)
(2)根据船的相关知识,小明同学已经在船舷上绘制了一条载重线。请你根据载重线测出这艘船模的最大载重量,测量的方法是________(简述实验步骤)
(3)你觉得在轮船上勘绘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A.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
B.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C.保证船舶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
D.判断船舶是否超载
(4)现实中,船舶上往往不止一条载重线。如图乙所示为“雪龙2”轮船船舷上漆着的5条载重线。其中的S表示“印度洋载重线”,W表示“北大西洋载重线”。请说明“S”在上,
“W”在下的原因?________
22.(2020八上·仙居期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水的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b)
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2)由(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潜入10909米海底,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下潜到上万米的海底难度非常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3.(2020八上·余杭期末)小金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他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标注成六等分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
浸入液体格数
未浸入
1
2
3
4
5
6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4.80
4.69
4.6
4.51
4.39
4.30
4.21
浮力大小F浮/N
0
0.11
0.20
_____
0.41
0.50
0.59
(1)当进入的液体格数为3时,金属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N
(2)小金假设金属圆柱体进入1格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1(不考虑具体大小和单位),则浸入2格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为2,因此可以用进入格数代替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经过实验,绘制出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用浸入格数代替)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是成________。
(3)小金对甲方案进行修改,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进行“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哪一变量相同?________。
24.(2020八上·西湖期末)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小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若小金的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F4=________N。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若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未装满,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25.(2020八上·嘉兴期末)同学们在探究与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各步实验中液体均未溢出)。
(1)根据步骤B、C、D、E中所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物作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6.“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使用过程中,发现称量范围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
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物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器材: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4.0N)、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试验。
【数据处理】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ρ液(g/cm3)
—
0.8
1.0
1.2
1.4
1.9
2.0
电子秤示数F拉(N)
0.4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x的数据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________;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________。
27.(2021·婺城模拟)如图所示是小科自制的用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装置:将弹簧和标尺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弹簧静止时指针正对标尺上的A位置(本装置使用时,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
(1)向杯中缓慢注水,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到金属块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指针由标尺上的A位置缓慢上移至C位置,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有关,此过程中支架上O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F1;继续向杯中注水,指针________(填
“上移”“不动”或“下移”)。
(2)为了探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小科将水倒尽,向杯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ρ液>ρ水),当指针指在C位置时,他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
(3)将液体倒尽,用等体积的塑料块(ρ水<ρ塑料<ρ金属)替换金属块进行实验。向杯中缓慢注水,从塑料块底部接触水面,到塑料块浸没到水中的过程中,支架上O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F2
,
则△F1_____?(填
“>”“=”或“<")△F2。
28.(2021·下城模拟)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金用表面贴有白纸的木板、弹簧、金属块、细线等制作了一个液体密度计。弹簧下端挂上金属块,指针静止时的位置标为A;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而不接触容器,指针静止时的位置B处标记为1.0;将金属块浸没于密度为0.8g/cm3的酒精中而不接触容器,在指针静止时的位置C处标记为0.8。
(1)C
处应在B处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B
与
C
的中点处应标注的值________(选填“<”“>”或“=”)0.9。
(3)标记完刻度后发现刻度A与B之间的距离较小,为了增大最小刻度之间的距离,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C
二、填空题
10.【答案】
(1)相互(2)1
11.【答案】
(1)等于(2)不变(3)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或者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答案】
(1)等于(2)A,B
13.【答案】
(1)乙(2)=(3)>
14.【答案】
悬浮;大于
三、解答题
15.【答案】
(1)解:因为空桶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桶=10N(2)解:上升;
F浮总=ρ液gV排=1×103Kg/m3×10N/kg×6×10-3m3=60N
G石=F浮总-G桶=60N-10N=50N
m石=
=5kg
16.【答案】
(1)C
(2)解:当金属块浸没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F=G-F拉=2牛-1牛=1牛
V排=V物=40厘米3=4×103米3
ρ液=F浮/gV排=1牛/10牛/千克×4×10-5米=2.5×103千克/米
(3)解:量程变大,精确度变大。物块悬浮时,物块密度和液体密度相同,此时量程最大,由说明书中数据可知,大物块密度大,所以量程变大。根据ρ液=△F拉/gV排
,
当拉力变化量相同时,大物块比小物块体积大,V排变化量也大,所测液体密度的变化量小,所以精确度高。
17.【答案】
(1)物体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即F浮=G+F拉;
那么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为:F拉=F浮-G=8N-5N=3N;
(2)该物体在水中浸没,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即;
(3)该物体的密度。
18.【答案】
(1)等于
(2)当西红柿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0mL+50mL=500mL=5×10-4m3;
此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5×10-4m3=5N。
19.【答案】
(1)解:F浮=4N时木块未离开烧杯底部
F浮=10N时绳子被拉直,水面达到木块上表面及以上
(2)解:分析图可知木块漂浮时浮力为6N
∵F浮=G物=
m木g=ρ木gV木
∴ρ木=0.6×103Kg/m3
(3)解:
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
那么细绳的长度:L=h-a=25cm-10cm=15cm。
20.【答案】
(1)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漂浮,
它受到的浮力F浮=G桶=m桶g=20kg×10N/kg=200N;
(2)此时木桶排开水的体积;
木桶浸入水面的深度;
那么木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露=h-h排=25cm-1cm=24cm。
(3)木桶排开水的体积V排'=Sh排'=2m2×(0.25m-0.2m)=0.1m3;
木桶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0.1m3=1000N;
那么木桶内菱角的重力为:G菱角=F浮'-G桶-G人=1000N-200N-60kg×10N/kg=200N;
木桶内菱角的质量为:。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材料、稳定性、载重量、形状等(合理即可)
(2)方法一:船模放在水面上,逐渐往船中装物体(如细沙等合适的物质)直到水面恰好到载重线,称出往船模中所装物体的总质量即为船模的载重量。
方法二:利用一个大的溢水杯能放下船模,在溢水杯中放满水,将船模放入杯中,用手将船模下按到水面刚好到达载重线,测出排出水的体积,利用公式计算出溢出水的质量就为船模的载重量。
(3)A,B,D
(4)船满载时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且不变,在不同的海域,海水的密度不同,根据公式F浮=G物=ρ液gV排可知,海水密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北大西洋海水密度大于印度洋海水的密度,所以S在上,W在下。
22.【答案】
(1)0.4
(2)(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3)液体内
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万米水深压强太大
23.【答案】
(1)0.29
(2)正比
(3)浸入液体的深度
24.【答案】
(1)1
(2)1.5
(3)1.0×103
(4)不能,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水的重力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无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5.【答案】
(1)排开液体的体积
(2)小于
26.【答案】
(1)0.6
(2)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3)金属块碰到烧杯底部
(4)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27.【答案】
(1)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动
(2)继续注入该液体至金属块全部浸没
(3)=
28.【答案】
(1)下方
(2)=
(3)增大金属块体积(增大同材料金属块的质量)或用更软的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