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昼夜与四季(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昼夜与四季(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7 09: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昼夜交替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不停的绕太阳公转
C.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2.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
A.昼夜更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各地的时差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产生了(  )
A.东西时刻的差异
B.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出(  )
①地球的公转方向
②地球的自转方向
③昼夜更替现象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6.读图,如图所示的时刻,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的是(  )
A.A地
B.B

C.C

D.D

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四季变化
②昼夜长短
③昼夜交替
④时间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地球时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
D.地轴和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  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0.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未被照亮的半球是  .
11.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  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  点先进入黑夜.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  .本初子午线的度数为  .
(4)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  (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  带的分界线.
12.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  也不  的球体,所以地球的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3.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
(2)A,B两点,  点先迎来黎明。
(3)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  。
(4)北极圈内出现了  (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  带的分界线。
(5)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  运动.地球自转方向是  ,图中a、b、c三个箭头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更替的现象,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昼,夜)半球.
15.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M海域代表的大洋是  .
(2)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是  (填字母),代表我国泰山站的数字是  .
(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月,选择这时建站的原因是  .
16.读图,回答问题
(1)由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
(2)位于昼夜半球交界处的线叫做  .
(3)图中两地的昼夜情况是:A地  ,B地  .
(4)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  现象.
(5)北极上空看,地球  转动,南极上空看,地球  转动.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昼夜交替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根据题意。
故选:A。
 
2.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D。
 
3.解:东西时刻的差异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都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A。
 
4.解: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在北极上空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故选:B。
 
5.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地球在不断自转,一个具体的地点总是不断地昼夜交替。
故选:B。
 
6.解:读图可得,B地位于晨线上,该地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
故选:B。
 
7.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故B正确。
故选:B。
 
8.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交替,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而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这种真实的运动,却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这恰恰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故答案为:自转.
 
10.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地球在不断自转,一个具体的地点总是不断地昼夜交替.
故答案为:昼半球;夜半球.
 
11.解:(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因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图示的当天,A、B两点中,B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D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向,读图可知,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为0°;
(4)读图可知,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1)如图;(2)B;D;(3)正西;赤道;0°;(4)极昼;北温.
 
12.解: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地球的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故答案为:透明;发光.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3.解:(1)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天。
(2)A、B两点中B点先迎来黎明,该点位置偏东。
(3)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
(4)图中所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5)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所以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故答案为:(1)一天;(2)B;(3)赤道;(4)极昼;北温;(5)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14.解:读图可知,(1)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a、b、c三个箭头中,a箭头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图中阴影部分没有被太阳照射,代表的是夜半球.
故答案为:
(1)自转;自西向东;a;
(2)昼夜;夜.
 
15.解:(1)M海域代表的大洋是太平洋.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所以能正确表示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是a,图中①是长城站,②是昆仑站,③是泰山站,④是中山站;
(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选择这时建站的原因是南极处于极昼时期气温相对比较高.
故答案为:(1)太平洋;(2)a;③;(3)2;南极处于极昼时期气温相对比较高.
 
16.解:读图可知,(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
(2)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转动叫地球的自转,位于昼夜半球交界处的线叫做晨昏线.
(3)图中A、B两地中,A地为白天,B地为黑夜.
(4)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等.
(5)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按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
(1)不透明;一面;
(2)晨昏线;
(3)白天;黑夜;
(4)昼夜交替;
(5)逆时针;顺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