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火山与地震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在( )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C.大洋边缘
D.板块内部
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以下地震逃生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靠近广告牌和煤气管道
B.远离玻璃幕墙、危房
C.逃离水塔、烟囱
D.远离路灯、高压线
4.
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截至当地时间2018年10月9日13时,强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增至2010人,另有671人失踪、10679人受伤。关于此次地震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有关板块学说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B.板块是静止不动的
C.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D.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6.某学校地理研究小组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把用海绵纸剪成的六大板块模型,放在半盆水上,盆中的水代表板块底下的软流层,两位同学将吸管放入海绵纸底下的水中,轻轻吹气。吸管吹出的气泡相当于地底产生的能量。仔细观察气泡主要出现的部位,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内部气泡多,不稳定,可以猜想板块内部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
B.板块的交界处气泡多,比较活跃,可以猜想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
C.板块内部气泡多,比较稳定,可以猜想板块内部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
D.板块的交界处气泡多,比较稳定,可以猜想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
7.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从地震带说,属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东非大裂谷
D.大西洋中部地震带
8.下列关于菲律宾和马荣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
②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
③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④马荣火山喷发百害而无一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全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和 。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 的地带。
1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活跃);板块与板块交
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 (稳定、活跃).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 活动频繁.
12.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共分为 大板块,其中,A处为 板块.
(2)B处是 板块,它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 (碰撞挤压、张裂)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 (扩张、缩小).
(3)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的 (内部、边缘)地带.
13.一般说来,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与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A、 ,B、 ,D、 ,E、 .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的是 板块.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 ,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而抬升.
15.如图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代表的大洋沿岸地区有全球最大的 火山地震带,请你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该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原因: .
(2)从纬度位置看,图中哪个字母代表的大洲最可能被称为热带大陆 .
(3)请在亚洲南部用阴影表示一个半岛的范围.
(4)请在图中标注印度洋.
(5)大洲C的西部有著名的高大山脉,该山脉形成是由 板块与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
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其中是:E是 板块,F是 板块,A是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写名称).
(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填字母).
(4)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即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填字母).
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火山与地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亚洲和欧洲属于亚欧板块。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解: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A。
3.解: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应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如果地震还未开始,但已听见地声或看见地光,应立即关闭煤气,浇灭火炉,切断电源,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房屋,到户外空旷处躲避。地震时来不及撤离者,应尽快寻找空间狭小或有管道通过的地方如卫生间或墙角等躲藏,或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在地震过后迅速撤出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围墙、电线杆、大型广告牌、水塔、烟囱、路灯、高压线等。在教室或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冷静行动,听从指挥,震动会使门窗变形而自动关死,出逃时应打开出入口,确保人员迅速撤离。
故选:A。
4.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A。
5.解: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6.解: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读图可知,两位同学所做的实验中,气泡出现在板块的交界处,可以猜想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7.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四川汶川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B。
8.解:菲律宾和马荣火山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使人患呼吸道疾病;马荣火山喷发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公路等,火山灰也会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种植条件;结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解: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在那里,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故答案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0.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活跃;板块交界。
11.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稳定;活跃;地震.
12.解:(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A处为南极洲板块;
(2)B处是非洲板块,它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张裂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扩张,形成新的大洋;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的边缘地带.
故答案为:(1)六;南极洲;(2)非洲;张裂;扩张;(3)边缘.
13.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内部;交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4.
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A美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E亚欧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而抬升形成的.
故答案为:
(1)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2)太平洋;
(3)活跃;
(4)亚欧;印度洋.
15.解:(1)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环太平洋地区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D是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3)亚洲南部有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三大半岛.
(4)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5)大洲C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
故答案为:(1)环太平洋;环太平洋地区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2)D;(3)(4)(5)太平洋;美洲.
16.解:读图可知,(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其中E是亚欧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A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E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由两板块不断地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4)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由于两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答案为:
(1)六;亚欧;太平洋;美洲;
(2)太平洋;
(3)E;C;
(4)环太平洋
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