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灯光
一课时
8
※
灯光,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你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吗?
灯光让城市更明亮,让家庭更温暖,让生活更美好。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灯光会怎样?
课前导入
每到晚上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人们就不能看到晚上美丽的场景……
电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然而,在战争年代,它却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同学们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关于“灯光”的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气根火柴》《路标》,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而他自己则因火光被暴露而英勇牺牲。
整体感知
同学们思考一下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部分(3-11)
第一部分(1-2)
写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和一声“多好啊”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部分(12)
写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又缅怀起战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
①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
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③1947年的初秋……?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现在
往事
倒叙
课文详解
课文题目为“灯光”,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灯光”?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多好啊!
文眼
“多好啊!”出现了____次,第____次是______(人名)在______这一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______,想到了________。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的心头微微一震,……
第一次
路人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由衷赞叹
“我”心头微微一震,说明了什么?
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对“一声赞叹”的反应
“心头微微一震”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二次
思考:郝副营长发出“多好啊”有什么含义?
1.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2.道出了他美好的心愿。
想象:郝副营长在默默地沉思什么,他有怎样的心愿?
畅所欲言
将来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在电灯下读书;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第三次
思考:郝副营长这次发出“多好啊”有什么含义?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动力。
3.感受到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以及高尚的情操。
文中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之间有什么联系?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现实
使人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郝副营长对未来的向往。
理想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现实
使人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郝副营长对未来的向往。
理想
郝副营长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奋斗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仔细品读,说说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二十二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是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既是对前面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这句话里寄托着作者的哀思和愿望: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也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题目“灯光”含义丰富,包含了三层含义:如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郝副营长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要忘记那些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课文题目“灯光”有几层含义?
此刻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的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请书写下来。
畅所欲言
本文讲的是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主旨归纳
层次梳理
灯光
现在
回忆
现在
华灯照耀——“多好啊”
战斗前:憧憬未来
战斗中:点燃书本
战斗后:壮烈牺牲
璀璨的华灯下——深深地追忆
缅怀革命先烈
珍惜幸福生活
描写灯光的诗(词)句
良夜灯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
——周邦彦《青玉案》
明半灭,灯光夜夜多如月。
——李之仪《千秋岁·休嗟磨折》
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
——高瑾《上元夜效小庾体》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张栻《再和》
十二门开如沸羹,灯光月色逐人行。
——张舜民《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