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版精品】(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30分)
1.放大镜的镜片中央__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_,其能放大的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____有关。
2.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____________显微镜。
3.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____________倍。
4.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____________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上有一个个如小房间似的结构,这是洋葱表皮的____________。
6.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____________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7.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____________的人。
8.随着____________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27分)
1.当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一样时,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的倍数与放大镜镜片的大小无关。(
)
2.放大镜的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小。(
)
3.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
)
4.显微镜和放大镜相比,显微镜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更大。(
)
5.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
6.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
7.在污浊的水中有微生物,而在澄清透明的水中不存在微生物。(
)
8.使面包发霉的霉菌不是微生物,因为我们能用肉眼看到面包发霉。(
)
9.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三、选择题。(21分)
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开发计算机程序
B.修理精密仪器
C.观察植物的花的结构
2.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
)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A.大小
B图像
C.体积
3.科学家们受(
)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A.蝴蝶
B.苍蝇
C.蜜蜂
4.为了便于观察,制作植物的切片标本要求是(
)。
A.薄而透明
B.厚而透明
C.薄而不透明
5.微生物(
)生物。
A.是
B.不是
C.有的是,有的不是
6.下列生物中,(
)不是单细胞生物。
A.喇叭虫
B.细菌
C.小白鼠
7.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
A.细菌和病毒
B.生物细胞
C.微小的生物
四、填表题。(12分)
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将下面这个回顾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过程的流程图补充完整。(提示:涉及的观察工具包括肉眼、电子显微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
五、简答题。(10分)
1.小明说:“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放大镜内看到被放大的物体图像,说明体实际上也被放大了。”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请你简单说说人类是如何一点点地认识微小世界的。
参考答案
一、
厚
薄
凸度
光学
200万
复眼
细胞
病毒
微生物
显微镜
二、
√
×
√
√
√
√
×
×
×
三、
A
B
A
A
A
C
A
四、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五、
我不同意小明的说法。因为放大镜只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而非放大物体本身。例如,用放大镜观察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球,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这个球的直径仍然是10厘米。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更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①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②放大镜能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③光学显微镜能放大几百倍,观察到生物的细胞、微生物、极少数细菌。④电子显微镜能放大几百万倍,观察到细菌、病毒、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
小昆虫等
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生物的细胞、微生物和极小的细菌
组成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