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版精品】(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判断题。(30分)
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30分)
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
B.草上的露珠
C.窗户上的玻璃
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
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
B.用左手提着镜臂
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7.下面是实验室里几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标注情况,放大能力最大的是(
)。
A.5×,15×
B.5×,20×
C.10×,40×
8.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该是(
)。
A.往右上角
B.往右下角
C.往左上角
9.下列三种眼镜的镜片,能把物体图像放大的是(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太阳眼镜
1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课堂上做过,我会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必须把洋葱表皮(
)。
A.切成碎末
B.制成玻片标本
C.涂上颜色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有很多,下面选项是其中之二的是(
)。
A.洋葱、苹果
B.酒精灯、烧杯
C.镊子、洋葱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目镜上看去一片漆黑,可能原因之一是(
)。
A.标本没做好
B.标本没放在显微镜上
C.反光镜没调好
(4)洋葱表皮制片有顺序,下面四幅图是打乱的制片顺序,正确的制片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③→②→④→①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11.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压死微生物
B.使微生物运动缓慢
C.增加水的营养
1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标本时,我们看到载玻片上的物体是“↑”的样子,那么在目镜视野中看见的图像是(
)。
A.↑
B.←
C.↓
三、填空(10分)
1.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____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蚂蚁的触角呈_____________状,蝴蝶的触角呈_____________状。
2.叶表皮中的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呼吸的部分,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3.用_____________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综合解答(30分)
1.右图是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的组合凸透镜。(8分)
(1)这个组合凸透镜最初的发明者是荷兰的生物学家
_____________,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
_______,下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__________。
(填“目镜”或“物镜”)
(3)组合凸透镜上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0×,下方的放大镜放大倍数为5×,则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
2.小科在学习了“微小世界”这个单元后,对显微镜非常感兴趣,于是向科学老师借了显微镜继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2分)
(1)小科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的制作过程写了下来:
①将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铺开;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井”字
,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⑤用滴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制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科透过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很暗,什么也看不到,该怎么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节,小明终于在视野中找到了洋葱表皮细
胞(如右图),如果此时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5×和
30×,说明洋葱表皮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_____。
(4)如果想要看清楚图中做了标记的细胞,他该怎么操作?
①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②载玻片往右上方移
③载玻片往左下方移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很小的,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单个病毒。它的传染性很强,一个感染者平均可以传染2~3人,其传染性远高于其他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它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1)下列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的工具最适合的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借助工具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填“球状”或“杆状”)
(3)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会直接影响的器官是(
)。
A.胃
B.肺
C.肝脏
(5)你觉得病毒是生物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
×
×
×
√
×
×
√
√
√
×
√
×
×
×
二、
C
A
B
A
C
C
C
A
B
(1)B
(2)C
(3)C
(4)A
B
C
三、
触角
膝
棒
气孔
叶绿体
细胞
显微镜
微生物
草履虫
变形虫
四
(1)列文虎克
(2)目镜
物镜
(3)50倍
(1)③④②①⑤
(2)调节反光镜,直到透过目镜看到亮的光圈。
(3)450倍
(4)②
①
④
(1)C
(2)球状
(3)戴口罩勤洗手
(4)B
(5)病毒是生物,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同所有生物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