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10: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上
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
基础填空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蝉蜕(tu?)
涨红(zhǎng)
一霎时(shà)
B.水藻(z?o)
姊妹(zǐ)
仿膳(shàn)
C.黄晕
(yùn)
徘徊(huái)
诀别(jué)
D.应和
(yīng)
憔悴(qiáo)
贮蓄(ch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卖弄
澄清
草垛
呼朋引伴
B.干涩
仁蓄
哄托
山岛辣峙
C.倾诉
蓑衣
郎润
花枝召展
D.骄媚
诱惑
悠远
迫不急待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炫耀,句中是贬词褒用)
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指婴儿出生)
C.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莱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6.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形,“牛毛”形容雨丝细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绵长。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C.“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运用排比的手法,强地表达了“我”对雨的爱恋之情。
D.“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7.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8.根据前两句的句式特点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袋;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9.古诗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
(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共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11.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线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2.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季节的杭州?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1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阅读《
四季分明》回答问题。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色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的混迹在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感受冬天是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4.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15.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
16.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四)阅读《在那颗星子下
》,回答问题:
在那颗星子下
舒婷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些小事,像一只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11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10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了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上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
beautiful
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50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地鸣叫。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17.文章开头写到“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些小事,像一只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继续阅读文章,请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小事”。
答:①英语学期考试前夕,
②第二天,
③考后评卷那天,
④课后,
18.请从文中选出一个比喻句或比拟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选句:
表达效果:
部编版七上
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答案
1.【答案】D.
【解析】应和
应读y?ng
贮蓄应读zhù
2.【答案】A.
【解析】B.哄(烘)托
山岛辣(竦)峙
3.【答案】C.
【解析】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晴朗无云的。
4.【答案】A.
【解析】时间搭配闲暇,生活搭配闲适;眼光搭配高瞻远瞩,细节搭配明察秋毫
5.【答案】C.
【解析】第②句和前面一句有关联词语的衔接“不是--而是---”,第②句中的动词“靠”统领到④句的内容,①句是总结句。
6.【答案】B.
【解析】这个句子描写的对象是小山,小山像小摇篮,所以这个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7.【答案】C.
【解析】都是写春草初萌的情态。
8.【答案】开放答案,言之成物即可。
9.【答案】略
10.【答案】C.
【解析】“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了和乐而加的,与诗歌内容无关。
11.【答案】岛上的树木,一丛丛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各种草木都长得丰茂繁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2.【答案】秋天的杭州之。他写杭州之秋,“桂子”,灵隐寺赏月赏桂,“郡亭”,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13.【答案】“何日更重游”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14.【答案】(1)春天短暂
(2)夏天火热
(3)秋天千姿百态
(4)冬天美丽
15.【答案】“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比喻春的短暂;
用“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比喻“夏的火热”
;用“人到中年历经甘苦”比喻“秋的成熟”。
16.【答案】不恰当。因为:①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美丽,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
②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的。
17.【答案】①“我”在电影院遇到林老师。②“我”靠临时强记,英语考了113分。③“我”在黑板上示范,只得了47分。④林老师不但给了“我”
“优”,还苦心地教育了“我”。
【答案】示例:①“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把林老师比喻成最亮的星星。因为林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要珍惜自己的天赋的道理,她为“我”指明了前行方向,令“我”印象深刻,受益终生。
②“海风捋下许多花瓣”写出了海风吹落的花瓣很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