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知识点01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
2.社会状况:
(1)战争特点:规模很
,参战兵力
,交战区域
,持续时间
。
(2)著名战役:
、
、
。
(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
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02
商鞅变法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
和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
年,
任用
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高效行政)
(1)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
治理。(2)废除贵族的
特权。(3)改革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
,禁止私斗。
经济(经济富国)
(1)废除
,允许土地
。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2)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3)统一
。
军事(军事强兵)
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作用:使秦国的
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
奠定了基础。
6.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
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②商鞅提出合乎秦国
,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且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
③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
的坚决支持。
7.从商鞅变法中,得到启示: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改革不是
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有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
知识点0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
年,秦国蜀郡郡守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
上修建了
。
2.构成:
和
两大工程构成。
3.功能:
、
、
等。
4.影响:使
成为沃野,变成
。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关成语:①春秋时期: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三令五申、卧薪尝胆
②战国时期: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1.(2021·广东茂名市·七年级期末)学校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她的名字是
A.秦燕
B.秦楚
C.齐楚
D.齐燕
2.(2021·广东茂名市·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下列属于“评价”的是
A.周武王率兵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B.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
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3.(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据《高平县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一路可容马车,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文献记载的这场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重难点】
4.(2021·湖南常德市·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
A.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B.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
5.(2021·山东潍坊市·七年级期末)《资治通鉴》记载:“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中的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严明法度
6.(2021·广东佛山市·七年级期末)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国强大奠定了基础。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或免除徭役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7.(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某处名胜古迹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该对联中的“太守”主持了
A.黄河的治理
B.都江堰的修建
C.灵渠的开凿
D.大运河的开通
8.(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常德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其中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高超的青铜工艺
B.伟大的建筑工程
C.先进的科技成就
D.独特的制造技术
9.(2021·贵州遵义市·七年级期末)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下关于都江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消除了黄河流域的水患
C.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0.(2021·福建龙岩市·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孝公在位时,变法推行军功府制,将法家学说与秦人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促进了秦人军事制度的巨大变……爵位世袭制的瓦解等。
——摘编自董平均(从功利主又价值取向看军功爵制对泰人社会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
都江堰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善于利用地势、水势,采取无坝分水,实现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灌溉。这切说明都江堰工程充分顺应和利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实现了人水和谐。
——捕编自虾礼洪《古都江堰“以水治水”的技术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历史事件,归纳秦人获取爵位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概括“都江堰之所以与众不同”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的精神品质。
能力点一
战国七雄与兼并战争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27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后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
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前期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为
A.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B.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C.王室衰微、大动荡、大变革
D.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了普遍使用与推广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解读图表信息。下表数据反映出当时
墓葬规制严整
B.三家分晋
C.王室衰微,制度崩溃
D.社会变动剧烈,诸侯混战
4.(2021·安徽合肥市·七年级期末)下表是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B.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D.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能力点二
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及启示
【重难点】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卫鞅亡(逃)魏入秦,(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出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
②变法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商鞅遭贵族诬陷
③商鞅变法执法严明、不徇私④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令诸侯畏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2021·山东临沂市·七年级期末)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7.(2020·辽宁建平·初一期末)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一一维基百科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
(3)从材料三看,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这次改革与秦统一有什么联系?
能力点三
都江堰的作用
8.(2020·云南西山·初三学业考试)有一座工程,它在岷江江中,鱼嘴堤坝将江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渠道灌概农田。这一工程
A.兼具防洪、灌概等多种功效
B.连接了长江、珠江水系
C.能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D.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建筑群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图所示工程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
B.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C.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D.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
素养点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史料实证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损害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损害大贵族利益的是
A.确立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素养点二
评价都江堰——家国情怀
2.(2021·山东枣庄市·七年级期末)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对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③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④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知识点01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社会状况: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02
商鞅变法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高效行政)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经济富国)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
军事(军事强兵)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②商鞅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且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
③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7.从商鞅变法中,得到启示: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有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
知识点0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渠首和灌溉网两大工程构成。
3.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关成语:①春秋时期: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三令五申、卧薪尝胆
②战国时期: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1.(2021·广东茂名市·七年级期末)学校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她的名字是
A.秦燕
B.秦楚
C.齐楚
D.齐燕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地处最西的诸侯国是秦,地处最南的诸侯国是楚,故他的名字是秦楚,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1·广东茂名市·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下列属于“评价”的是
A.周武王率兵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B.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
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答案】D
【详解】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这是战国诸侯征战和变法的作用,属于历史评价,故D符合题意;周武王率兵与商军在牧野决战,这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故A不符合题意;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这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故B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这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据《高平县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一路可容马车,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文献记载的这场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赵发生了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秦国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故B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晋楚争霸,故A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故C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重难点】
4.(2021·湖南常德市·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
A.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B.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项措施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受到农民欢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加速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排除;C项与政治方面的措施有关,排除;D项在题干中未体现出来,排除。故选A。
5.(2021·山东潍坊市·七年级期末)《资治通鉴》记载:“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中的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严明法度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可知秦国人作战勇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内容之一,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因此材料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1·广东佛山市·七年级期末)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国强大奠定了基础。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或免除徭役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①正确;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③正确;商鞅变法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②排除;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者将取消世袭特权,④排除。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7.(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某处名胜古迹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该对联中的“太守”主持了
A.黄河的治理
B.都江堰的修建
C.灵渠的开凿
D.大运河的开通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四川”“太守”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公”是指李冰。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B正确;黄河位于我国北方,故A错误;灵渠位于今天广西省。故C错误;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故D错误。故选B。
8.(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常德某校举办历史手抄报设计大赛,其中一小组成员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高超的青铜工艺
B.伟大的建筑工程
C.先进的科技成就
D.独特的制造技术
【答案】B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都江堰”“隋朝大运河”“明长城”“故宫”可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四张图片都与工程有关,B符合题意,与ACD说法无关,故本题选B。
9.(2021·贵州遵义市·七年级期末)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下关于都江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消除了黄河流域的水患
C.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运用“深淘滩、低作堰”治水思想,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造福了四川人民,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ACD排除;都江堰的修建与“消除了黄河流域的水患”无关,B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2021·福建龙岩市·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孝公在位时,变法推行军功府制,将法家学说与秦人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促进了秦人军事制度的巨大变……爵位世袭制的瓦解等。
——摘编自董平均(从功利主又价值取向看军功爵制对泰人社会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
都江堰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善于利用地势、水势,采取无坝分水,实现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灌溉。这切说明都江堰工程充分顺应和利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实现了人水和谐。
——捕编自虾礼洪《古都江堰“以水治水”的技术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历史事件,归纳秦人获取爵位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概括“都江堰之所以与众不同”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的精神品质。
【答案】(1)商鞅变法;由爵位世袭制变为军功爵制。
(2)李冰;因势利导、无坝分水、以水治水、人水和谐等。
(3)创新精神,或者首创精神(材料一体现制度创新,材料二体现技术创新。接近参考答案给1分,如勤劳勇敢、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勤奋求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敢于探索等优秀品质)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泰年公在位时,变法推行军功府制,将法家学说与秦人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促进了秦人军事制度的巨大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商鞅变法;秦人获取爵位方式的变化是由爵位世袭制变为军功爵制。
(2)根据材料二“都江堆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善于利用地势、水势,采取无坝分水,实现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灌溉。这切说明都江堰工程充分顺应和利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实现了人水和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冰是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都江堰之所以与众不同”的表现是因势利导、无坝分水、以水治水、人水和谐等。
(3)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的精神品质是创新精神,勤奋求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敢于探索的精神。
能力点一
战国七雄与兼并战争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27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后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
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前期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227年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为
A.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B.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C.王室衰微、大动荡、大变革
D.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了普遍使用与推广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属于战国时期,此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强大,开始争霸,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纷纷变革,推动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解读图表信息。下表数据反映出当时
墓葬规制严整
B.三家分晋
C.王室衰微,制度崩溃
D.社会变动剧烈,诸侯混战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可知,作为诸侯的魏王、韩王、赵王的墓葬规模超过了周天子,这说明战国时期周天子衰微,分封制瓦解,体现了王室衰微,制度崩溃,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BD的内容,排除。故选C。
4.(2021·安徽合肥市·七年级期末)下表是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B.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D.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战争爆发的频率和次数也减少,没有战争的年份也逐年增加,结合所学,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故C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并不能看出富国强兵,故B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候各国争霸,和平发展不可能成为时代主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能力点二
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及启示
【重难点】
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卫鞅亡(逃)魏入秦,(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出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
②变法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商鞅遭贵族诬陷
③商鞅变法执法严明、不徇私④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令诸侯畏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详解】根据“(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可知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①符合题意;根据“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商鞅变法执法严明、不徇私,③符合题意;根据“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知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令诸侯畏惧,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变法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商鞅遭贵族诬陷,②排除。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
6.(2021·山东临沂市·七年级期末)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答案】A
【详解】依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有关秦国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商鞅变法成效显著。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步富强起来,国力大增,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为以后秦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在年代尺上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2020·辽宁建平·初一期末)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一一维基百科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
(3)从材料三看,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这次改革与秦统一有什么联系?
【答案】(1)由材料“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该法令的实行,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由材料“……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都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3)由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作用:该法令的实行,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措施:统一度量衡。方面:经济方面。
(3)成效: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联系: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该法令的实行,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2)依据材料:“……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都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3)依据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能力点三
都江堰的作用
8.(2020·云南西山·初三学业考试)有一座工程,它在岷江江中,鱼嘴堤坝将江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渠道灌概农田。这一工程
A.兼具防洪、灌概等多种功效
B.连接了长江、珠江水系
C.能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D.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建筑群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工程。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堤坝将江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用于分洪,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渠道灌概农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A正确;连接了长江、珠江水系是秦朝开凿的灵渠,B排除;明朝建立后,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长城,C排除;明朝的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D排除;故选A。
9.(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图所示工程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
B.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C.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D.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
【答案】D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图片所示的工程是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我们根据这一史实可以得出都江堰是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这是我们对都江堰做出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因此,D项属于历史解释,故选D项;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等部分组成,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对都江堰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叙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素养点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史料实证
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损害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损害大贵族利益的是
A.确立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特权,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扑,商鞅最终被车裂而死。因此,直接损害大贵族利益的是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故D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确立县制,而不是郡县制,排除A项;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损害大贵族利益”,排除BC项。故选D。
素养点二
评价都江堰——家国情怀
2.(2021·山东枣庄市·七年级期末)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对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③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④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故①②③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都江堰是利用了自然,造福人类,没有破坏了生态平衡,没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故④说法错误,故AB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