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6 22:07: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掌握老子、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主张;掌握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如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知道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掌握并理解“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点01
老子:(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观点: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
”。
2、典籍:《
》又称《

知识点02
孔子和儒家学说:(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
;主张

②教育思想成就:创办私学;主张“
”;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2.典籍: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
3.影响: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03
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创始人
是,主张:“
”;提倡节俭。
2)、儒家:代表人是
,主张:实行“
”;提出“
”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家:代表人物是
,主张实行

3)、道家:代表人是
,主张治国要

;人生应追求
,保持独立的

4)、法家:代表人是
,主张
;建立
专制统治。
3.影响:
促进了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老子(
看待问题);孔子(以人为本;构建
;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墨子(构建和谐社会;反对
;勤俭治国);庄子(
面对和看待问题);韩非(积极
,勇于创新)。
知识点一
老子
1.(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3.(2021年浙江绍兴中考真题)《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4.(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5.(2021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6.(2021·河南濮阳市·七年级期末)孔子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当,但不稳重,孔子让他凡事多请教父兄再去做。对此认识是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以“德”化人
D.因材施教
7.(2021年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8.(2020·重庆梁平·初一期末)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那么,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B.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
C.当时社会已实现了统一
D.诸子百家之间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9.(2021·四川遂宁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下列表格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人物
主张
代表作
老子

《道德经》

核心思想是“仁”
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墨子

《墨子》
韩非
法治

A.①人要顺应自然
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B.①“礼治”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C.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孟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D.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孔子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韩非子》
10.(2021·全国七年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图二是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位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二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4)穿越时空的七年级某班学习小组组员小华帮助电视台招聘一些节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
入围人员:孔子、庄子、孙膑、韩非、墨子
人与自然——(
);法制在线——(
);军事天地——(

教育论坛——(
);勤俭持家——(

能力点一
孔子、孟子及儒家学说
【重难点】
1.(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前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2021年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3.(2021·广东江门市·七年级期末)战国中叶,齐国开办稷下学宫,这里汇集了天下贤士。无论其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资历等如何,都可自由发表见解。儒家代表在此最有可能发表的新见解是
A.仁者爱人,因材施教
B.实行仁政,提倡礼治
C.兼爱非攻,实行法治
D.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4.(2021·湖南常德市·七年级期末)这一时代,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大变革,传统的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下列史实出现在这一时代的是
A.佛教传入
B.兴办太学
C.焚书坑儒
D.创立私学
5.(2021·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③以法治国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2021·辽宁阜新市·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成就?请你写出一句能够体现孔子关于学习态度主张的名言。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历史兴趣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上空格处所缺的内容。
能力点二
诸子百家及思想主张
【易错点】
7.(202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期末)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8.(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9.(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10.(2021·陕西咸阳市·七年级期末)“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当代某学者在提及几位古代思想名人时作了如下评论,这些评论主要体现了
A.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B.中国智慧,惠及世界
C.学术思想,兼容并蓄
D.中华艺术,丰富多彩
能力点三
百家争鸣的表现及意义
12.(2021·北京西城区·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A.各学派以血缘为联系纽带
B.各思想学派之间等级森严
C.各学派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D.诸子百家均师出同一师门
13.(2021·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
B.历史意义
C.现实意义
D.核心观点
素养点一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时空观念
1.(2021·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还可以记载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素养点二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历史解释
2.(2020·山东泗水·初三期末)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④
D.①③④
课前预习记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掌握老子、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主张;掌握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如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知道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掌握并理解“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点01
老子:(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观点:顺应自然;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
2、典籍:《老子》又称《道德经》
知识点02
孔子和儒家学说:(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
②教育思想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2.典籍: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影响: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03
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3)、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4)、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老子(辩证地看待问题);孔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墨子(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庄子(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韩非(积极改革,勇于创新)。
知识点一
老子
1.(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B
【详解】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B符合题意;孔子创立儒家思想,A排除;墨子创立墨家思想,C排除;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D排除。故选择B。
2.(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答案】D
【详解】根据“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张重视民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儒家没有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重农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21年浙江绍兴中考真题)《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题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说明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故D符合题意;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与老子的思想不符,排除B;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排除C。故选D。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4.(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答案】D
【详解】
根据“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张重视民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儒家没有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重农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5.(2021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编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C正确;《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排除A;《尚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排除B;《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排除D。故选C。
6.(2021·河南濮阳市·七年级期末)孔子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当,但不稳重,孔子让他凡事多请教父兄再去做。对此认识是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以“德”化人
D.因材施教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孔子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当,但不稳重,孔子让他凡事多请教父兄再去做。反映了孔子对不同弟子给予不同教育方式。结合课本所学,他在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实行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D正确;“三人行必有吾师”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相互借鉴的过程,A排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问出身创办私学,B排除;以“德”化人是孔子的思想主张,C排除;故选D。
7.(2021年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思想,反对一切不义战争,故选B;A是老子思想,排除;C是孔子思想,排除;D是法家思想,排除。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8.(2020·重庆梁平·初一期末)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那么,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B.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
C.当时社会已实现了统一
D.诸子百家之间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A符合题意;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是百家争鸣的表现,B排除;当时社会已实现了统一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诸子百家之间相互辩驳,互相影响是百家争鸣的表现,D排除。故选择A。
9.(2021·四川遂宁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下列表格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人物
主张
代表作
老子

《道德经》

核心思想是“仁”
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墨子

《墨子》
韩非
法治

A.①人要顺应自然
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B.①“礼治”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C.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孟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D.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孔子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韩非子》
【答案】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②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③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他的学说编成《墨子》一书;④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著有《韩非子》一书。A正确;战国时期儒家的荀子,主张实行“礼治”,B排除;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CD排除;故选A。
10.(2021·全国七年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图二是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位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二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4)穿越时空的七年级某班学习小组组员小华帮助电视台招聘一些节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
入围人员:孔子、庄子、孙膑、韩非、墨子
人与自然——(
);法制在线——(
);军事天地——(

教育论坛——(
);勤俭持家——(

【答案】(1)儒家;孔子;孟子。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法家;商鞅变法。
(4)庄子、韩非、孙膑、孔子、墨子。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图一是孔子,图二是孟子;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图二是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2)据材料“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城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第一小问,根掘材料三“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因此材料三反映的是法家学派思想。第二小问,战国时期,秦国采用法家思想进行采用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4)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庄子主持人与自然;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强调以法治国,因此韩非主持法制在线;孙膑不仅继承了孙武的军事理论,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因此孙膑主持军事天地;孔子是大教育家,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此孔子主持教育论坛;墨子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墨子主持勤俭持家。
能力点一
孔子、孟子及儒家学说
【重难点】
1.(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前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C
【详解】“仁者爱人”“宽则得众"是倡导和谐的社会,"民贵君轻"“与众乐乐”是倡导君民等级关系的缓和。他们的主张显然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C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战争年代并没有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排除A;儒者的主张并没有批判法家的刑罚,排除B;春秋哉国时期儒学并不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排除D。故选C。
2.(2021年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符合题意;荀子强调礼治,老子强调无为而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1·广东江门市·七年级期末)战国中叶,齐国开办稷下学宫,这里汇集了天下贤士。无论其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资历等如何,都可自由发表见解。儒家代表在此最有可能发表的新见解是
A.仁者爱人,因材施教
B.实行仁政,提倡礼治
C.兼爱非攻,实行法治
D.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儒家的提倡“仁、礼”,实行仁政,提倡礼治,故B符合题意;因材施教是儒家的教育思想而非政治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实行法治是法家的主张,故C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主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1·湖南常德市·七年级期末)这一时代,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大变革,传统的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下列史实出现在这一时代的是
A.佛教传入
B.兴办太学
C.焚书坑儒
D.创立私学
【答案】D
【详解】材料信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传统的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反映的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私学出现在这一时代,故D正确;佛教传入、兴办太学是在汉代,故AB错误;焚书坑儒是在秦朝,故C错误。故选D。
5.(2021·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
①仁者爱人
②为政以德
③以法治国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故①②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③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故BD不符合题意;④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6.(2021·辽宁阜新市·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成就?请你写出一句能够体现孔子关于学习态度主张的名言。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历史兴趣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上空格处所缺的内容。
【答案】(1)德政、仁;创立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学而时习之。
(2)庄子;韩非;孟子;墨子。
(3)百家争鸣。
【详解】
(1)根据“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可知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根据“则人民将都来归附”可知孔子主张实行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教育方面,孔子创立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学习态度方面他主张学而时习之。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是庄子;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韩非;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是孟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是墨子。
(3)根据“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可知空格处应该是百家争鸣。
能力点二
诸子百家及思想主张
【易错点】
7.(202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期末)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意思是没有礼义,那么君臣之间就会混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意思是义是指君臣上下的关系,即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D正确;ABC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8.(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据材料“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指的是墨子的提倡节俭,此外他还提出“兼爱”“非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排除;D项是儒家孟子的主张,排除。故选C。
9.(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权术”“法令”“威势”可知,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韩非。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儒家的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排除;B项道家的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排除;C项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故选D。
10.(2021·陕西咸阳市·七年级期末)“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因此C项说法正确。材料体现思想是“无为而治”,法家的思想主张是以法治国,故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主张是“仁政”,故排除B项;墨家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故排除D项。故选C。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当代某学者在提及几位古代思想名人时作了如下评论,这些评论主要体现了
A.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B.中国智慧,惠及世界
C.学术思想,兼容并蓄
D.中华艺术,丰富多彩
【答案】B
【详解】依据图片的文字内容分析可知,第一幅图反映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对环保的影响;第二幅图反映了孟子对政治统治的影响;第三幅图墨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图片说明古代的百家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仍有积极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惠及世界,B正确;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还有道家、墨家,A排除;材料和兼容并蓄无关,三种观点并立存在,C排除;D项没有体现百家思想对今天的影响,没有反映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B。
能力点三
百家争鸣的表现及意义
12.(2021·北京西城区·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A.各学派以血缘为联系纽带
B.各思想学派之间等级森严
C.各学派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D.诸子百家均师出同一师门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与其他学派存在着师徒关系,不同学派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相互学习借鉴,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本题选C。
13.(2021·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
B.历史意义
C.现实意义
D.核心观点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互相抨击,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A正确;BCD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素养点一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时空观念
1.(2021·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还可以记载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每100年为一世纪,1~100年为1世纪,101~200年为2世纪,以此类推。而判断处于世纪早晚期,若处于公元前,在1~100之前,数字越小,越为晚期,数字越大,时间越早,因此公元前479年属于公元前5世纪前期,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素养点二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历史解释
2.(2020·山东泗水·初三期末)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和以德治国,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是兵家风范,不是道家风范,这一说法不正确,②不符合题意;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不是典型墨家风格,③说法错误,也不符合题意;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这是法家思想的体现,④正确,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前预习记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