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课时
乳化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新课导入
沾有油污的餐具通常用什么清洗?
洗洁精
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不妨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新课探究
观察活动
【实验
7
–
3
】
乳化
1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
植物油
植物油会分裂成很小的油滴并与水混合
油又悬浮在水面上,分层界面不明显,试管内壁有油污
不干净
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变浑浊,并出现泡沫
不分层,仍呈淡黄色乳状,上层有泡沫
干净
水和油分层,洗涤剂在上层,界面不明显
点击播放
乳浊液:是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生活中常见的如牛奶和豆浆等。
乳化现象: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
乳化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普遍,石油、树脂、乳胶、农药、乳制品、食品、化妆品和涂料等生产过程都和它有关。
检查站
1.
牛奶或豆浆属于
(
)
A.
纯净物
B.
溶剂
C.
溶液
D.
乳浊液
2.
要使乳浊液由易分层变得不易分层,应加入
(
)
A.
溶剂
B.
水
C.
乳化剂
D.
溶质
D
C
3.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
D.
用沐浴露洗澡
A
油污溶于汽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2
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则会出现放热现象。
观察活动
现以氯化钠
(NaCl)、
硝酸铵(NH4NO3)和氢氧化钠(NaOH)三种固体溶解于水的温度变化为例,进行实验观察。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进行称量,不要让它或它的溶液沾到身体上.
1.
为了便于对照比较,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
3
g
,放进
3
个同样规格的塑料杯中。
2.
另取
3
份各为
20
mL
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
3.
将
3
份水分别倒进装有溶质的塑料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
7
–
4
】
点击播放
溶质
NaCl(3g)
NH4NO3(3g)
NaOH(3g)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情况
溶质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溶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4.
实验记录
18
18
18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18
11
32.5
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
论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①
有些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
NH4NO3
的溶解是吸热的。
②有些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
NaOH
的溶解是放热的。
③
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如NaCl
的溶解。
微观解释
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分子或离子从溶质中分散开并向水中扩散需吸收热量
——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会放出热量
1
2
3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长话短说
1.
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后形成的透明、均一且稳定的混合物,物质溶解时常有放热或吸热现象。
2.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叫水溶液。
3.
在乳化剂作用下,油和水可以形成不易分层的乳浊液。
知识视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化学实验也在引进现代化的测试方法,例如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可以测定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用量筒向
3
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
100
mL
水,再分别加进
10
g
NH4NO3、NaCl、和
NaOH
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随堂演练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2.
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食盐
B.
硝酸铵
C.
蔗糖
D.
氢氧化钠
D
3.
向如图所示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白糖
C.
硝酸铵
D.
食盐
C
课堂小结
在乳化剂作用下,油和水可以形成不易分层的乳浊液
。
乳化现象
热量变化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Q吸>Q放,温度降低;
Q吸<Q放,温度升高;
Q吸=Q放,温度不变。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共29张PPT)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第1课时
溶解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新课导入
海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海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称呼它为“溶液”。
新课探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河水、湖水、海水以及图中的各种液体是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用品
许多物质在水中会分散开,溶解和乳化就是常见的物质分散现象。
溶解
1
观察活动
【实验7-1】在
4
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硫酸铜、酒精、泥沙和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
10
mL
水,充分振荡后,还能看到这些物质吗?
逐渐溶解分散
逐渐溶解分散
不溶解
不溶解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由不溶性固体小颗粒
(如泥沙)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浊液称为悬浊液。由不溶性小液滴
(如油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浊液,称为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稳定,容易分层。
讨论交流
1.
在【实验
7
–
1】的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溶质是硫酸铜
溶质是酒精
溶剂是水
讨论交流
2.
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透明、均一、稳定的特点?透明一定是无色的吗?
透明:即指溶液清澈、澄清,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
CuSO4
溶液是蓝色的。
均一: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水溶液。
HCl
H2SO4
NH3·H2O
医疗上的许多药品是水溶液。
生理盐水
葡萄糖注射液
眼药水
家庭生活中使用的酒、
食醋、
糖水和盐水等也都是水溶液。
酒
醋
糖水、盐水
溶质和溶剂的确定方法:
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就是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液体为溶剂
量多的为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溶液中没有水存在时
常用的有机溶剂
溶剂
用途
危险性
注意事项
酒精
配制碘酒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汽油
去除油渍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香蕉水
配制油漆
易燃
不可接近火源
氯仿
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
有害
不可接触眼睛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2
观察活动
【实验
7
–
2】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溶解速率
A1___B1
<
溶剂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溶解速率
A1___B1
>
固体溶质的形状影响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粉末状溶质比块状溶质溶解快。
溶解速率
A1___B1
>
在搅拌溶剂的情况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快。
结
论
通过对比实验可知:①
提高溶剂温度、②
溶质颗粒小、③
溶解时进行搅拌等能加快溶质在溶剂里溶解。
点击画面播放
检查站
下表描述了数种固体物质加入适量冷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固体物质
现象
A
迅速消失
B
慢慢消失
C
没有消失,加热也不消失
D
未见消失,随着加热而逐渐消失
1.
固体A、B消失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
以下结论,对的在括号打√号,错的打×号。
a.
固体A、B都可溶于水。
(
)
b.
固体C不溶于水。
(
)
c.
固体D不能溶于冷水。
(
)
d.
固体D的消失,说明升高温度溶解加速。(
)
溶解
√
√
×
×
3.请各举出固体物质A、B、C的一个实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O3或NH4NO3
KNO3
CaCO3或MnO2
随堂演练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植物油
C.
食盐
D.
食用纯碱
B
2.
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酒精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B
3.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无色透明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B
4.
在什么条件下,糖溶解速度最快(
)
A.
80℃的水加入冰糖块
B.
20℃的水加入白糖(颗粒状)
C.
80℃的水加入白糖(颗粒状)
D.
20℃的水加入冰糖块
C
课堂小结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
透明、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质、溶剂。
溶液
概念
特征
组成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