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中学讲学稿---九年级化学(上) 第一单元课题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彭东祥 审核人:马道强
班级: 姓名 组名 组员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判断所描述的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二、自主探究:
【我能参与】观察、比较实验1-1,1-2,1-3,1-4。填写P7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表。
1、【阅读】结合实验现象记录,阅读P6~P7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仅仅是 、 的改变。如水的汽化、胆矾的研碎等;请你根据日常生活再举三例: 、 、 。
(2).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又叫做 。如铁的生锈、纸张燃烧等,其基本特征是。常伴随有 改变、放出 、生成 等,另外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 、 、 等。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阅读】课本P7~P9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化学性质是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均为化学性质,铁能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 气味 、 状态 、 硬度 、挥发性、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 ;物质熔化的温度叫做 ;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 。
(4).水可以用来灭火,酒精可作燃料,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 决定着它们的 ,反过来,它们的 反映着它们的 。
【思考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电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氧气变为液态后变为淡蓝色;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升温后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
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
4.课本P10第2题和第4题
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 。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铁生锈;②铁能生锈;③酒精挥发;④酒精易挥发;⑤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会熔化;⑥石蜡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
三、自我测评:
1.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 )
A.放出大量的热量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条消失了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C.木材燃烧 D.光合作用
3.下列短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B.蜡炬成灰 C.海市蜃楼 D.木已成舟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5.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6.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灯泡通电发光 B.研碎胆矾 C.湿衣服晾干 D.铜表面产生铜绿 E.水的沸腾
7.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8.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9.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剩饭变馊 B.开水沸腾 C.液化气燃烧 D.菜刀生锈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B C D
11.(2007年平凉市)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B.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
C.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 D.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
12.(2008年平凉市)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煤燃烧发电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13.(2009年平凉市)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泥土烧制成精美的瓷器 B.红纸剪成漂亮的窗花
C.冰块雕刻成美丽的冰雕 D.玉石磨制成个性化的装饰品
14.(2010年平凉市——预习下节课内容)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
15.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密度比空气小 B.无色无味 C.能跟氧气反应 D.难溶于水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食醋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D.用纯碱揉和发面蒸馒头
17.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酒精的化性质是 。
18.写出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
(1)蔗糖与食盐 (2)白酒与白醋
(3)铜丝和铁丝 (4)氧气与二氧化碳
四、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学生)/课后反思(教师):
PAGE
4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