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智取生辰纲》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智取生辰纲》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8 15: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全书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定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是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有着传统的儒家忠君思想,所以他让自己笔下的宋江接受招安,以表明自己“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立场。
白话小说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兴起有关。
“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
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
第十三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闹西岳华山。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常识检测
《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
朝代_______,
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
小说。《水浒传》中共有______将,
天罡是____人,
地煞星_______人。
施耐庵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
108
36
72
字词学习
趱行(zǎn)
虞候(yú
hòu)
嗔怪(chēn)
尴尬(ɡān
gà)
兀的(wù)
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èn)
怨怅(chànɡ)
芥菜(jiè)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聒噪(ɡuō)
晁盖(cháo)
死心塌地(tā)
三ruǎn(阮)
chěnɡ(逞)辩
bìn(鬓)边
òu(怄)
nuò
nuò(喏喏)连声  
wān(剜)口割舌 
面面相qù(觑)
背景铺垫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汴[biàn]梁,为梁中书的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祝寿。
生辰,即生日、诞辰。纲,宋代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
活动一:读懂小说的故事
默读课文,请将小说分为两部分,并仿照原著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烈日下青面兽杨志急赶路,军士怨;
黄泥冈上众军喝酒中计,
青面兽用心良苦护宝物,
无可奈何杨志一行大意失财,
阴凉处智多星吴用巧用计,众人笑。
松树林里好汉下药夺纲。
智多星兵不血刃取生辰。
欢天喜地吴用等人巧计夺纲。
小结
小说围绕生辰纲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结尾补叙,展现了小说独特别致的叙事角度。
活动二:识智慧
品人物
1.小说明写“智送”,暗写“智取”,读来引人入胜。默读课文,品析双方的“智”,勾画批注。
七星之“智”
智用天时:酷热
智用地利:黄泥岗(山冈和树林)
智用矛盾: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
智用计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却被闷倒
乔装惑敌;
酒为诱饵;
卖酒戏法;
第三招“机关算尽”:卖而不卖——买酒喝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理出“智送”之“智举”
智1:智藏行踪
智2:智变起止时辰: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
智3:智选路径
还有……
逼迫疾行,不敢大意。
斥责两虞侯的“慢慢地挨”。
坚持赶路,不怕得罪老都管。
审察7个“贩枣客商”,以攻为守,连发三问。
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资料穿插:
第二天,杨志来到厅前,梁中书出来问道:“杨志,你什么时候动身?”杨志禀告:“回恩相,明天准时动身。”梁中书说:“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准备送给府中的宝眷,你也带去。怕你不知府中门路,特让谢都管和两个虞候,同你一道去。”杨志说:“恩相,杨志不能去。”梁中书说:“礼物都用绳子捆扎好了,怎么又不能去?”杨志禀告道:“你如果叫老都管同我一道去,他是夫人陪嫁过来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若在路上同小人闹别扭,杨志如何敢同他争吵?如果误了大事,杨志担不起这个责任。”梁中书说:“这个容易,我叫他三个人都听你的指挥。”杨志回答说:“要是这样,我情愿领委任状,如有什么闪失,甘当重罪。”
小结:
小说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吴用等人用计之妙,塑造了两组性格鲜明的人物。
杨志知道押送生辰纲的凶险,提前做了精心的安排,藏身份、变行辰、选路径等,都体现了他的细心谨慎、精明能干。
而以晁盖为首的智取队则利用天时、地利、押送队内部的矛盾和一个无懈可击的计策,以智斗智,体现了他们的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和精诚团结。
2.默读课文段,勾画关于描写杨志言行的句子,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文中批注)
细心谨慎、精明能干。
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假如你是杨志,你有办法将生辰纲平安的运到东京吗?施耐庵为什么不让他送到呢?
资料穿插:
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民脂民膏的不义之财,且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另外,以晁盖为首的智取队其实也作了两手准备:“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
本文对杨志与老都管、两个虞候及众军汉之间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
生辰纲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所以作者要让它被劫富济贫的好汉们劫走。
杨志丢失生辰纲,是杨志被逼上梁山的直接原因,推动以后的情节。
活动三:读出小说的味道
请自选角度阐述本文小说笔法很妙。
角度:
环境描写的烘托和铺垫作用(第4、5、6段)
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第7段)
一“舀”一“兜”细节之妙(第11段)
精彩的对话推动情节(第12段)
环境描写的烘托和铺垫作用
天气炎热,才酷热难行
酷热难行,才动辄打骂
动辄打骂,才怨声载道
才孤立无援,才遇林强歇,才见酒急买
才……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更能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杨志拿着藤条喝到:“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本应讲策略)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本应做沟通)
老都管和两个虞候(本应借其力)
——在矛盾冲突中,
一个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bì]自用的杨志的形象跃然眼前。
一“舀”一“兜”细节之妙
“兜”的动作应当是速度快、用力大的。唯有“兜”,才能出其不意,引卖酒的汉子来夺;唯有“兜”,才符合武艺高超,经常舞刀弄枪,力气过人的“赤发鬼”刘唐的形象。
“舀”的动作应当是舒缓的、斯文的。唯有“舀”,才能把药搅在酒里;唯有“舀”,才能等来白胜“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唯有“舀”,才符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的吴用的形象。
——小说高潮中的细节描写是点睛之笔。
“不卖了,不卖了!”——明明恨不得他们一口喝个桶底朝天,却高喊不卖。
“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明明已经下了药,却像在故意说斗气话。
“不卖了,休缠!”——明明心里欢喜,却显出不耐烦。
“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明明顺着台阶下了,却活像一个老实人受了天大的委屈。
“你这个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明明是一伙的,却摆出毫不相识的中间人的架势,一批双方,二诉冤枉,三撇关系。
精彩的对话推动情节
巧设复杂的矛盾,刻画人物性格
主要矛盾——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
次要矛盾——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
照应、伏笔的手法运用自如,使全文浑然一体。
语言是元明时期的白话与方言
性格决定命运,失“纲”在所难免
棋高一着,计胜一筹
出发之前,败势已呈
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英雄末路的社会现实
总结:
小说顺着明暗两条线索,描写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性格鲜明的人物,且善于由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了本文精巧的构思。杨志和众好汉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