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登高
杜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原文朗诵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徊。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考核重点
1.景物描写分析
2.此诗的情感内容
3.“悲秋”二字是联结情景二者的关键。
走进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曾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关于登高习俗
古人喜欢登高(登山、登台、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许多名篇。“登高能赋”就成为古代大夫必备的九种才能之一。
登高一般分三种情况:普通时日登上高处、九月九日登高、正月初七和十五登高。登高往往与思亲、怀乡、念远联系一起,有些作品还饱含着诗人对社会、国家、人生的忧患意识。总体基调是忧愁、悲苦、痛楚,具有强烈的悲情特征。
七言律诗共八行,每两行为一句,第一句即首联,第二句即颔联,第三句即颈联,第四句即尾联。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首:头)
颔联(颔:下巴)
颈联(颈:脖子)
尾联(尾:尾巴)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这些意象营造的意境给人什么感觉?
肃杀、凄凉
zhǔ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境雄浑阔大,气象万千
1.反衬(对比)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心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2.对偶。杜甫把老病孤愁之感、潦倒不堪之景与国事艰难联系在一起,并且置于雄浑壮阔的背景当中,使诗人的情感渗透着郁勃之气,孤独而不颓唐,愁苦而不消沉,体现“沉郁顿挫”风格。
何谓“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沉”,指内容的深刻。“郁”,指内容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颈联: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有八苦,你发现了没有?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
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
百年:迟暮也;岁月不饶人。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
台:高迥处也;登高之愁。
独登台:无亲朋也。独自一人。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起再来看下写作背景吧: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于夔州(夔kuí,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练习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
注解:颈联,名望不是依靠写文章而成的
,休官则是因为年老有病
练习
2.一联:细草、微风、危墙、独舟。
二联:星、平野、月、大江。
第一联的意象显的渺小脆弱,
第二联的意象显得雄浑浩大。
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墙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
1.……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作业
1.预习并背诵《蒹葭》;
2.完成《登高》练习卷。
再会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主讲人:冯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