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
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制订观察计划,并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中长期观察。
3.能运用语言、图表、照片等方式记录辣椒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
日学态度。
4.逐渐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5.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道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火灾逃生的常识;知道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学会火灾逃生及烧烫伤应急处理的技能。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重点: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火灾逃生的常识;知道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难点: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
活动准备:砖块、木棒、酒精灯、石棉网等。
一、导入新课
1.谜语: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物)谜底:火。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类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燃烧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了。
2.师(展示图片):古代,人们利用燃烧取暖、烘烤食物、驱赶野兽、冶炼金属等。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加工各种美食,航天航空领域更是离不开燃烧。可见,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才会发生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5.燃烧与灭火。)
二、探究活动
(一))探究物体燃烧会有哪些现象发生。
1.师:物体燃烧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交流,说出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冒烟等现象。
2.请同学们点燃酒精等,观察燃烧时有哪些现象发生。
注意事项:
眼睛不要靠火焰太近。
(
2)火焰附近不要放置可燃物。
(3)填好实验记录单。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物体燃烧时发生了什么现象?哪个小组向大家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察到的现象。
师生小结:物体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冒烟等。
(二)探究物体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1.谈话激趣: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是不是都能燃烧呢?能不能举例说明?
2.师生谈话:你们认为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小组内先讨论交流,再想办法试一试。(师出示3组不同实验材科:砖块、木条、纸条、蜡烛等,生小组讨论方法并选择材料)
3.师用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
1)用镊子夹稳实验物体。
(2)手不要离火焰太近。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单。
4.学生汇报交流,老师视频展示:怎样防止火灾?
5.师生共同交流总结:物体燃烧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而且3个条件缺一不可。用课件出示:
(1)有可燃物。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必须与空气(氧气)接触。
(三)了解灭火的方法。
1.谈话:如果我们如果破坏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请同学们根据破坏燃烧的条件.讨论和分析哪种情况可以用什么方法灭火。
(学生交流后汇报。)
2.读话: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模拟一下,看看同学们考虑的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情景模拟:在准备好的金属盆中点燃废纸,让学生想出多种方法灭火。)
师引导生可以用土埋、用水浇、用浸湿的被子盖住、用灭火器等方法,交流每种灭火方法的原理。
视顿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出示图片并用视频展示正确灭火的生活常识。小结:遏到火情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根据火情,要赶紧拨打火警电话119,打电话时要讲清楚着火的位置、可燃物、火势、有无爆炸或燃气泄漏等。
(四〉遇到火灾怎样选生?
1..师引导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交流、思考:哪些方法是科学的逃生方法?哪些错误的逃生方法会带来更大的危险?
2思考:有的同学说火灾逃生时,可以披上浸湿的棉被等物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用模拟实验来研究。
模拟实验:“纸锅”烧水。分析为什么“纸锅”没有被点燃,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披上湿被褥可以逃生。
视频播放消防小常识:遇到火灾,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5.师生小结:逃生时,要保证自身安全,不乘坐电梯。尽量用湿的衣物遮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
(五)怎样预防烧伤、烫伤?
1.教师提问:生活中,做什么事时容易发生烧烫伤事故?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报。
2.师生交流:烧烫伤的情况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怎样才能避免烧烫伤的事故发生呢?引导学生根据发生烧烫伤的情况,思考预防的方法。
3.教师小结:做事要小心、专注,尤其是在倒开水、做饭时更要格外小心。
(六)烧伤、烫伤怎样处理呢?
1.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被烫伤或者烧伤的情况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交流并点评做法。
2,视频展示:烧烫伤怎么办?
3.小结:伤势轻微的,可以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进行降温;伤势较重的,必须送医院救治。
三、拓展活动师提出课后作业:
1.回家后,查找家中还有哪些火灾隐患,向家长提出改进意见。
2.进行一次火灾逃生演练。
板书设计
5.燃烧与灭火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5.燃烧与灭火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新知导入
材
料
包
红彤彤,一大蓬,
见风它就逞凶狂,
无嘴能吃天下物,
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物)
谜底:
砖块、木棒等
新知导入
活动过程
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
活动过程
靠近炉火能
感觉到热。
燃烧时会发光。
我认为……
活动过程
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
2.为什么纸条很快能被点燃,而木棒不能马上被点燃?
3.盖上灯帽,酒精灯为什么会熄灭?
活动过程
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活动过程
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过程
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活动过程
遇到火灾怎样逃生?
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
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
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
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1.用“纸锅”可以烧水吗?为什么?
2.联想逃生方法推想:为什么逃生时要披湿被褥保护身体?
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带来的伤害。
活动过程
遇到火灾怎么办?
活动过程
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
倒开水时要小心
做饭时要注意
活动过程
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
活动过程
我还知道……
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活动过程
拓展提高
检查家中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