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并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会欣赏诗歌,更好地品味诗歌。
3.学习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把握意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种情感,曾经流淌文人骚客的笔端,像涓涓的细流汇成的江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
而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这些诗句,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的情感?
明确:乡愁、乡思。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依恋故土,所以,只要有背井离乡,就会有乡愁,乡愁如血液一般,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体内。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谣》,倾听台湾诗人席慕蓉对故国的一股深情。
二、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生。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慕蓉”是“慕伦”的音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蓉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一棵开花的树》。
二、赏析《长城谣》
1.回顾《乡愁(余光中)》的赏析方法,由此引入学习。
2.先学生读,再教师范读,让学生作比较,谁得更好?好在哪里?
⑴正音、释词。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焚起 敕勒
⑵学生讨论划分节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解决难点。
3.全体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情感。
4.明确诗的体裁: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属于抒情诗。
5.老师提问,启发思考:是抒情诗就要用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情,这个物就叫意象。
男女生轮读,想象。借助了什么意象?(长城 黄河 敕勒川 阴山下 月色)
6.探究诗的第一、二节
⑴提问:诗人借长城这个意象,向我们回顾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讨论)
提示:回顾了华夏各族互相征战、杀戮的历史,诉说了诗人对长城难以言表的激情。
⑵提问:长城是无情的,而诗人却对长城怀有一种复杂的激情,请同学们再深一层思考,诗人心中的长城,是一座怎样特殊的建筑呀?然后把你思考的结果,填在横线上(屏幕打出)①第一节:长城是 的见证。
②第二节:长城是 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 之情
7.这种爱国之情非常非常的浓烈,你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二节)这一节,是激情迸发的诗章,大家朗读时,一定要有饱满的感情。
8.自由朗诵第二节诗,朗读提示:可轻读、慢读第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9. 探究诗的第三节
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情感发展至极点便演化为梦境,于是诗人梦到了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敕勒川 阴山下”,月色如水,乡愁似海。同样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此时也不知不觉“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⑵齐读,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11.再读全诗,感悟《长城谣》的思乡情结,力求成诵。
三、小结。
四、作业:
1.收集你所喜爱的席慕蓉诗歌作品。
2.按下列要求仿写:
⑴诗句形式:
①尽管……/尽管……/你……
②为什么……/而……/有……/有……/有……
⑵可以将“①②”连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也可以写一句二句。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共20张PPT)
席 慕 容:蒙古族女诗人,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1943年出生于重庆,长在台湾。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20世纪八十年代回故乡。
范读课文
1、听字音。
2、听节奏。
3、听重音。(要做上符号)
要求:
自读品味
要求:
1、读准字音、重音和节奏。
2、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
朗读检查:
1、指名朗读,其余同学评价。(字音、节奏、重音、感情的表达等)
2、再读品味。
正音正字: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勒
.
.
.
.
.
.
.
yān
ài
jù
m ng
diān
fén
chì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长城谣
席慕容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什么?
提示:第二人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情感,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整体感知:(自读,同桌相互交流)
长城
作者是用第几人称来写长城的,为什么?
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自读,同桌相互交流)
第一节:刻画长城的沧桑
第二节:依恋长城
第三节:梦回长城
心系故国,思恋故乡
A、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他见证了民族的哪些事件
分组探究
B、思考“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A、为什么唱长城时“总不能成声”,写长城时“不能成篇”,而一提到长城心中“便有烈火焚起”
B、“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应作何理解
A、“敕勒川、阴山下”出于哪首诗 它与作者有何关系,与长城、黄河又有何关系
第一节
第二节
B、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长城,而诗歌中为什么写到了黄河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第三节
A、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他见证了民族的哪些事件
探究第一节:
战争、荣辱(夺、还)、悲欢。
B、思考“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这三个词是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拟人手法,刻画了长城的形象,表明了长城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这三个词语都是贬义词,从表面来看,是写长城的无情,实际上是写历史的无情、时间的无情。它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变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
朗读提示:本节朗读时语调应深沉、舒缓、凝重,以凸现长城的沧桑感。
A、为什么唱长城时“总不能成声”,写长城时“不能成篇”,而一提到长城心中“便有烈火焚起”
探究第二节:
“不能成声”与“不能成篇”都是作者难以抑制情感的体现。一个“总”字表现了这种情感一直萦绕着作者,“一、便”更体现情感的不可控制,而这情感像烈焰那样炽热,由此可见作者的对民族、对民族精神的热情赞颂。
B、“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应作何理解
作者魂牵梦绕长城,在他心中,长城的形象早已千百遍的出现。以至于一提到长城,长城的形象,比如身躯、面容、云、树、风等都如在眼前、历历在目。万里极言空间之广,千年极言时间之长。
朗读提示:前三句轻慢读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A、“敕勒川、阴山下”出于哪首诗 它与作者有何关系,与长城、黄河又有何关系
探究第三节:
《敕勒川》;敕勒川是作者的故乡,黄河长城在这里交会。
B、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长城,而诗歌中为什么写到了黄河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黄河与长城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渴望在梦里回故乡,可是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全诗至此,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朗读提示:语调舒缓,悠长。表现思乡恋国之情悠悠不绝。
小结
梦回长城——思乡难眠,梦回故乡
心系故国
思恋故乡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人借长城抒发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对历史的反观,全诗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刻画长城——历史见证,历经沧桑
依恋长城——唱不成声,写不成篇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阅读乡愁,思考:(1)<乡愁>与<长城谣>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分别借助了什么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拓展延伸:
提示:
1 、明确要抒发的情感
2 、寻找能寄托情感的物象
3 、将情感用文字寄托于物象之中
写一首借物抒情的诗
⑴诗句形式:
①尽管……
尽管……
你……
②为什么……
而……
有……
有……
有……
⑵可以将“① ②”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
仿写诗歌(按照以下写作要求):
例: 风 筝
尽管你身上有一根
束缚的线
尽管风定云散
你可能渐渐停止
但你仍然是神秘的
天使
带着我的梦穿越
万里长空
攀登九霄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