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7 14: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体验】平面镜成像?
活动:人照镜子,观察像的情况
(1)人的像在平面镜的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
(2)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    。
(3)人面镜,人的像    平面镜,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像    平面镜。
(4)人移动时,人感觉像的大小变化吗?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后面 (2)相等 (3)靠近 远离 (4)不变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3.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猜想与假设:结合“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位置各有什么关系?改变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像的大小和位置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像与蜡烛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变化,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小不变。
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用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的位置时二者完全重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参考答案:等效替代法
3.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提示:因为玻璃表面平滑,可以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另外,玻璃板透明,能透过它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观察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却不能。
参考答案: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怎样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提示:物体与像的大小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我们可以采取等效替代的方法,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蜡烛B移动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虚像的位置上。
参考答案: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蜡烛B移动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虚像的位置上
(3)怎样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还需要什么仪器?
提示:可以用白纸记下像、物和玻璃板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刻度尺
4.实验现象及分析:
(1)用一张白纸作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不透过玻璃板而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能呈现像吗?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提示:把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镜中的像,用一张白纸作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而直接观察白纸,此时发现白纸上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参考答案:不能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2)在实验中发现,未点燃的蜡烛与像的位置    ,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    。
参考答案:完全重合 相等
(3)用刻度尺量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说明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参考答案:相等 相等
(4)连接像和物,发现连接像和物的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为    ,说明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参考答案:90° 垂直
5.交流与评估:
(1)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
提示:玻璃板如不竖直放置,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
参考答案: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不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探究过程中,有时你会看到两个蜡烛的像,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现象?
提示:如果用厚玻璃板做实验,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都发生了反射,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玻璃板宜选用薄一些的。
参考答案:玻璃板太厚,两个表面均成像 可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3)做该实验时,周围环境应该    (选填“亮些”或“暗些”)好。
提示:环境光线过于明亮会使得烛焰的发光相对较弱,像的亮度相对降低,不易观察,所以要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更好;若实验中采用的不是蜡烛而是跳棋,会出现像比较暗的现象,可以采用手电筒照亮跳棋来增加反射的光线,使像变亮。
参考答案:暗些
一、平面镜
1.特点: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2.成像原理:_________。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能呈现在_______的像。
(2)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在_____上呈现的像。
光的反射
光屏上
光屏
二、平面镜成像
1.虚实: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
2.大小: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
3.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4.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
5.对称: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
虚像
相同
相等
垂直
对称
三、球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定义
反射面是_____
反射面是_____
对光线
作用
_____
_____
应用
_______、汽车头灯、探照灯等
汽车的_______、马路拐弯处的_______
凹面
凸面
会聚
发散
手电筒
观后镜
反射镜
考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典例1】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结合实验的操作、现象、目的,从像的大小、虚实、物像等距等方面思考。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过
程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像可以承接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平面
镜所成的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的位置,是为了研究像与物的位
置关系,即研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像与物的连
线是否与镜面垂直、像与物是否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下一步
应该连接对应的像点与物点,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是否相等。
答案:(1)大小 (2)虚 (3)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的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方法归纳】利用等效替代法探究
考点2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典例2】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
的像A′B′。
【思路导引】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精讲精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因此在题图中作AB关于镜面的对称图形,即为它在镜中的像A'B'。
答案:如图所示
【方法归纳】有关平面镜的作图题
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入射光线一定通过发光点,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发光点。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像点,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像点。
1.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那么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
2.如图所示,这些秀美的物体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
A.影子
B.实物
C.虚像
D.实像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
D.棋子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A、B错;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并且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C正确;棋子面镜时,像会面镜,D错。
4.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解析】选C。本题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问题。利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用右手握笔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用左手握笔;当握笔的手向右移动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就是这只手向左移动。
5.当你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    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是:2m+2m=4m;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4 虚
6.如图所示,MN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请画出字母“L”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作用。先作出“L”的端点A、B、C、D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C'、D',用虚线连接A'、B'、C'、D',即为“L”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
案。(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玻璃板透光,能在观
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
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平面镜成
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4)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故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
小不变,A正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B正确;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
离为10cm时,像与玻璃板的距离也为10cm,故像和物相距20cm,C正确;平面镜不透光,不便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错。故选D。
答案:(1)光的反射 (2)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不能 (4)D
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
【学生自答】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教师点评】
①正确: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②像的虚实错误:应为虚像,用虚线。
③像的倒正错误:应是正立的像。
【正确作图】
一、平面镜
1.特点: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2.成像原理:_________。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能呈现在_______的像。
(2)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在_____上呈现的像。
光的反射
光屏上
光屏
复习小结
二、平面镜成像
1.虚实: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
2.大小: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
3.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4.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
5.对称: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
虚像
相同
相等
垂直
对称
三、球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定义
反射面是_____
反射面是_____
对光线
作用
_____
_____
应用
_______、汽车头灯、探照灯等
汽车的_______、马路拐弯处的_______
凹面
凸面
会聚
发散
手电筒
观后镜
反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