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漳州市华侨中学 赵陈丹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特殊历史。
2、体会诗人在离开北京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离开北京那一瞬间的感受。
难点:诗句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课前准备
1、背景简介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虽然在它的背后有着更为险恶的政治权力斗争作为枢纽。
2、作者简介
食指,本名郭路生,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1973年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等。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3、作品简介
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轻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而且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作为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4、字词积累
骤(zhòu)然 缀(zhuì) 窗棂(líng)
课前思考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你能不能把诗歌的情感脉络梳理一下
第一诗节 四点零八分 告别北京
第二诗节 火车离京 迷惘失落
第三诗节 幻觉叠合 眷恋母爱
第四诗节 告别亲人 回归现实
第五诗节 物我颠倒 漂泊无依
最后两节 依恋北京 惶惑忧虑
诗歌赏析
1、诗歌第一节,诗人用的反复的修辞手法,统观全诗,诗人为何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明确:诗人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人把对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特定的时刻,是因为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背景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2、朗读第二诗节,火车开动了,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只是“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试着联想我们见到的“参军”或者“退伍”场面,与诗人的感受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明确:这里,没有歌声如潮、锣鼓喧天的虚假场面,没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离乡背井的茫然和恐慌。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的依恋,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3、品读第三节,你知道诗人化用了那首诗吗?你能不能理解诗人的“疼痛”?能不能理解诗人为何将自己比喻成“一只风筝”?
明确:这一节,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人曾回忆说:“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口子时,我们总是穿着衣服,一针一针地缝好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诗人由离别的“痛”联想到母亲为自己缝扣子的针线,并把她们叠合在了一起。让诗人感到疼痛的是眼前的“离别”,但是诗人更愿意相信这疼痛是母亲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因为如果是这样,我和母亲就会因为这针线盒这疼痛而血肉相连了。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像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的手中。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4、诗歌第五节,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是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你能不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内心情感?
明确:这个错觉仿佛传达出诗人这样的心声:脚下的大地已经被抽空,我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了,从此之后,我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了!这写出了诗人自己“四点零八分”时的强烈的感受:无比的失落。
5、朗读诗歌最后两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最后两节,诗人直接抒写自己对北京的依恋之情。“再次挥动手臂”,在诗人眼前,北京已和母亲叠合在以下,他想“抓住她的衣领”,对这她“大声地喊叫”,让她永远记着自己。茫然之中,诗人绝望地伸手乱抓,仿佛落水者去抓一根救命稻草,本想抓住命运,但是抓住的只是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这里,诗人刻画出的是那个动乱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动荡、惶惑,却不乏深沉的忧患。
拓展延伸
品读食指被广为流传的另一诗篇《相信未来》,作一短篇赏析。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赏析:
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存着。食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民间诗人,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 食指卷》、《食指的诗》。
《相信未来》一诗,作于1968年。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诗一开头就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给人们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无论是经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在心底涌起苦不堪言的强烈感触。而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来:相信未来”,“雪花”既象征纯洁、质朴,也传递着清楚、明了的意识;把不屈于现实的坚定,表现得格外真切:这是从艰难生活中升起的信念!第二诗节,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热情而失意,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来:相信未来”的人格力量又不能不强烈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是从人生苦难中升起的信念!第三诗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力量之大,范围之广,气势之猛,表现了诗人的满腔豪情。“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一句,把“曙光”比拟成“笔杆”,富有想象力,“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来:相信未来”,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挚和坦诚思想:这是由真实内心升起的信念。这三个诗节,一咏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相信未来》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我想,那个年代过来的大多数知青也可以说是一代人,在任何时候重读《相信未来》都依然会怦然心动!食指“相信未来”,那种残忍的、固执的、痛苦的、伤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个人在痛苦现实中对未来坚定不屈的信念。也是这首诗最为动人的内核。
这首诗如果只有前面的三节,还不足以表现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来的三节,食指将自己对“未来”的“相信”和对人类的清醒认识结合起来。首先,诗人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能“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睫毛”“瞳孔”两个意象承“眼睛”而来,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思考的神情,而“拨开”和“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其次,诗人不在乎人们对我们肉体和经历的褒贬。“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传递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四个细节,呈现出人们对过去历史种种评价的表情,形象传神,用笔精当。再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这三节,曲折地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诗的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班级:_______座号: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漳州市华侨中学 赵陈丹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特殊历史。
2、体会诗人在离开北京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离开北京那一瞬间的感受。
难点:诗句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课前准备
1、背景简介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虽然在它的背后有着更为险恶的政治权力斗争作为枢纽。
2、作者简介
食指,本名 ,当代 ,被称为 第一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1973年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 》、《 》、《 》、《 》等。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3、作品简介
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轻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而且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作为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4、字词积累
骤(zhòu)然 缀(zhuì) 窗棂(líng)
课前思考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你能不能把诗歌的情感脉络梳理一下
诗节 内容 情感
第一诗节 四点零八分 告别北京
第二诗节
第三诗节
第四诗节
第五诗节
最后两节
诗歌赏析
1、诗歌第一节,诗人用的反复的修辞手法,统观全诗,诗人为何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2、朗读第二诗节,火车开动了,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只是“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试着联想我们见到的“参军”或者“退伍”场面,与诗人的感受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3、品读第三节,你知道诗人化用了那首诗吗?你能不能理解诗人的“疼痛”?能不能理解诗人为何将自己比喻成“一只风筝”?
4、诗歌第五节,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是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你能不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内心情感?
5、朗读诗歌最后两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品读食指被广为流传的另一诗篇《相信未来》,作一短篇赏析。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PAGE(共20张PPT)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本课重点
品味本诗“时代悲剧性”的主题;
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
本课难点
本诗幻觉意象的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鉴赏现代诗歌,品味深刻主题;
过程与方法: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强调人文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
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表层的问题引入潜层;
学法指导
用现代视角解决经典问题,
用历史的眼光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
解决不同视角多义性的问题。
教学辅助手段
幻灯片
小视频
珍贵图片
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
感情共鸣
归纳总结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学的结构
一、导入2分钟;
二、作者作品介绍3分钟;
三、时代背景简介5分钟、
四、朗读课文10分钟、
五、分析课文,教学重点解析10分钟,六、语言分析,教学难点突破思考5分钟
七、拓展练习10分钟
导入设计
北京2008年奥运会
文化名城
交通方式
北京火车站
本课题目
重点突破
短小纪录片了解时代背景
设置问题共同研讨
难点突破
抓住富于暗示的关键词
结合影视常识进一步认知
注重学生主体发挥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学会合作思考问题
课堂的反馈和评价意识
充分时间的练习
基础知识的复习
知识的牵引比较和评价
正确精准的历史评价和文学评价
增强审美意思和辨别能力
拓展练习
欣赏食指《相信未来》,并回答问题
思考辨析: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而食指也在诗中写到“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为什么两位作家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们在思想上有什么共通之处?结合时代文化背景说一下。
最后布置作业
本堂课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