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23届八年级上册语文入学考试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55周年?B.65周年?C.75周年?D.85周年??
3.《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4.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5.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6.“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7.《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
A.英勇顽强的红军
B.红旗
C.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
9.
埃德加·斯诺第一个采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彭德怀
10.
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
①敌进我退
②敌打我躲
③敌驻我扰
④敌疲我打
⑤敌退我追
⑥敌驻我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赤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
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白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白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12.国共第一合作时间是(?
?)
A.1921-1924年
B.1924-1927年
C.1927-1930年
D.1930-1933年
1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14.
毛泽东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
A
.《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
D.《
社会主义史
》
15.
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
?)
A.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B.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拿人民一针一线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顽强斗争
D.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
16.
“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他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彭德怀
17.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
A.积极动员,做好分配,不能强迫
B.广泛宣传,合理分配,科学指导
C.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D.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更多的人参与,不要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
18.“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
),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毛泽东
A.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B.因为组织运动脱不开身
C.找不到开会的地点
D.临时被召回湖南
19.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操,但是他很谦虚。他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他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是(?
?)
A.朱德
B.林彪
C.彭德怀
D.贺龙
20.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林彪
21.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贺龙
D.周恩来
2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有名外国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这名医生是(?
?)
A.印度的柯棣华
B.黎巴嫩的马海德
C.加拿大的白求恩
D.印度的巴苏华
23.红军长征一共爬过多少座山脉,渡过多少条河流(?
?)
A.18,26
B.18,24
C.12,26
D.12,24
24.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
?)次围剿。
A.四
B.五
C.六
D.七
25.东北军与共产党之间的协议第一步是需要执行(?
?)
A.实行孙中山遗嘱
B.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C.立即停止内战,采取武装抗日政策
D.停止陕西境内的战事,双方未经通知对方都不得调动兵力
26.《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
A法国
法布尔
B.英国
法布尔
C.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27.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28.昆虫记共有(?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9.《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阅读《昆虫记》时我们能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3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以客观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B.《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D.《昆虫记》中写石蚕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31.“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如果你走到泥滩边,蹲下身子细细搜索,不难发现这样的地道。它并不利用地道的全部作自己的居所,因为地道的深处往往又阴暗又潮湿,而且不适合排泄废物,有时还会遭受昆虫的暗袭。所以它用靠近地面七八寸长的那段作自己的居所。”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
A.蟾螂
B.被管虫
C.樵叶蜂
D.蝶蜂
32.“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那个人是谁……”——《红星照耀中国》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
A.刘志丹
B.徐特立
C.徐海东
D.贾河忠
33.关于名著《昆虫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语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又不失幽默。
B.从《昆虫记》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C.法国作家法布尔花费了大量精力来撰写《昆虫记》这是一部十卷本小说巨著。
D.这部著作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表达了他由心而发的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B.《昆虫记》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憎恨之情。
C.《昆虫记》是用记叙文的形式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回忆录。
D.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短、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
35.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B.《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昆虫记》中描写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出的妙不可言、惊人的灵性。
D.《昆虫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憎恶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36.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
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领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37.在法布尔的狼蛛对抗蝎子试验中,(?
?)胜利了。
A.狼蛛
B.朗格多克蝎子
C.双方均未进攻
D.双亡
3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39.法布尔采用(?
?)的方法成功困住露天环境中的蝎子。
A.围围墙
B.盖盖子
C.围玻璃墙
D.围玻璃墙,用羊脂涂木桩
40.朗格多克蝎子用(?
?)攀援。
A.脚爪
B.尾部
C.腹部
D.螯钳
41.《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
D.骆驼、恐龙
42.蜘蛛是怎么知道蜘蛛网上有猎物的(?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的振动感觉到的
43.根据法布尔《昆虫记》,选出不是评论法布尔《昆虫记》的一项是(?
?)
A.法布尔像侦察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记录了各种昆虫真实的生活状态。
B.法布尔以人性观察虫性,融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诞生《昆虫记》的荒石园,成了人类朝圣的精神圣地。
D.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旨在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提议人们要热爱小动物。
44.语文课上,李老师建议大家组成读书小组对《昆虫记》进行专题探究,下列不可能探究到的专题是(?
?)
A.蝉的蜕变过程
B.螳螂的捕食技艺
C.蟋蟀的发音特点
D.青蛙的繁殖方法
45.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里,作者给许多昆虫取了有趣的名字,如粪金龟叫大自然的清道夫,田园中的提琴家是
,花园中的淑女是
,大自然的舞姬是
,尽忠职守的税务官是
。
A.瓢虫
蟋蟀
黄蜂
圣甲虫
B.瓢虫
蟋蟀
孔雀蝶
豌豆象
C.蟋蟀
瓢虫
孔雀蝶
豌豆象
D.蟋蟀
瓢虫
黄蜂
圣甲虫
46.以下昆虫,自然死亡特点与众不同的是(?
?)
A.蜜蜂
B.蝴蝶
C.步甲
D.粪金龟
47.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4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猫放在袋子中旋转,会使它迷失方向。
B.当还没有墙壁和屋顶时,麻雀将巢筑在树洞里。
C.墙燕将巢塑成一个敞开的口杯。
D.家燕将巢塑成球形,只留一个容燕子勉强通过的圆孔
。
49.下列昆虫中,受到蝎子毒攻后,坚持时间最久的是(?
?)
A.螳螂
B.蜘蛛
C.千脚虫
D.蝗虫
50.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选择题答题卡(姓名:
)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二、默写题(每空1分,共25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5.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7.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8.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9.剧哉边海民,
。(曹植《梁甫行》)
10.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11.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1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14.我报路长嗟日暮,
。
。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
1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6.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
17.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18.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19.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2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1.鸢飞戾天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孟子》)
三、写作(25分)
今年7月,一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让河南成了水乡泽国,灾情汹汹来袭。在这场严峻考验中,我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马路旁,一家三口跌入泥潭,路人大哥冒险上前,拼死救,力用完;地铁里,洪水即将淹没顶板,遇险乘客没有慌乱,男让女,老幼先;小区内,水位高达两米二三,警察绿、消防黄、救援红穿梭其间,一方难,八方援;大堤上,成排的解放军雨中站,沉重的沙袋扛在肩,争分秒,接续战……有灾难,就有援手,有需求,就有牺牲,正是这样写就了河南人民风雨同担的爱与希望。
在这场千年一遇的暴雨洪灾中,哪些人物让你过目不忘?哪些事情让你感动不已?哪种精神让你为之一振?请你就此写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