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1质量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教材分析:本章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 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千克是一个基本的国际单位,是后面学习重力、压强、浮力、功和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对这些常用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多少的估测能力。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引导他们体验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过程利用对比迁移,理解质量概念单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合作交流能力。
学习重点:
质量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
学习难点:建立质量概念,对质量单位大小有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对质量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但对质量概念理解还不透彻,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和质量的测量工具还不明确,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
创新支点:质量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引导他们体验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过程。比较物质的多少,与长度测量知识对比,学会迁移运用知识。
教学方法:独立自学自学法、对比法、学生竞赛法、小组合作。
学习目标
1、能从物质的形态、形状、空间等位置等的变化中提取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不变性这一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即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能从怎样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以及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3、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对这些常用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多少的估测能力。
4、认识一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复习重力所学知识)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kg = g; 1 t = kg。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6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 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3、请你举例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讨论区分物体和物质两个概念。
知识补充:(本节难点,帮助学生理解)1、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实质就是东西),这些物体都是由一定的材料组成的,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我们教室里的课桌是由木头组成的,凳子也是由木头组成的,;在这里的“桌子”、“凳子”等都是物体,而“木头”就是物质。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要判断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关键是看它含有的物质是否发生了缺损或增加,如燃烧的蜡烛、飞驰的流星、磨损的砝码、生长的植物、滚雪球等,它含有的物质发生了增减,物体的质量会随着发生改变。
典题精炼1:(区分物体和物质)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物质”“质量”“物体”三个概念中的一个。铁锤、铁钉是____,它们都是由铁做成的,铁是____,铁锤和铁钉含有铁的多少不一样,__表明它们含铁的多少。
质疑问难:
环节二:质量的单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6—117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还有 、 、 等。
各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t= Kg 1Kg= g 1 g= mg 1Kg= mg
典题精炼2: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t =______ Kg. 200 g=______ Kg. 1.2×108mg =______ Kg.
2、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 )
A.100毫克; B.100克; C.1千克; D.1克.
比一比:看谁估的准。(练习学生估测能力)
1、一支粉笔的质量大约是: 2、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
3、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4、一辆载重卡车可装载 货物
质疑问难:
环节三:测量质量的工具: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8,对照图7—7熟悉托盘天平的构造,通过图7—8了解其它一些测质量的工具。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准备天平,各小组一个,观察实物)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2.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
3、请你观察并说出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比一比,看谁说的准,说的全。
质疑问难:
三、整体建构:(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四、当堂测试: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
2.决定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 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状态
C. 物体所处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
A.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变为0
4.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 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
5.下列测量工具中,不是用来测量质量的是( )
A. 电子秤 B. 弹簧秤 C. 天平 D.杆秤
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250 g = ________ kg; 5.6 t = ________ kg;
五、课后达标题:
A组:
1、通过电视我们看到宇航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向人们展示了飘动的笔记本和笔,这些物体的质量与地球上相比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只蜜蜂的翅膀质量是10-7kg,合___mg;一把木椅子的质量约为6000 。
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 ,
(2)一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8 ,
(3)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8 。
4、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等。
5、将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儿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
6、密闭容器中装有100 g水,若将它冷却后全部凝固成冰,则水凝固成冰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7、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
8、一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石头加热 B、把石头磨成粉
C、把石头雕刻成石像 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
B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kg木头比1kg铁含有的物质多 B、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C、1kg木头和1kg铁所含的物质一样多 D、木头比铁的体积大
10、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D、 一只羊
1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正确的是:( )
A、200g=2×10-5kg B、20t=2×107g
C、100mg=105kg D、1mg=10-9t
C组:
12、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被压缩的弹簧,质量变小
B、密闭容器内的碘升华时,容器中碘的质量变小了
C、同一面五星红旗拿到太空中质量不变
D、1kg铁块和1kg冰块质量一样大
13、平常所说的“1斤”与“1两”分别是多少克?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