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21:12:31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铁东期中)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发现过程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伊万诺夫斯基~病毒的命名者
B.弗朗西斯科·雷迪~用实验否认了生命起源的“自生论”
C.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细胞是构成生物物体的基本单位
D.沃森+克里克~揭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2020七上·越秀期末)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沃森 B.达尔文 C.林奈 D.克里克
3.(2020八下·新罗月考)至3月10日止,新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造成我国3140人死亡,新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目前还没有定论,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你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调查法
4.(2020七上·任丘期末)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观察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
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做好记录
5.(2020七上·东城期末)要了解全校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种方法属于(  )
A.观察 B.调查 C.分析 D.比较
7.(2020七下·濮阳期末)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B.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
C.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因素应该不同
D.重复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8.(2020八下·新罗月考)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  )
A.实验现象 B.提出问题 C.作出假设 D.实验条件
9.(2020七上·德城期末)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同
10.(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探究光照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
A.鼠妇的多少 B.土壤的干湿 C.有无光照 D.温度不同
11.(2020·新会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 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12.(2020七上·苏州期末)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奢方案,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
A.水量 B.温度 C.鱼数量 D.鱼呼吸次数
13.(2020·湘潭)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不做处理,正常喂养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B.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
C.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D.丁组实验结果预测:部分小鸡成活,部分小鸡死亡
14.(2020九上·渠县期末)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纸盒底部两边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B.纸盒上面应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10只鼠妇太多了,用两只就可以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15.(2020七上·武城期末)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16.(2020七上·丰城期末)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8cm、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2.1cm B.11.9cm C.12.2cm D.12.0cm
17.(2020七上·丰城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水量过多 B.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18.(2020七上·扬州期末)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我们应该做的是(  )
A.放弃实验不再探究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19.(2020七上·张家界期末)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0℃和干燥 D.干燥和湿润
20.(2019七上·顺德月考)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的是(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制作标本 D.表达与交流
21.(2019七上·顺德月考)“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湿度 B.温度 C.光 D.周围的环境
22.(2019九上·曹县期中)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① ②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25℃、干燥土壤 B.25℃、湿润土壤
C.10℃、干燥土壤 D.30℃、湿润土壤
23.(2019九上·高安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标准造成的
B.误差与错误同样不可避免
C.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24.(2019七上·凤山期中)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 D.得出不同的结论
25.(2019七上·凤山期中)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  )
A.响尾蛇是用热感受器来感受动物的存在
B.响尾蛇根据动物的气味来追踪猎物
C.响尾蛇是根据自己的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D.响尾蛇用听觉来追寻猎物
二、填空题
26.(2019七上·泰兴期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   、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   、得出   、表达交流。
27.(2019七上·遵义月考)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B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     C物钟起源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     D血液循环
28.(2019·巴中)我国著名作物育种科学家   教授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即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9.(2020·成都)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法两种。法布尔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昆虫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30.(2019·天水)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   。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0七下·凤县期末)请根据下面的科分析作答: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据资料显示,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化学物质,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等。
(1)根据材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2)请联系生活实际作出假设:   。
(3)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这样做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別放入以上的两个笼子中。请问如果每组只选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行不行?为什么?   。
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4)实验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32.(2020·通辽)目前席卷全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类似于SARS的冠状病毒,它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疾病。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与普通病毒结构相似,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该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   。在疫情防控期间倡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   。
(2)我国研发的SARS灭活疫苗是否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①材料用具: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2只,SARS灭活疫苗,生理盐水,2019新型冠状病毒,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步骤二:   。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观察其状况。
③实验现象:甲组小鸡   ,乙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⑤实验结论:SARS灭活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其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33.(2020·永州)“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 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   (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   ℃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   ,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四、综合题
34.(2020八下·武川期中)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35.(2018七上·铁力月考)材料:鼠妇属于甲壳动物,它的身体呈长椭圆形,略扁,黑色或灰褐色,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它对光、外界触动等能产生运动或卷曲成团的反映,以腐烂植物为食,常夜间出来活动,平时在石头、瓦砾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七年级某学生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想办法解决。
(1)鼠妇经常生活在   地方。
(2)此实验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个环境,以便对照。
(3)只用一只鼠妇不行,为什么?    
(4)此实验的结论是   。
36.(2019八上·滨州开学考)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
37.(2018·晋江模拟)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设置如表格所示,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甲、乙两组实验中,甲起   作用。
(2)甲、乙两组对照饲养数量分别是20只,而不是一只,目的是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   克/只 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解:A.荷兰科学家贝杰林克,他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他在1898年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错误。
B.1668年意大利宫廷医生佛罗伦萨实验科学院成员弗朗西斯科·雷迪用实验证明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而成的,进而否认了生命起源“自生论”,正确。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正确。
D.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正确。
【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要熟记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解:1951~1953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故AD不符合题意;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故B不符合题意;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选项AB可知,观察法和实验法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来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因此为了掌握新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的,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量法等。
4.【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符合题意。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进行科学观察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
D、进行科学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仪器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5.【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有: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实验法,A不符合题意。
B、文献法利用文献(查阅)法,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历史资料,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实验法,B不符合题意。
C、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属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全面调查法,C符合题意。
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观察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属于调查法。故答案为:B
【分析】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仪器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资料分析法为了获得某项成果或进行下一步调查研究,利用现有资料,分析利用以扩展研究深度广度的研究方法。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故A正确。
B.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
C.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必须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故C错误。
D.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实验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细心观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实施与合作七个环节;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提出问题。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进行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0.【答案】C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1.【答案】D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本实验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变量是光,除了光照不同,其他条件应该相同,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土壤干湿度,改为均为一层湿土。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2.【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本实验是为了探究“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可见变量是温度,表格中的数据也可以分析出六只浴缸中加入的都是1000毫升的常温河水,品种、大小、生理状况都相似,步骤三中改变了水的温度,有的组降低有的组升高,可见变量是温度,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步骤,难度不大,需要熟知:探究实验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即: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则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甲组没有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而乙组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则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A不符合题意。
B.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B不符合题意。
C.1只小鸡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会影响实验结果,比如这只小鸡本身的身体状况不好等等,因此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丙组的实验可知,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小鸡全部存活。同时,这些小鸡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提高了对H7N9型禽流感的抵抗力,则再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小鸡会全部存活。由于丁组的处理方法是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因此丁组实验结果预测:小鸡全部存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4.【答案】A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解:AB、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小明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A正确,B错误。
C、如果只用两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5.【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作出假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①拟定计划;②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实施计划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
表达和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制定计划。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6.【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8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12.0+11.8+12.2=36,36/3=12cm。
故答案为:D。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为了测量的准确,要多次侧量,求它们的平均值。
17.【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符合题意。
【分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18.【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假设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时,所发现的证据及理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9.【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A、0℃和25℃唯一变量是温度,A正确。
B、有光和无光黑暗,唯一变量是光,B正确。
C、0℃和干燥,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水分,变量不唯一,C错误。
D、干燥和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0.【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可见选项中,C制作标本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21.【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可见,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湿度,在实验中要形成以土壤湿度为唯一变量,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为基础题,此题难度不大,解决此题需要熟记在探究实验中,要遵循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的原则,在探究实验中,除了探究的因素外,其它因素条件都要相同。
22.【答案】B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小强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表中实验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25℃、湿润土壤。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分析】 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从测量的角度来说,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一般说来,真值不可能确切获知。
24.【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A.多次重复实验会得到较多的数据,但这不是目的。通常这些数据还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真实,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误差是无法避免,但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避免偶然性,使实验具有说服力,故B符合题意确。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这是实验操作有问题,和多次重复实验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实验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为了得出不同的结论,需要重新完善探究的方法,与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无主要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 进行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5.【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在去追寻和吞食。发现并提出问题:响尾蛇是如何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习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①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②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③响尾蛇的舌头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④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3)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4)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实验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验2: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5)实施实验并记录: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实施实验并记录。
按实验1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头能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按实验2进行实验,结构发现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6)分析实验现象:由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看,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故答案为:C。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王蛇、猪及鹰都是响尾蛇的天敌。
26.【答案】问题;计划;结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故答案为:问题;计划;结论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27.【答案】B;C;D;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
【分析】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住房的材料:木材,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等等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学.科学家研究的成就,来自于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刻苦研究的精神,来自于他远大志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发扬他们的精神.
28.【答案】袁隆平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我国著名作物育种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即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答案为:袁隆平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9.【答案】实验;观察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采用的是创造某种环境条件,并给动物施加不同信号来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故答案为:实验;观察。
【分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30.【答案】对照实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31.【答案】(1)修正液对生物体(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2)修正液对生物体(或小白鼠)有害
(3)对照;有无修正液;不行,因为用一只容易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误差
(4)修正液对生物体产生负面作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3)①两组中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实验组,没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形成对照,有唯一变量--有没有拌修正液。②不能用1只小白鼠, 因为用一只容易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误差,(如采集的小白鼠生病或正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4)由于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说明修正液对生物体产生负面作用或修正液会危害小白鼠(或生物体)的健康。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32.【答案】(1)遗传物质;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2)给甲组小鸡注射SARS灭活疫苗,给乙组小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射SARS灭活疫苗的小鸡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能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结合,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使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该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病原体。在疫情防控期间倡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切断传播途径。(2)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②实验步骤:步骤一:将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步骤二:给甲组小鸡注射SARS灭活疫苗,给乙组小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形成对照。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观察其状况。
③实验现象:甲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乙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注射SARS灭活疫苗的小鸡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能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结合,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⑤实验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SARS灭活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就是实验用的小鸡数量太少,只有2只,使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3.【答案】(1)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温度;相同
(3)0
(4)水分、空气等
(5)无机盐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根据“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2)由(1)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相同。(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0℃条件下落叶基本没有腐烂,说明0℃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4)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水分、空气等。(5)土壤中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无机盐。
【分析】土壤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
34.【答案】(1)海拔高度(变量)
(2)b组;c组
(3)平均值
(4)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海拔高度这一变量引起的。(2)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和b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b组,对照组是a组;c组和d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c组,对照组是d组。(3)为了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防止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组实验,最后取平均值。(4)通过对比表格可知:海拔越高,风力越大,植株高了反而无法生长,所以海拔越高,越适合植株较低的生长。所以在第一组中:a组的比b组的长势好;第二组中:c组的比d组的长势好。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设计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
35.【答案】(1)阴暗潮湿
(2)光;明亮;阴暗
(3)避免偶然性
(4)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1)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阴暗的环境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假设: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2)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3)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避免偶然性。(4)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比阴暗环境中多,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分析】1、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36.【答案】(1)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作用
(4)不能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试验是除了要探究的因素外, 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题干中,乙和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乙和丙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水质,一个是甲状腺激素,变量不唯一。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根据题干所述,出现了巨型蝌蚪,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能是山区池塘的水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以该地区的儿童也可能因为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患有呆小症。
(3)表格中,甲和丙可以形成对照试验,变量为甲状腺激素,根据现象可知,甲组蝌蚪提早发育成青蛙,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4)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如果口服的话,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这样胰岛素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所以,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故答案为:(1)不能,乙和丙有甲状腺激素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唯一变量的原则;(2)呆小症;(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不能。
【分析】此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探究实验,探究实验这类题型是常考的题型,需要理解:对照试验和唯一变量两个概念,在探究实验中,需要设置存在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还需要熟记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7.【答案】(1)对照
(2)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3)21.5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组,乙组是实验组。(2)甲、乙两组饲养数量分别是20只,而不是一只,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3)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21.5克/只 日。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 / 1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探索生命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铁东期中)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发现过程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伊万诺夫斯基~病毒的命名者
B.弗朗西斯科·雷迪~用实验否认了生命起源的“自生论”
C.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细胞是构成生物物体的基本单位
D.沃森+克里克~揭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解:A.荷兰科学家贝杰林克,他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他在1898年通过过滤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还要细小,并因此推论出病毒的存在。他把这种病原体命名为“virus”,错误。
B.1668年意大利宫廷医生佛罗伦萨实验科学院成员弗朗西斯科·雷迪用实验证明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而成的,进而否认了生命起源“自生论”,正确。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正确。
D.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正确。
【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要熟记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
2.(2020七上·越秀期末)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沃森 B.达尔文 C.林奈 D.克里克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解:1951~1953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故AD不符合题意;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故B不符合题意;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他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3.(2020八下·新罗月考)至3月10日止,新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造成我国3140人死亡,新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目前还没有定论,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你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选项AB可知,观察法和实验法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来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因此为了掌握新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的,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量法等。
4.(2020七上·任丘期末)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观察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
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做好记录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符合题意。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进行科学观察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
D、进行科学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仪器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5.(2020七上·东城期末)要了解全校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有: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实验法,A不符合题意。
B、文献法利用文献(查阅)法,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历史资料,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实验法,B不符合题意。
C、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属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全面调查法,C符合题意。
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不应该采取观察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种方法属于(  )
A.观察 B.调查 C.分析 D.比较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属于调查法。故答案为:B
【分析】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仪器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资料分析法为了获得某项成果或进行下一步调查研究,利用现有资料,分析利用以扩展研究深度广度的研究方法。
7.(2020七下·濮阳期末)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B.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
C.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因素应该不同
D.重复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故A正确。
B.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
C.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必须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故C错误。
D.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实验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2020八下·新罗月考)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  )
A.实验现象 B.提出问题 C.作出假设 D.实验条件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细心观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实施与合作七个环节;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提出问题。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进行解答。
9.(2020七上·德城期末)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同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0.(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探究光照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
A.鼠妇的多少 B.土壤的干湿 C.有无光照 D.温度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1.(2020·新会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 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本实验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变量是光,除了光照不同,其他条件应该相同,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土壤干湿度,改为均为一层湿土。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2.(2020七上·苏州期末)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奢方案,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
A.水量 B.温度 C.鱼数量 D.鱼呼吸次数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本实验是为了探究“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可见变量是温度,表格中的数据也可以分析出六只浴缸中加入的都是1000毫升的常温河水,品种、大小、生理状况都相似,步骤三中改变了水的温度,有的组降低有的组升高,可见变量是温度,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步骤,难度不大,需要熟知:探究实验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即: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3.(2020·湘潭)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不做处理,正常喂养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B.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
C.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D.丁组实验结果预测:部分小鸡成活,部分小鸡死亡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则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甲组没有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而乙组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则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A不符合题意。
B.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B不符合题意。
C.1只小鸡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会影响实验结果,比如这只小鸡本身的身体状况不好等等,因此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丙组的实验可知,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小鸡全部存活。同时,这些小鸡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提高了对H7N9型禽流感的抵抗力,则再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小鸡会全部存活。由于丁组的处理方法是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因此丁组实验结果预测:小鸡全部存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4.(2020九上·渠县期末)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纸盒底部两边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B.纸盒上面应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10只鼠妇太多了,用两只就可以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答案】A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解:AB、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小明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A正确,B错误。
C、如果只用两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C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5.(2020七上·武城期末)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施计划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作出假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①拟定计划;②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实施计划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
表达和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制定计划。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6.(2020七上·丰城期末)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8cm、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2.1cm B.11.9cm C.12.2cm D.12.0cm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8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12.0+11.8+12.2=36,36/3=12cm。
故答案为:D。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为了测量的准确,要多次侧量,求它们的平均值。
17.(2020七上·丰城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水量过多 B.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符合题意。
【分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18.(2020七上·扬州期末)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我们应该做的是(  )
A.放弃实验不再探究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假设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时,所发现的证据及理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9.(2020七上·张家界期末)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0℃和干燥 D.干燥和湿润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A、0℃和25℃唯一变量是温度,A正确。
B、有光和无光黑暗,唯一变量是光,B正确。
C、0℃和干燥,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水分,变量不唯一,C错误。
D、干燥和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0.(2019七上·顺德月考)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的是(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制作标本 D.表达与交流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可见选项中,C制作标本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21.(2019七上·顺德月考)“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湿度 B.温度 C.光 D.周围的环境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可见,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湿度,在实验中要形成以土壤湿度为唯一变量,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为基础题,此题难度不大,解决此题需要熟记在探究实验中,要遵循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的原则,在探究实验中,除了探究的因素外,其它因素条件都要相同。
22.(2019九上·曹县期中)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① ②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25℃、干燥土壤 B.25℃、湿润土壤
C.10℃、干燥土壤 D.30℃、湿润土壤
【答案】B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小强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表中实验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25℃、湿润土壤。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3.(2019九上·高安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标准造成的
B.误差与错误同样不可避免
C.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分析】 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从测量的角度来说,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一般说来,真值不可能确切获知。
24.(2019七上·凤山期中)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 D.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A.多次重复实验会得到较多的数据,但这不是目的。通常这些数据还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真实,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误差是无法避免,但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避免偶然性,使实验具有说服力,故B符合题意确。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这是实验操作有问题,和多次重复实验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实验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但为了得出不同的结论,需要重新完善探究的方法,与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无主要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 进行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5.(2019七上·凤山期中)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  )
A.响尾蛇是用热感受器来感受动物的存在
B.响尾蛇根据动物的气味来追踪猎物
C.响尾蛇是根据自己的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D.响尾蛇用听觉来追寻猎物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在去追寻和吞食。发现并提出问题:响尾蛇是如何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习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①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②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③响尾蛇的舌头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④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3)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4)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实验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验2: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5)实施实验并记录: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实施实验并记录。
按实验1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头能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按实验2进行实验,结构发现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6)分析实验现象:由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看,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故答案为:C。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王蛇、猪及鹰都是响尾蛇的天敌。
二、填空题
26.(2019七上·泰兴期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   、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   、得出   、表达交流。
【答案】问题;计划;结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故答案为:问题;计划;结论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27.(2019七上·遵义月考)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B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     C物钟起源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     D血液循环
【答案】B;C;D;A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
【分析】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住房的材料:木材,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等等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学.科学家研究的成就,来自于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刻苦研究的精神,来自于他远大志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发扬他们的精神.
28.(2019·巴中)我国著名作物育种科学家   教授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即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袁隆平
【知识点】生物学家及其贡献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我国著名作物育种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新型的水稻即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答案为:袁隆平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9.(2020·成都)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法两种。法布尔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昆虫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答案】实验;观察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采用的是创造某种环境条件,并给动物施加不同信号来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故答案为:实验;观察。
【分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30.(2019·天水)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   。
【答案】对照实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0七下·凤县期末)请根据下面的科分析作答: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据资料显示,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化学物质,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等。
(1)根据材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2)请联系生活实际作出假设:   。
(3)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这样做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別放入以上的两个笼子中。请问如果每组只选用一只小白鼠进行实验行不行?为什么?   。
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4)实验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修正液对生物体(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2)修正液对生物体(或小白鼠)有害
(3)对照;有无修正液;不行,因为用一只容易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误差
(4)修正液对生物体产生负面作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3)①两组中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实验组,没有拌修正液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形成对照,有唯一变量--有没有拌修正液。②不能用1只小白鼠, 因为用一只容易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误差,(如采集的小白鼠生病或正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4)由于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说明修正液对生物体产生负面作用或修正液会危害小白鼠(或生物体)的健康。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32.(2020·通辽)目前席卷全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类似于SARS的冠状病毒,它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疾病。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与普通病毒结构相似,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该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   。在疫情防控期间倡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   。
(2)我国研发的SARS灭活疫苗是否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①材料用具: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2只,SARS灭活疫苗,生理盐水,2019新型冠状病毒,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步骤二:   。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观察其状况。
③实验现象:甲组小鸡   ,乙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⑤实验结论:SARS灭活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其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答案】(1)遗传物质;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2)给甲组小鸡注射SARS灭活疫苗,给乙组小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射SARS灭活疫苗的小鸡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能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结合,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使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该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病原体。在疫情防控期间倡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切断传播途径。(2)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②实验步骤:步骤一:将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步骤二:给甲组小鸡注射SARS灭活疫苗,给乙组小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形成对照。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观察其状况。
③实验现象:甲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乙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注射SARS灭活疫苗的小鸡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能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结合,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⑤实验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SARS灭活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就是实验用的小鸡数量太少,只有2只,使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3.(2020·永州)“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 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   (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   ℃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   ,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答案】(1)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温度;相同
(3)0
(4)水分、空气等
(5)无机盐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根据“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2)由(1)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相同。(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0℃条件下落叶基本没有腐烂,说明0℃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4)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水分、空气等。(5)土壤中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无机盐。
【分析】土壤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
四、综合题
34.(2020八下·武川期中)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答案】(1)海拔高度(变量)
(2)b组;c组
(3)平均值
(4)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海拔高度这一变量引起的。(2)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和b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b组,对照组是a组;c组和d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c组,对照组是d组。(3)为了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防止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组实验,最后取平均值。(4)通过对比表格可知:海拔越高,风力越大,植株高了反而无法生长,所以海拔越高,越适合植株较低的生长。所以在第一组中:a组的比b组的长势好;第二组中:c组的比d组的长势好。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设计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
35.(2018七上·铁力月考)材料:鼠妇属于甲壳动物,它的身体呈长椭圆形,略扁,黑色或灰褐色,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它对光、外界触动等能产生运动或卷曲成团的反映,以腐烂植物为食,常夜间出来活动,平时在石头、瓦砾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七年级某学生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想办法解决。
(1)鼠妇经常生活在   地方。
(2)此实验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个环境,以便对照。
(3)只用一只鼠妇不行,为什么?    
(4)此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阴暗潮湿
(2)光;明亮;阴暗
(3)避免偶然性
(4)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
【解析】【解答】(1)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阴暗的环境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假设: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2)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3)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避免偶然性。(4)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比阴暗环境中多,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分析】1、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36.(2019八上·滨州开学考)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
【答案】(1)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作用
(4)不能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试验是除了要探究的因素外, 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题干中,乙和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乙和丙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水质,一个是甲状腺激素,变量不唯一。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根据题干所述,出现了巨型蝌蚪,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能是山区池塘的水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以该地区的儿童也可能因为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患有呆小症。
(3)表格中,甲和丙可以形成对照试验,变量为甲状腺激素,根据现象可知,甲组蝌蚪提早发育成青蛙,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4)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如果口服的话,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这样胰岛素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所以,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故答案为:(1)不能,乙和丙有甲状腺激素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唯一变量的原则;(2)呆小症;(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不能。
【分析】此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探究实验,探究实验这类题型是常考的题型,需要理解:对照试验和唯一变量两个概念,在探究实验中,需要设置存在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还需要熟记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7.(2018·晋江模拟)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设置如表格所示,请分析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甲、乙两组实验中,甲起   作用。
(2)甲、乙两组对照饲养数量分别是20只,而不是一只,目的是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   克/只 日。
【答案】(1)对照
(2)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3)21.5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组,乙组是实验组。(2)甲、乙两组饲养数量分别是20只,而不是一只,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3)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21.5克/只 日。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