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3空气的“力量”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方法。
教材分析: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
学习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压强,但因为长期生活在空气里并没有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所以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几个简单易做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感受大气压强
1、在矿泉水瓶中装入适量热水,摇一摇,立刻拧上瓶盖,观察矿泉水瓶的形状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演示覆杯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现象表明,空气内部 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 ,
简称 或气压。
3、思考: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空气也受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4、观看课件:马德堡半球实验。
著名的____________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环节二:测量大气压
观看课件:托里拆利实验,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______________ 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2、 1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mmHg=____________Pa
3、人们通常利用 测量大气压值。
环节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50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
2、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 ;液面上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 。
小试牛刀:
1、著名的____________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____ 最早测定了大气压强值。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管内水银柱( )
A.长度减小 B.高度不变
C.高度增大 D.高度减小
方法要点小结:
三、质疑问难: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1、著名的____________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____ 最早测定了大气压强值。
2、1个标准大气压= ____________Pa
3、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具有吸水作用
C.水压的作用 D.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吸盘挂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用吸管吸起敞口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
5、通常在高山上煮饭不易煮熟,这是由于( )
A.高山上气压高,水的沸点降低 B.高山缺氧,火焰温度较低
C.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 D.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升高
六、课后达标题:
A组:
1、1个标准大气压= ____________Pa
2、用来测量_________ 的仪器叫气压计。
3、平原上生活的人在登山时,常会发生高山反应或叫高山病,在3km以上会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加快。四肢麻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由于( )
A.瓶口由于热涨,使鸡蛋掉入瓶中 B.瓶内气体产生吸引力把鸡蛋吸入瓶内
C.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D.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5、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强等于760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B组:
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的空间里_______________空气。
7、高山上由于气压低,所以水的沸点_________,烧饭必须用压力锅.由于压力锅不漏气,锅内气压_______,水的沸点高于_________℃,不但饭熟得快,还可以节省燃料。
8、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改用一根直径较大的玻璃管来做,其测得的结果与直径较小的玻璃管相比较(同时间、地点)(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9、将一大试管开口朝上,灌满水,再将一稍小的试管底朝下插入大管水中,然后将大、小试管一起倒过来,(在这一过程中手始终握住在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管因受地球吸引将掉下来
B.小管因受水的吸力将向上运动
C.小管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水的压力和管的重力将向上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它有吸力
C.衣钉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
D.大气压的作用
11、如下图所示,将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慢慢将量筒提升,在量筒口没有离开水面之前,量筒内水面位置将( )
A.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筒外水面
B.逐渐降低,保持与筒外水面相平
C.不降低,充满整个筒子
D.无法判断
C组:
12、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____________,体积增大时压强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3、如右图把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后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烧瓶中会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又沸腾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