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7 14: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6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10月在给伤员手术中,手指被手术刀划破感染病毒,后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凌晨,因医治无效而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主席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物简介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展开一次歼灭战。日伪军把齐会村紧紧包围,双方战斗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发射,八路军战士顽强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最后我军内外夹击,敌人除几十人逃跑外,其余七百余敌被歼灭。这是一二○师主力在冀中平原取得的首次胜利。
知识链接
白求恩
bàng

ēn



xuè

chè

xiǎn

dòu

lián

xùn



duó

miǎo



我会认
瓦片

lián
争分夺秒
duó
miǎo
布帘
迅速
xùn

kěn
恳求
危险
xiǎn
撤走
chè
词语熟读
当头一棒
大夫
腹腔
战斗
白求恩
血丝
敏捷
嚣张
小庙
硝烟
镊子
ēn
dài
xuè

dòu
bàng
jié
xiāo
miào
xiāo
liè
qiāng










我会写

dòu
dǒu
(战斗)
(斗室)
例:为了一口吃的,小猫和小狗的战斗(
)便常常在这斗(
)室之中打响。
(打斗)
dǒu
dòu

dài

(大夫)
(大家)
例:听完大(
)夫的一席话,大(
)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dài
【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多含贬义)。
【嚣张】(恶势力、不良的风气)高涨。
【当头一棒】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火线】作战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
【反扑】(猛兽、敌人等)被打退后又扑过来。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腹腔】腹部的内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肚子。
词语解释
【吼叫】大声叫。形容敌机很猖狂。
【恳求】恳切地请求。
【撤走】离开原来的地方。
【危险】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
【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
【转告】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激烈——剧烈
陆续——连续
敏捷——快捷
沉思——深思
恳求——请求
迅速——赶快
词语对对碰



激烈——和缓
敏捷——笨拙
危险——安全
连续——中断
镇定——慌张
迅速——缓慢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
你认为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详解

)年春,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在(
)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
)。他已经(
)没有休息了,眼睛里(
)。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让白求恩(
),但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
),战士们没有离开的阵地,(
)?”白求恩(
)给伤员做手术。就这样,白求恩(
)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连续工作了(
)个小时。
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1939
齐会
离火线不远
两天两夜
阵地
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
继续
争分夺秒
69
给伤员做手术
布满了红丝
离开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
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结合课文内容填表: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小庙周围的情况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
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
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
台扑过来……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不能离开。他继续为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结合课文内容填表:




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不能离开阵地。
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战士们仗没有打完,就不能离开阵地。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医生不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自己离开。这表现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如何理解白求恩说的“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样做?怎么说?请展开想象,小组合作说一说。
说一说
本文讲的是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坚持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主旨归纳
当时环境  
白求恩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镇定 敏捷
  敌机吼叫 炮弹爆炸——阵地 继续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手术台就是阵地
层次梳理
收集具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名人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们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