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28 10: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重点难点 1.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及推动因素。
     2.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的改善。
     3.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何表现?
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表现: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一、城市化的演进
1.概况
(1)路径: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作用: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1)世界城市化: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英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
(2)中国城市化: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英、美、中近现代
不同时期城市化水平
探究一
英国早期城市化的特点
材料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姊妹,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特别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新兴工业城市迅速兴起,故有“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的说法。英国早期城市化进程完全是依据自由化市场力量实现的;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对外贸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城市发展一方面使工业与人口布局在宏观上集中于几个有限地区;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则开始趋向分散,不断向郊区发展。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早期城市化的特点。
提示:特点:形成具有自发性;过程具有迅速性;外贸推动作用明显;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郊区化趋势明显。
探究二
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内生作用为主的自我发展。美国城市化进程较少受外生的、偶然的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是源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②跳跃性与渐进性并存。美国城市化不仅与工业化同步,还与西部开发同步,具有渐进性、跳跃性的特点。
③要素的流动性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尤其是人口的流动最为明显。
1、建筑技术革新
19世纪50年代,电梯在楼房住宅中普及(美国)
19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比利时)
20世纪以来,推广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2、生活服务完善
二战后,社区功能完善;购物中心发展;公共设施增多
楼房+电梯+集中供暖(制冷)
19世纪中期巴黎混杂式公寓
Interbau
国际住宅展览会
德国柏林汉莎区,1957年
1952年,他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
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可容纳1600名居民。
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一方面马塞公寓拥有绝对的个人私密性,每一个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另一方面社交的机能又被大大夸张,设计了多达二十六种不同的社交空间。
勒·柯布西耶
马赛公寓
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
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探究三
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因素
材料 成功的城市靠的是什么?构建神圣的空间;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拥有一个商业市场。其实城市大多都或多或少的拥有这些功能。但可能最引人注目的成功的城市建设,是在新儒学信仰体系与外来西方科学理性主义结合之下进行的。今天,城市既要与没有约束的市场资本主义的不良影响抗争,而且还要与自私自利的腐败的权贵们周旋。
——摘编自[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科特金认为“城市成功靠的是什么”?并分析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哪些?
提示:成功的条件:成为政治或宗教信仰的中心;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具有商品交换的商业市场。
其它因素:消除自由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与自私自利的腐败权贵作斗争;注重儒家思想在城市化中的运用;发挥西方科学理性主义的作用;注意城市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提升市民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等。
思维点拨
——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主要原因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西方: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排水
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
照明
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通信
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交通
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世纪以来,电车、汽车等得到普及。
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
①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如上海。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②中火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进。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答案 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保障了居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医疗、保健设施的建设,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指数和生活质量;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善,丰富了居民的文体生活;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及城市绿化面积的扩大,改善了人们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问题思考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材料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问题: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卫生保障急需改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
特点: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六大问题
课堂检测
1.“1810年,布莱德福是一个仅有1.6万人的无名小镇。19世纪前半期,该城市工厂的产量增长了600%,人口达到了10.3万,这是欧洲城市中最快的增长速度。”据此推论正确的是
(  )
A.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B.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
C.布莱德福是经济中心
D.纺织业聚居大量人口
A
2.1854年美国人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站在高高升起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砍断平台的提拉缆绳,平台没有坠毁,而是固定在半空中。下列对于升降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升降梯动力为电力
B.奥的斯提高了升降梯的安全性
C.此时升降梯只能依靠蒸汽动力
D.此时升降梯已应用到住宅中
B
3.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  )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
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C
4.“在该城的某些部分……地下室的潮湿程度根本不宜于给人居住……有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而富人阶级却可以住在富丽堂皇的居室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
A.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B.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C.环境污染造成室内居住环境恶劣
D.人们的居住条件尚未得到改善
A
5.(2021天津武清高二月考,)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是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其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
B.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
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B
材料一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年份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题
问题 (1)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指出这几个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趋势。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
答案 趋势:城市人口大幅增长。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二
问题 (2)上图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 材料反映出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其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农业的机械化使农村劳动力出现过剩;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城镇人口增加;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