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项综合全练(四)影响工农业布局的因素
一、选择题
粮食问题涉及国家安全,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农用地总量减少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了12年连续增产,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兴农,提高了粮食产量
B.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
C.围湖造田,增加了耕地面积
D.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增加
2.甲、乙、丙三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的热量条件优越
B.甲地以水田为主,乙地以旱地为主
C.丙地比乙地的水热条件优越
D.丙地比乙地日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3.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人,落实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这段文字表明( )
A.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C.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5.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 )
A.一切不拘农时,获得更大效益 B.通过改良品种,实施多种经营
C.提高农业技术,改变自然环境 D.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2021年2月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决打好春管春播第一仗,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读“我国春播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甲地是全国春播时间最早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水源 C.地形 D.纬度
7.水稻喜高温、多湿,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但是从“我国春播示意图”中发现,东北地区也种植水稻,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农业科技水平高 D.雨热同期
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字形区域发展格局。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C1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工 B.电子信息 C.金属冶炼 D.纺织服装
9.C2区域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突出优势是( )
A.港口众多 B.生态良好 C.矿产丰富 D.地形平坦
读“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
A.原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11.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C.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二、综合题
12.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 部,目前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 。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 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 ,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 。但两地熟制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商品粮基地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在我国,主要分布有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人们对粮食需求并没有减少;在农用地总量减少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了12年增产,主要原因是科技兴农。 故答案为: A。
2.图示甲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面积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多,且土壤肥沃;但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光热充足,该地河网密布。丙位于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但夏季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故答案为: D。
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其措施有: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②加大农业科技投人,落实藏粮于技;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等。盲目增加耕地面积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故答案为: A。
【答案】4.B
5.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4.南方冬天桃李能够结出果实,西北地区桃李只在夏天繁荣,这都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表明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故答案为: B、
5.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南方冬天桃李能够结出果实,西北地区桃李只在夏天繁荣,这都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同一亩地里的庄稼,用粪浇灌的就先发芽;同一丘地里的谷物,后种的就晚结实,这是人工栽培不一样造成的,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故答案为: D。
【答案】6.D
7.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我国水稻分布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可分为南方水稻集中区和北方水稻分散区两大生产区。我国南方稻谷集中区主要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5%左右。我国北方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广,但地区较为分散,这一地区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东北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6.读图可知, 甲地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因此成为我国春播时间最早的区域。 故答案为: D。
7.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区域,这主要是因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D。
【答案】8.B
9.B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其他两个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8.纺织服装 、石油化工、金属冶炼都属于传统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答案为:B。
9.C2区域远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位于山区附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故答案为:B。
【答案】10.A
11.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10.读图可知,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糖料作物产区(甘蔗、甜菜的产地),即主要靠近原料种植区。 故答案为: A。
11.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山脉阻挡冷空气,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是我国甘蔗种植区中纬度最高的地区。 故答案为: B。
12.【答案】(1)东南;海洋运输 、航空运输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临近南海,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高新技术
(3)雨热同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东南部,目前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临近南海,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 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因为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两地熟制不同,是因为所处纬度位置不同,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
【点评】(1)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和京津唐在北方,其余两个在南方,它们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专项综合全练(四)影响工农业布局的因素
一、选择题
粮食问题涉及国家安全,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农用地总量减少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了12年连续增产,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兴农,提高了粮食产量
B.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
C.围湖造田,增加了耕地面积
D.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增加
2.甲、乙、丙三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的热量条件优越
B.甲地以水田为主,乙地以旱地为主
C.丙地比乙地的水热条件优越
D.丙地比乙地日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3.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人,落实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商品粮基地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在我国,主要分布有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我国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人们对粮食需求并没有减少;在农用地总量减少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了12年增产,主要原因是科技兴农。 故答案为: A。
2.图示甲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面积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多,且土壤肥沃;但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光热充足,该地河网密布。丙位于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但夏季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故答案为: D。
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其措施有: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②加大农业科技投人,落实藏粮于技;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等。盲目增加耕地面积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故答案为: A。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这段文字表明( )
A.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C.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5.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 )
A.一切不拘农时,获得更大效益 B.通过改良品种,实施多种经营
C.提高农业技术,改变自然环境 D.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答案】4.B
5.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4.南方冬天桃李能够结出果实,西北地区桃李只在夏天繁荣,这都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表明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故答案为: B、
5.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南方冬天桃李能够结出果实,西北地区桃李只在夏天繁荣,这都是因为地域气候不同,同一亩地里的庄稼,用粪浇灌的就先发芽;同一丘地里的谷物,后种的就晚结实,这是人工栽培不一样造成的,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故答案为: D。
2021年2月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决打好春管春播第一仗,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读“我国春播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甲地是全国春播时间最早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水源 C.地形 D.纬度
7.水稻喜高温、多湿,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但是从“我国春播示意图”中发现,东北地区也种植水稻,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农业科技水平高 D.雨热同期
【答案】6.D
7.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我国水稻分布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可分为南方水稻集中区和北方水稻分散区两大生产区。我国南方稻谷集中区主要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5%左右。我国北方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广,但地区较为分散,这一地区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东北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6.读图可知, 甲地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因此成为我国春播时间最早的区域。 故答案为: D。
7.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区域,这主要是因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D。
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字形区域发展格局。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C1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工 B.电子信息 C.金属冶炼 D.纺织服装
9.C2区域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突出优势是( )
A.港口众多 B.生态良好 C.矿产丰富 D.地形平坦
【答案】8.B
9.B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其他两个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8.纺织服装 、石油化工、金属冶炼都属于传统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答案为:B。
9.C2区域远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位于山区附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故答案为:B。
读“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
A.原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11.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C.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答案】10.A
11.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10.读图可知,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糖料作物产区(甘蔗、甜菜的产地),即主要靠近原料种植区。 故答案为: A。
11.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山脉阻挡冷空气,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是我国甘蔗种植区中纬度最高的地区。 故答案为: B。
二、综合题
12.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 部,目前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 。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 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 ,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产业带。
(3)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其共同的气候条件是 。但两地熟制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
【答案】(1)东南;海洋运输 、航空运输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临近南海,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高新技术
(3)雨热同期;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台湾岛地处我国的东南部,目前与祖国大陆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
(2)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位置优势是临近南海,靠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且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3) 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盛产水稻,因为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两地熟制不同,是因为所处纬度位置不同,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
【点评】(1)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由于处在环太平地区,因此多火山地震。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和京津唐在北方,其余两个在南方,它们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