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1《短歌行》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7 14: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语文(统编版)
上册
第三单元
7.1
短歌行
/
曹操
短歌行
曹操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正值赤壁之战前夕,文武将士,陈兵江上,月光皎洁,澄江如练,曹操与诸将士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短歌行》。
知人论世
再现场景,感知诗歌
研读探究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请你找出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诗眼
研读探究一
表现了诗人哪些忧?
一忧人生短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二忧求贤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三忧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人为何而“忧”
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小结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英雄的慷慨悲歌

广纳人才
建功立业
统一天下
研读探究二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
4、“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蕡(fén):肥大。蓁(zhēn真):叶子茂盛。
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链接高考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所谓用“比兴,是指《诗经》六义中“比”和“兴”的并称。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兴”为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
1、积极进取
2、求贤若渴、任人唯才
3、才华横溢
4、抱负远大
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作业
学了这首诗,同学们一定对曹操这一历史风云人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当下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理解。
谢谢观看!